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事治療的工作地圖》閱讀Ch.3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讀完Ch.3〈重組會員對話〉了。非常易讀,麥克懷特舉了兩個案例例證演示說明,很引人入勝,並且很具啟發。

如果要最好地表達我對這一章的理解,我想直接引用書上的這段文字,直接地指出了我認為重組會員對話最核心之處:自我不是孤島,自我是在關係中的自我


以下引述:

「重組會員對話 (re-membering conversations)是由以下概念所形成:自我認同立基於『與生活的關聯性』,而非以自己為核心。具生活關聯性的組成成員,是一個人過去、現在與計畫的未來中重要的形象與身分,對建構個人自我認同來說,極具影響力。重組會員對話提供個案機會,重新修正與生活相關的組成成員:提升或貶抑某些組成成員的地位;重視或廢除某些組成成員;為對個人自我認同重要的聲音賦予正當性,或因不重要而撤銷其會員資格。

重組會員對話不單是被動蒐集,而且是有目的地再投入自己的各種經歷與關係,找出對自己重要的形象,及個人現在與計畫的未來中的自我認同。形象的識別與自我認同,在人們生活中有許多被重組的可能性。這些形象的識別與自我認不需要在實際生活中真的認識,就能成為重組會員對話的重要成員。例如,它們可能是重要著作的作者,或電影、漫畫裡的人物。這些形象或自我認同也不一定是人類,可以是童年時期的填充玩具或喜愛的寵物。」

