曠野活泉|彼拉多──面對真理的逃避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經文選讀:《約翰福音》18:33–40;19:1–16、《馬太福音》27:11–26、《路加福音》23:1–25 今天我們要思想一位在耶穌受難過程中關鍵的歷史人物──羅馬總督本丟彼拉多(Pontius Pilate)。他不是祭司,不是門徒,也不是暴民,而是一位手握權柄的審判者。他有判決的權力,也有保護無辜的責任。然而,在那決定耶穌命運的時刻,他卻選擇了退縮與妥協。 今天我們要思想:在彼拉多身上,映照出什麼樣的「人性樣貌」?我們又該如何警醒自己,在面對真理與公義的考驗時,不落入與他同樣的光景? 彼拉多其人──歷史與處境中的「中間人」 彼拉多是羅馬皇帝任命的猶太省總督,掌握軍政司法大權。他不是猶太人,卻被派來治理這個宗教氣氛濃厚又常爆發民變的地區。

對他而言,最重要的是「維持秩序」、「保住官位」、「讓皇帝滿意」。因此,當猶太人的宗教領袖將耶穌交到他面前時,他不是先問「這人有沒有罪」,而是衡量「這事會不會引發暴動?」、「會不會危及我的政治穩定?」

這使我們認識到,彼拉多並非單純的惡人,而是我們常見的那種「現實主義者」──面對真理,明知善惡,卻選擇觀望、妥協、不捨己利。 彼拉多的言行──三個屬靈反思 1. 他曾看出耶穌無罪,卻沒有勇敢作出正義的判決 「我查不出這人有什麼罪來。」(約18:38;路23:4)

彼拉多三次說耶穌無罪,甚至想釋放祂。然而,面對百姓的叫囂與宗教領袖的施壓,他卻選擇退讓。他不是無知,而是沒有勇氣;不是不了解真理,而是懼怕代價。 弟兄姊妹,這豈不正是我們許多時候的寫照嗎?在職場、在家庭、在群體中,我們是否也曾因害怕「得罪人」、「不合群」而選擇沉默、妥協?

2. 他試圖逃避責任,卻終究無法卸責 「他就拿水在眾人面前洗手,說:‘流這義人的血,罪不在我。’」(太27:24) 這是一個戲劇性的場面──一位審判官洗手說:「這不關我的事。」然而,洗手並不能洗淨良知上的污點。推卸責任,是人性逃避罪咎的表徵;但神看的是我們是否忠於真理。 彼拉多想將罪歸給群眾,但他仍然下令鞭打耶穌、交祂去釘十字架。這件事歷世歷代都記得:主是被「彼拉多判定」釘死的。 3. 他在真理面前失語──“真理是什麼?”(約18:38) 耶穌對彼拉多說:「我為此而生,為此來到世間,要為真理作見證。」彼拉多反問:「真理是什麼?」然後便掉頭離去。 他不是不知道真理,而是不願深入──對真理冷淡,是現代人最常見的靈性病態。 不是敵對真理,而是對真理無動於衷;不是反對公義,而是對公義感到疲倦與麻木。 弟兄姊妹,這不也是今日社會的寫照嗎?當真理被貶為主觀意見、公義成了相對概念,我們是否也和彼拉多一樣,用一句「真理是什麼」來逃避良知的責問? 結語:彼拉多的悲劇與我們的選擇 彼拉多不是仇敵中的一員,他是站在「中間地帶」的人──明明知曉真理,卻沒有行出來;知道該釋放耶穌,卻選擇討好民意。他代表了人性中的怯懦、妥協與推諉,代表了我們每一個可能在信仰中「不冷不熱」的選擇。 主耶穌沒有在彼拉多面前為自己辯護,因為祂的國不屬這世界,祂知道真正的審判主是天父。但彼拉多,卻失去了在永恆中站在真理這邊的機會。 弟兄姊妹,今天我們有一個選擇:當我們面對真理的光照、面對神話語的提醒,我們是要像彼拉多般洗手退後?還是像門徒一樣悔改轉向主,甘心為主作見證? 「人若知道行善,卻不去行,這就是他的罪了。」(雅各書 4:17) 禱告 主啊,幫助我們不作彼拉多那樣逃避真理的人。賜我們勇氣,在黑暗中持守光明,在壓力下選擇正義。使我們不因恐懼而沉默,不因利益而妥協,乃是在世代中為你作美好的見證。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禱告,阿們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當下的香草-avatar-img
2 小時前
在末世,真的要加緊腳步為神作見證!!!!!🥰🥰🥰🍀🍀🍀
李建崑-avatar-img
發文者
1 小時前
當下的香草 阿們!!!!!
