
2025台中市政府
今天想跟大家聊一個非常實用,而且無所不在的課題「談判」。我們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從買菜殺價到職場協商,其實都充滿了談判的機會。
就像談判學講師鄭立德老師在演講中破題點出的:「生活中無處不是談判。」
但你是否曾想過,自己是哪種類型的談判者呢?記住,人的善良,必須帶點鋒芒!在努力創業的過程中,從來沒有不景氣,只有不爭氣!談判,一場解決問題的思維遊戲。
很多人會把談判想得很複雜,但其實,談判是為了解決問題,共同做出決策的過程。
它不僅僅是一個單一事件,每一個回合都會影響到下一個回合。嚴格來說,談判更像是一種「思維方式」。特別要注意的是,如果一件事單方面就能決定,那就不能算是談判囉!
那麼,我們該如何為一場談判做好準備呢?
談判的藝術:取捨、交換與心理戰
1. 掌握你的底線與取捨
- 在談判中,你想要的可能無法全部都拿到。
- 這時候,你就必須思考:「要是我想要的不能夠全部都拿到,必要時得放棄哪一個呢?」這就是「取捨」。
- 談判講究的是交換,懂得抓大放小,才能得到更多。
2. 善用條件句,發揮交換最大效益
- 清楚地了解談判就是條件的交換,懂得善用條件句:「IF + Trade」,能讓你在交換中得到更多。
- 別讓自己成為一個予取予求的人,追求的最佳效果是「不求全拿,但得到更多」!
3. 建立親和同理,找出關鍵人物
- 在談判技巧上,建立第一時間的親和同理心非常重要。讓對方知道你了解他,甚至能幫助他,這會大大提升談判的成功率。
- 同時,找到關鍵人物,才能發揮真正的談判效果。簡而言之,談判的對象很重要,而談判者的性格更重要。
4. 你的底線在哪裡?
- 談判一定有底線嗎?當然會有。
- 那會不會出現沒有底線的人呢?看看美國總統川普的案例,答案就是沒有底線。無非對錯,有時候是價值觀上的差異!
- 當你站上談判桌時,務必要先思考:「你要先出哪張牌?」
- 這個世界從來就不缺資訊,缺的是閱讀資訊的能力。更多的時候,在思考不完全下脫口而出的話,就很容易一言動怒。
5. 雙贏策略與心理學妙用
- 你會如何規劃雙贏談判的策略,從零到十分,你會怎麼得分呢?
- 在心理學上,有幾個有趣的效應可以應用在談判中:
🌳登門檻效應:一旦人們願意接受一個簡單的要求,就可能能接受後續更大的請求。先從小處著手,逐步推進。
🌳留面子效應:先提出一個明知別人會拒絕的較大要求,可提高顧客接受較小要求的可能性。這是一種以退為進的策略。
談判,是一門學問,也是一門藝術。
你覺得自己是哪種類型的談判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