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在職涯諮詢活動中,有一個主題讓我特別有感。也許是因為,這也是我曾經走過的心路歷程。
還記得以前我當招募人資時,面對主管要我找進某位「要很快離職的人」,只為了讓公司流程可以順利聘請外勞。我內心充滿衝突,因為我一直覺得:招募不只是填補職缺,我是要為進來的人「負責」。
經過這次在諮詢中我發現,原來—主管有他的任務,老闆有他的策略,而我,只是一個執行招募任務的小螺絲。
很多人都曾有這樣的時候:明明只是個基層員工,卻用盡心力想為公司撐起更多。
擔心公司被罰、怕同事被拖累、希望自己的努力可以帶來改變。
但你有沒有想過—有些事,不是你不夠努力,而是你「角色不對位」。
你扛起了太多不屬於你的責任,最後只會換來筋疲力盡與無力感。
這就像演一齣戲,你是配角,卻試圖主導劇情;而導演(也就是公司的決策者),其實根本不是這樣設計的。
我不是要你放棄理想,也不是說不能努力。
而是想提醒你:搞清楚自己的位置、任務與界線,是職涯中很重要的一課。
否則,你用盡全力去做的那件事,可能根本不是你該負責的。
你以為是在努力,其實只是情感的綁架。
這段歷程教會我:當你開始練習從不同視角看事情,學會站穩自己的角色,你才有餘裕去思考——
「我要留下來嗎?還是該選擇一個更符合我價值的地方?」
也歡迎留言分享:你是否曾經太在意公司、太投入工作,後來才發現自己過度燃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