彼得潘-avatar-img
55 分鐘前
我猜想“政治迫害”於焉成形 耶穌的愛與宗徒的組成讓當局與民眾害怕是另一“專權”的出現 所以必須剷除為快。
avatar-img
韓孟子的藝文沙龍
8.8K會員
1.0K內容數
沙龍主持人十多年前曾在UDN設置〔韓孟子的藝文空間〕開始數位平台寫作,至今仍然勤於筆耕,作品散見各平台。有基督信仰,思維正向誠摯,擁抱多元價值,對各知識領域都懷有敬意。樂於結交文友,携手同行;共同實現寫作理想。歡迎文友以合宜文字、開放心態暢談世事、分享生活思維與閲讀的蹤跡;更歡迎文友推薦加入,関注贊助,瀏覽追蹤。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耶戶在以色列中消滅巴力的故事,以及他的行為如何在神的眼中評價。文章指出耶戶剷除巴力的同時,卻沒有完全遵守神的律法,並提出人的罪性,神的主權以及觀察到的一些現象。最後,文章提出應用,呼籲讀者離開罪惡,相信真神,不以自己的聖靈恩賜為自誇,並求神給予教訓。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耶戶在以色列中消滅巴力的故事,以及他的行為如何在神的眼中評價。文章指出耶戶剷除巴力的同時,卻沒有完全遵守神的律法,並提出人的罪性,神的主權以及觀察到的一些現象。最後,文章提出應用,呼籲讀者離開罪惡,相信真神,不以自己的聖靈恩賜為自誇,並求神給予教訓。
Thumbnail
在這段曲折的事件中,我們看到使徒保羅的性命好像掌握在千夫長手中,事實上是神在整個事件作主掌權。神既應許與保羅同在,就不斷興起幫助他的人,非常之神奇。
Thumbnail
在這段曲折的事件中,我們看到使徒保羅的性命好像掌握在千夫長手中,事實上是神在整個事件作主掌權。神既應許與保羅同在,就不斷興起幫助他的人,非常之神奇。
Thumbnail
讀到《使徒行傳》 24章時,令人印象特別深刻。保羅此時已被猶太總督拘提,處境堪憂,却仍勇敢傳講福音。腓力斯於主後52年至59年擔任猶太總督,史家評論腓力斯,是「帶有奴隸性格的暴君。」其三位妻子中,有一位是猶太人。保羅為他們講論基督耶穌的道,竟使腓力斯感到萬分恐懼。 為什麼呢?
Thumbnail
讀到《使徒行傳》 24章時,令人印象特別深刻。保羅此時已被猶太總督拘提,處境堪憂,却仍勇敢傳講福音。腓力斯於主後52年至59年擔任猶太總督,史家評論腓力斯,是「帶有奴隸性格的暴君。」其三位妻子中,有一位是猶太人。保羅為他們講論基督耶穌的道,竟使腓力斯感到萬分恐懼。 為什麼呢?