-P.116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不是雞湯,但是又如何
3會員
317內容數
不是雞湯,但 是又如何 不是雞湯,但是 又如何
2025/07/24
今天讀了第二章〈重寫對話〉。讀下來也是一種溫習的感覺。 這一章提到了在進行重寫對話時,兩個非常有用的藍圖:行動藍圖與自我認同藍圖。 行動藍圖是:事件、環境、順序、時間、情節。 這是生活經驗。 自我認同藍圖是: -帶著意圖的理解 -理解什麼是一致性的價值 -內在的理解 -領悟、學習、知識 這是對
2025/07/24
今天讀了第二章〈重寫對話〉。讀下來也是一種溫習的感覺。 這一章提到了在進行重寫對話時,兩個非常有用的藍圖:行動藍圖與自我認同藍圖。 行動藍圖是:事件、環境、順序、時間、情節。 這是生活經驗。 自我認同藍圖是: -帶著意圖的理解 -理解什麼是一致性的價值 -內在的理解 -領悟、學習、知識 這是對
2025/07/23
今天開始讀麥克懷特所著的《敘事治療的工作地圖》。讀了前言〈開啟夢想的地圖〉與第一章〈外化對話〉。一些感受與理解筆記註記如下。 - 在前言〈開啟夢想的地圖〉的部分,令我非常感動的是,麥克懷特分享了他為何使用「地圖」這個隱喻。 在一般性理解下,使用地圖這個概念是十分易懂且通俗的,就類似一個索引,引
2025/07/23
今天開始讀麥克懷特所著的《敘事治療的工作地圖》。讀了前言〈開啟夢想的地圖〉與第一章〈外化對話〉。一些感受與理解筆記註記如下。 - 在前言〈開啟夢想的地圖〉的部分,令我非常感動的是,麥克懷特分享了他為何使用「地圖」這個隱喻。 在一般性理解下,使用地圖這個概念是十分易懂且通俗的,就類似一個索引,引
2025/07/21
前兩天讀完了,《靈魂的出生前計畫》。其實讀得很辛苦,真不是我擅長的讀物,可能也是沒有心思吧。 就像尋找威利,一邊讀著,我又在找尋書上預設了什麼。 從這些故事,告訴我的是,靈魂總會知道自己需要什麼、做出計畫,而當人格進入肉體開啟一段生活,便開始去體驗、去獲得那些欠缺的。 只是我不知道,是真的嗎?靈
2025/07/21
前兩天讀完了,《靈魂的出生前計畫》。其實讀得很辛苦,真不是我擅長的讀物,可能也是沒有心思吧。 就像尋找威利,一邊讀著,我又在找尋書上預設了什麼。 從這些故事,告訴我的是,靈魂總會知道自己需要什麼、做出計畫,而當人格進入肉體開啟一段生活,便開始去體驗、去獲得那些欠缺的。 只是我不知道,是真的嗎?靈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尤其「有限度的社交」「思考和談話方式不同」「羞恥感」超級有感😭看到第三點差點掉淚...
Thumbnail
——尤其「有限度的社交」「思考和談話方式不同」「羞恥感」超級有感😭看到第三點差點掉淚...
Thumbnail
面對群體中的小圈圈,產生情緒對抗,怎麼辦?
Thumbnail
面對群體中的小圈圈,產生情緒對抗,怎麼辦?
Thumbnail
分享敘事實踐團體的陪伴經驗,探討在挫折中持續照顧自己並陪伴他人的心得。透過敘事對話方式,看見自己的亮點與力量,並期盼所有受傷的人都能找到療癒的方法,過上幸福的人生。
Thumbnail
分享敘事實踐團體的陪伴經驗,探討在挫折中持續照顧自己並陪伴他人的心得。透過敘事對話方式,看見自己的亮點與力量,並期盼所有受傷的人都能找到療癒的方法,過上幸福的人生。
Thumbnail
對於關係,有許多理論致力於「如何提供正確的概念與方法」給需要的人。但敘事治療努力的方向則不同,不在於提供「正確的答案與做法」,而是把焦點放在「如何透過對話,讓人得以理解自己與他人,並藉此發展出個人較喜歡的方式來進入關係」。 會有這樣的想法,係源自於敘事治療認為每個人所處的環境背景皆不同,
Thumbnail
對於關係,有許多理論致力於「如何提供正確的概念與方法」給需要的人。但敘事治療努力的方向則不同,不在於提供「正確的答案與做法」,而是把焦點放在「如何透過對話,讓人得以理解自己與他人,並藉此發展出個人較喜歡的方式來進入關係」。 會有這樣的想法,係源自於敘事治療認為每個人所處的環境背景皆不同,
Thumbnail
適合對象: 想要提升團體凝聚力的團體 (工作團隊、學生社群...) 在人際關係中受過傷的個人 想要提升自我價值感的個人
Thumbnail
適合對象: 想要提升團體凝聚力的團體 (工作團隊、學生社群...) 在人際關係中受過傷的個人 想要提升自我價值感的個人
Thumbnail
第六章 「成為一個人」是什麼意思   p.127 本文首次提出是一九五四年在歐伯林學院的一個會議上作演講用的。當時我嘗試用比以往更具完整體系的形式,把心理治療的一些概念組合起來,這些概念都是我日積月累下來的成績,這篇講稿後來經過些微的修改。   我在芝加哥大學的諮商中心工作時,有機會為許多
Thumbnail
第六章 「成為一個人」是什麼意思   p.127 本文首次提出是一九五四年在歐伯林學院的一個會議上作演講用的。當時我嘗試用比以往更具完整體系的形式,把心理治療的一些概念組合起來,這些概念都是我日積月累下來的成績,這篇講稿後來經過些微的修改。   我在芝加哥大學的諮商中心工作時,有機會為許多
Thumbnail
P;121 ●與有機體自身合而為一   以上的材料是沿著一條主題線而逐次呈現的。那條主題線就是:心理治療(至少以案主為中心的治療法是如此)乃是使人成為有機體自身的一種過程—這個過程使人放棄自我欺騙,也避免扭曲。我這樣說,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我想,我們在此所談的,乃是立基於「體驗」的層次
Thumbnail
P;121 ●與有機體自身合而為一   以上的材料是沿著一條主題線而逐次呈現的。那條主題線就是:心理治療(至少以案主為中心的治療法是如此)乃是使人成為有機體自身的一種過程—這個過程使人放棄自我欺騙,也避免扭曲。我這樣說,究竟是什麼意思呢?   我想,我們在此所談的,乃是立基於「體驗」的層次
Thumbnail
p.94 ●對情感關係的完整體驗   心理治療含有另一個重要的因素,這個因素應該這樣說:心理治療乃是案主的一種學習—學習接納另一個人的積極感覺,完整且自由地接納,而不帶恐懼。這種現象並不盡然會清楚地發生於每一個個案上。   p.95 案主讓治療者帶著溫暖的興趣一起進入她的生活之中,這一點
Thumbnail
p.94 ●對情感關係的完整體驗   心理治療含有另一個重要的因素,這個因素應該這樣說:心理治療乃是案主的一種學習—學習接納另一個人的積極感覺,完整且自由地接納,而不帶恐懼。這種現象並不盡然會清楚地發生於每一個個案上。   p.95 案主讓治療者帶著溫暖的興趣一起進入她的生活之中,這一點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