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創傷的代際傳遞.讀後心得摘要(文長1808字)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心理創傷的代際傳遞【美】M.Gerard Fromm著,吳和鳴譯。

巴里·貝爾納普(Barri Belnap)

弗朗索瓦絲·達沃因CFraneoiseDavoine)

弗吉尼如·德莫斯CVirginiaDemos)

M.傑拉德·弗洛姆(M.Gerard Fromm)

凱文·凱利(Kevin Kelly)

伊蘭尼·科根(llanyKogan)

多裡·勞布(DoriLaub)

彼得·洛溫伯格(PeterLoewenberg)

維拉·穆勒一佩斯納(VeraMuller-Paisner)

霍華德·斯坦(Howard Stein)

維米克·沃爾坎(VamikVolkan)


p14~p15

第一章.活在恐飾陰影下的第二代.伊蘭尼·科根

代際創傷的傳遞可透過「原始認同」和「存儲表徵」兩種機制發生。

原始認同指的是孩子無意識地吸收並同化父母的受損自我形象,失去自我分化的能力,這與佛洛德描述的病理性衰傷相似。

存儲表徵則是父母將自身的創傷強加給孩子,讓孩子成為創傷意象的承載者,進而引發與創傷相關的無意識幻想。這些機制讓父母的創傷深刻影響孩子的內心世界與現實認知。

p51~p53

第二章.斷裂的鏈條:創傷與戰爭的“遺產”.維拉·穆勒一佩斯納

歷史創傷如同家族遺產,隨著時間靜靜地延續下去。戰爭與屠殺的記憶跨越時空,成為後代肩負的無形使命。

許多猶太人為了生存而隱藏身份,宗教傳統也因此逐漸消失。他們的後代融入主流社會,對祖先的歷史記憶全然陌生。這些群體的身份感無意中承載著過去的罪惡,他們雖然對異類的存在有所察覺,但當真相浮現時,這段隱藏的身份感令他們難以承受。

比如在天主教與猶太教對立的波蘭,當人們突然發現自己擁有天主教與猶太教的雙重血脈時,兩者的衝突讓他們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這種隱藏的身份感會影響後代的生活選擇,仿佛血脈中仍未斷裂的傳承。

p66~p71

第三章.敘事和象徵的創傷性關閉:死本能的銜生?.多裡·勞布

創傷的研究揭示了創傷如何影響分析師、督導與病人之間的互動。可能的情況是,他們的創傷經驗互相共鳴,導致分析過程中出現阻礙,使各自的創傷無法得到解決。

這表明創傷影響不僅限於某個時間或地點,而是跨越幾代人。

威爾遜和林迪在其書中提出了「共情性退縮」的概念,幫助解釋這種情況。

他們認為,創傷經驗的獨特性需要更深層次的探索。象徵化過程對於理解創傷至關重要,因為它幫助我們吸收和整合經驗。

創傷可能摧毀了我們的象徵框架,使我們的內在對話受到幹擾,造成一種完全的精神空洞感。

p83~p87

第四章.創傷的代際傳遞:歷史及臨床觀點.彼得·洛溫伯格

創傷就像一記重拳,打亂了我們的自我認知和穩定性,無論是瞬間爆發還是長時間積累的,都是心理的巨大衝擊。

佛洛德形容它為「短時間內的巨大刺激超出心理承受範圍」,讓人感到無力和困惑。

克裡斯托認為,極端創傷會改變人的心理,甚至帶來終生問題。倖存者經常面臨病態家庭和社會群體,而這些問題會在一代代中傳遞。

奧恩斯坦認為,創傷後的恢復與個人的心理韌性有關,並強調了積極適應的可能性。猶太人大屠殺倖存者的子女常面臨無法言說的秘密、不信任感、情感麻木等問題,但也有助於他們理解和應對創傷的影響。

p99~p101

第五章.內外部戰爭的交織.維米克·沃爾坎


當年佛洛德的理論風靡一時,精神分析界熱衷於探討內心衝突,而忽視了外部世界的影響。舉例來說,克萊茵在治療一位飽受戰爭恐懼的男孩時,卻忽略了戰爭這個明顯的外部因素,專注於內心世界,令人不禁懷疑她是否在迴避現實。

這種情況並非個案,許多分析師因自身的抗拒,也避談痛苦的歷史事件。布魯姆曾指出,這樣的沉默導致了一種無聲的共謀,無意中延續了創傷的影響。精神分析若只顧內心,無視外界,恐怕難以真正治癒人心。

p121~p123

第六章.治療阻抗和創傷傳遞.M.傑拉德·弗洛姆

佛洛德提出「本我在哪裡,自我就應該在哪裡」,這成為心理分析的基石,強調自我掌控的重要性。拉康則重新詮釋為「它在哪裡,我必須在哪裡」,呼籲人們面對自己的內在衝突。兩人都認為心理治療不僅僅是解決症狀,而是促進個人成長。