Thumbnail
究竟是什麼力量促使保羅明知有危險,仍不改變奔赴耶路撒冷的計劃?是因為他相信是神的旨意,是聖靈的提醒, 聖靈的催促,因而他非堅持不可。説到順服神,人人都說自己可以很順服,一旦必須付出生命作代價的時候, 很多人很快就打退堂鼓,使徒保羅則不然,實在不容易。
Thumbnail
究竟是什麼力量促使保羅明知有危險,仍不改變奔赴耶路撒冷的計劃?是因為他相信是神的旨意,是聖靈的提醒, 聖靈的催促,因而他非堅持不可。説到順服神,人人都說自己可以很順服,一旦必須付出生命作代價的時候, 很多人很快就打退堂鼓,使徒保羅則不然,實在不容易。
Thumbnail
保羅結束第三次宣教,即將回耶路撒冷,在向以弗所教會的長老們辭別時,聲稱自己已凡事給他們做榜樣;又引述主耶穌的話, 要大家記住「施比受更為有福 」的訓諭。雖然此語未見於四福音書,路加如此記錄,很可能耶穌說過又引述主耶穌的話, 要大家記住「施比受更為有福 」的訓諭。雖然此語未
Thumbnail
保羅結束第三次宣教,即將回耶路撒冷,在向以弗所教會的長老們辭別時,聲稱自己已凡事給他們做榜樣;又引述主耶穌的話, 要大家記住「施比受更為有福 」的訓諭。雖然此語未見於四福音書,路加如此記錄,很可能耶穌說過又引述主耶穌的話, 要大家記住「施比受更為有福 」的訓諭。雖然此語未
Thumbnail
提摩太是保羅的忠實同伴和助手,陪伴他在不同的地區包括亞細亞、馬其頓和希臘,傳揚基督的信息。提摩太與保羅同工,幫助建立多個教會,並支援這些教會的發展和成長。
Thumbnail
提摩太是保羅的忠實同伴和助手,陪伴他在不同的地區包括亞細亞、馬其頓和希臘,傳揚基督的信息。提摩太與保羅同工,幫助建立多個教會,並支援這些教會的發展和成長。
Thumbnail
保羅跟巴拿巴的分開,就常識觀點來看是力量的分散,然而神的本意却是使巴拿巴在居比路、 保羅在叙利亞和基利家建立教會,反而是屬神國度的擴張。其後保羅也仍然重用馬可,馬可更是脫胎換骨,成為神使用的重要器皿。可見,在人看起來不好的事情, 在神的角度可能不是這樣。
Thumbnail
保羅跟巴拿巴的分開,就常識觀點來看是力量的分散,然而神的本意却是使巴拿巴在居比路、 保羅在叙利亞和基利家建立教會,反而是屬神國度的擴張。其後保羅也仍然重用馬可,馬可更是脫胎換骨,成為神使用的重要器皿。可見,在人看起來不好的事情, 在神的角度可能不是這樣。
Thumbnail
讀《使徒行傳》第九章,看到亞拿尼亞、巴拿巴倆與掃羅(即以後的使徒保羅)之間的互動,使我對他們既敬佩又感動。〔徒9:10-22〕主要記錄亞拿尼亞奉神的差遣,傳話給掃羅,告訴他是神揀選的器皿,要他傳福音給外邦人。
Thumbnail
讀《使徒行傳》第九章,看到亞拿尼亞、巴拿巴倆與掃羅(即以後的使徒保羅)之間的互動,使我對他們既敬佩又感動。〔徒9:10-22〕主要記錄亞拿尼亞奉神的差遣,傳話給掃羅,告訴他是神揀選的器皿,要他傳福音給外邦人。
Thumbnail
保羅希望加拉太信徒明白靈命的成長不單靠律法行為,更要仰賴聖靈之啟導。他說得很明白:「我們因信基督稱義,不因行律法稱義;因為凡有血氣的,沒有一人因行律 法稱義。」(《加拉太書 》2:16 ) 在摩西律法規範下的「重擔」其實無人能承擔;然而在「信心生活」上的重擔,卻可以彼此擔當。
Thumbnail
保羅希望加拉太信徒明白靈命的成長不單靠律法行為,更要仰賴聖靈之啟導。他說得很明白:「我們因信基督稱義,不因行律法稱義;因為凡有血氣的,沒有一人因行律 法稱義。」(《加拉太書 》2:16 ) 在摩西律法規範下的「重擔」其實無人能承擔;然而在「信心生活」上的重擔,卻可以彼此擔當。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