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畢業到現在也20年了,還算是看過不同的世代,從網路普及到智慧手機,加上經濟的變化,不同世代的溝通與領導有很大的差異,當然自己也還在練習與摸索,一來是面對不同的主管可以怎麼做,二來是自己可以怎麼優化,最後則是如何創造一個組織內的風氣與文化。
#主管有時就只是要唸
有些主管在問題發生的當下,難免會有情緒,畢竟他自身也是承擔對上或是對外的壓力。在這樣的情緒之中,也許要釐清過程,也許要收集資訊,但許多時候過多的情緒完全沒有幫助,甚至有時候只是單向的罵人,甚至有些問話根本就沒有真的想要回答。

保持沉默,保持一副悔改的表情,當然是應對方式。但的確不是新世代會能夠接受的模式,進而也成為某種世代間的差異導致離職或是溝通不良,有反應的可能還有機會,更多的是保持沉默也就沉默地離開了。

#如果就只是想唸
那就不要擺出一副好像有要溝通與傾聽的樣貌,可以釐清過程,也可以收集資訊,如果人員真的犯錯了,那明確的告知錯誤的地方,未必要用唸的,但可以告知事情的嚴重與影響程度,就算是依照規範進行懲處,多數工作者都是可以接受。所以也未必要用唸的,告知結果與影響其實就好了,會反省悔改的就會。

#主管也是一種情緒的修練
自然有人會說當主管也太委屈,確實夾在中間,承上啟下,也許上面的就是這樣用罵的,但錯誤與不舒服的方式並不需要完全的複製,也許這是因為教養小孩之後才有的體悟,但也是在這樣的過程摸索與自我成長進步。其實真的不需要帶入那麼多的情緒,把事情處理與解決才是關鍵。

#組織文化與風氣
溝通方式當然是可以透過一些訓練去養成,特別如果企業之中針對溝通的語言有一致性,有固定的模式與方法,這些溝通之外的情緒就能夠大幅地降低,彼此也能夠被理解。只是這樣的文化風氣必須還得是高階主管帶頭才能做到,能否遇到還真的是有點緣分,有機會的話導入一些跨世代的溝通課程,多少能有幫助。

#情緒穩定價值
最終,情緒穩定價值其實滿高的,當然自己被罵會有情緒,如何快速地排除然後繼續向前就是關鍵,能把這樣的修復期縮得越短,彈性自然就越高。而面對過度情緒的主管,其實久了也就是看看,提醒自己不要如此,如果真的到了相同位階仍然能夠穩定情緒,就算沒有真的飛黃騰達,但我相信至少是同事間或家人間那個不遷怒的人,會是相處起來舒服的。

#人事阿崴 #HRfromZero #溝通 #背鍋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