現代的治療方法,如藥物或行為療法,雖然有效,但往往忽略了患者的主觀經驗。拉康強調,唯有理解創傷背後的深層意義,才能真正幫助患者。

======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銘記星辰之下的沙龍
4會員
382內容數
2025/07/18
成語的每字都有出處,不能任意更換或刪減,其結構固定,字序不可亂。其義常非字面所示,乃歷史智慧之濃縮。雖語出古人,亦須辨其與今之差異,避免誤用古義。
2025/07/18
成語的每字都有出處,不能任意更換或刪減,其結構固定,字序不可亂。其義常非字面所示,乃歷史智慧之濃縮。雖語出古人,亦須辨其與今之差異,避免誤用古義。
2025/07/17
請問若是主角是為高中生,他的的情緒歷練該是如何展示在具體的例子上。 憤怒: 恐懼: 厭惡: 幸福: 悲傷: 驚喜: 愉悅: 敬畏: 蔑視: 滿足: 欲望: 神經質: 焦慮: 擔心: 挫折: 羨慕: 內疚: 沮喪: 孤: 尷尬: 興趣: 疼痛: 驕傲: 浪漫: 羞愧: 同情: 緊張:示例。
2025/07/17
請問若是主角是為高中生,他的的情緒歷練該是如何展示在具體的例子上。 憤怒: 恐懼: 厭惡: 幸福: 悲傷: 驚喜: 愉悅: 敬畏: 蔑視: 滿足: 欲望: 神經質: 焦慮: 擔心: 挫折: 羨慕: 內疚: 沮喪: 孤: 尷尬: 興趣: 疼痛: 驕傲: 浪漫: 羞愧: 同情: 緊張:示例。
2025/07/16
從反、重、復、複、覆的本義出發,探討語感中的差異及語義邏輯。 「反覆」、「反復」、「反複」差異。 主要在於「覆、復、複」差異。
2025/07/16
從反、重、復、複、覆的本義出發,探討語感中的差異及語義邏輯。 「反覆」、「反復」、「反複」差異。 主要在於「覆、復、複」差異。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本文探討美國心理學家巴南佛瑞於1984年進行的人格測驗及其結果,揭示了人們如何接受一般性人格描述作為自我認知。透過其研究結果,瞭解個體在自我評價、社交需求及內在不安等方面的特質,幫助讀者更好地認識自己的潛在潛能與人格缺陷。這些發現不僅啟示個人發展的方向,也在社會互動中產生重要影響。
Thumbnail
本文探討美國心理學家巴南佛瑞於1984年進行的人格測驗及其結果,揭示了人們如何接受一般性人格描述作為自我認知。透過其研究結果,瞭解個體在自我評價、社交需求及內在不安等方面的特質,幫助讀者更好地認識自己的潛在潛能與人格缺陷。這些發現不僅啟示個人發展的方向,也在社會互動中產生重要影響。
Thumbnail
本文主要討論阿德勒、榮格、艾瑞克森、霍妮等人的精神分析學派理論,以探討早期經驗的重要性和集體潛意識等議題。
Thumbnail
本文主要討論阿德勒、榮格、艾瑞克森、霍妮等人的精神分析學派理論,以探討早期經驗的重要性和集體潛意識等議題。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關於對一本書《多巴胺國度》的讀後感及評論,包括作者對書中內容的感受和一些引用句子的分享。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關於對一本書《多巴胺國度》的讀後感及評論,包括作者對書中內容的感受和一些引用句子的分享。
Thumbnail
弗蘭克從集中營歷劫到意義治療的誕生,維克多・弗蘭克Viktor E. Frankl的生死與惡劣環境的逼迫、在苦痛與絕望中找到生命活下去的意義,並創立了「意義治療法」,幫助世人尋找生命的意義。
Thumbnail
弗蘭克從集中營歷劫到意義治療的誕生,維克多・弗蘭克Viktor E. Frankl的生死與惡劣環境的逼迫、在苦痛與絕望中找到生命活下去的意義,並創立了「意義治療法」,幫助世人尋找生命的意義。
Thumbnail
作者: 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 卡洛琳.班克勒, 納維德.莫迪里 出版社:先覺 出版日期:2023/02/01 規格:256頁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47051 第2篇心得(21到88頁) #古怪的群體生活 才過
Thumbnail
作者: 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 卡洛琳.班克勒, 納維德.莫迪里 出版社:先覺 出版日期:2023/02/01 規格:256頁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47051 第2篇心得(21到88頁) #古怪的群體生活 才過
Thumbnail
書名:這不是社會新聞 Ceci n’est pas un fait divers 作者:菲利普.貝松 Philippe Besson 譯者:  許雅雯 出版社:寶瓶文化 出版日期:2024/03/26 ISBN:9789864064052
Thumbnail
書名:這不是社會新聞 Ceci n’est pas un fait divers 作者:菲利普.貝松 Philippe Besson 譯者:  許雅雯 出版社:寶瓶文化 出版日期:2024/03/26 ISBN:9789864064052
Thumbnail
《逆思維》是一本值得閱讀的書,主要探討如何成為一名思考的科學家,透過重新思考、提醒自己認知的盲點,找出新的解決方法來解決正面臨的問題。
Thumbnail
《逆思維》是一本值得閱讀的書,主要探討如何成為一名思考的科學家,透過重新思考、提醒自己認知的盲點,找出新的解決方法來解決正面臨的問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