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抓呂布,長大抓人才! 玩三國志可以培養人才招募與團隊經營的技能!PS5與電競筆電下單嗎?
小時候,玩了十幾年的《三國志》,其實是在為職場打仗做準備。 人才選用、資源調度、團隊佈局,現在回頭看,我那些打通關的經驗,其實比我第一份工作學到的還多。
大家應該都玩過《三國志》吧?尤其對六七年級生來說,不管是《三國志武將傳》還是《三國志11》,都是青春的一部分。
甚至最早最早的《三國志2》,那個版本的介面簡單到只剩文字加上一點點小動畫,也不算動畫,算是CG吧?記得那時候每天要處理內政、外交、研發、製兵,當然最重要的是戰爭。每一項任務都需要一個武將來負責。內政能力或智力高的可以派去練兵、種田、研發武器;武力高的,就要安排出征。

那個時候最讓人心動的,就是成功招募到呂布(武力99)。作戰時需要強將當先鋒,像呂布這種就非常關鍵。但他其他的能力嘛,就別指望他處理內政或外交了。呂布打完仗、讓他洗洗睡,回城待命比較實在。
軍師呢?智力高,適合搞內政、處理外交、招攬人才。每個人都各司其職,而我在遊戲裡面,無形中就是一個總經理在帶領團隊。要懂人、選人、培養人,打造一個十項全能的隊伍。
寫到這裡我心跳加速,腦中只想趕快下載遊戲來玩! 待續...
但......等一下,先讓我把這週的小故事分享完。
事情發生在一個多禮拜前。我跟一位熟識的供應商(也算朋友)聊天,聊著聊著就提到她親戚也在相似產業,做行銷與業務的工作。負責的市場負責歐洲與中東地區,我腦中瞬間閃過一句話:「公司剛好缺這種人才啊!」
現在這種能熟悉多國市場、又有銷售背景的人才其實很難找。我腦中立刻啟動獵才雷達,直接問她:「可以介紹給我認識嗎?」
沒想到那位主公也剛好在思考職涯轉換。他目前的職位不差,收入也穩定,算是科技業中等水準。講到這裡我有點尷尬,因為現在的「百萬年薪」在科技業早就不是什麼了不起的條件,幾乎只是門檻。
以新竹科學園區來說,中階主管的年薪差不多落在兩百萬上下,整個不上不下。但如果跟護國神山級的公司比,兩三百萬才是基本配備。寫到這裡我只能深呼吸一口氣:我沒有那個肝,也沒那個命...。
不過話說回來,他想換工作也不全然是因為錢。他說自己在同個產業太久,想嘗試不同產品、不同職位。這其實很常見。很多人從傳產跳科技,就是為了換產業;那如果產業不變,就會想轉換角色。我自己就是這樣,一路從工程師做起,做過專案經理,再轉行銷業務,到現在帶整個部門,負責一整個BU的營收。我知道這個感覺。
當我打開他的履歷時: 第一眼,「哇,是個帥哥」 第二眼,「哇,他不只會英文,還會德文」
在歐洲市場會德文是非常大的加分。雖然我們國外同仁現在用英文在跑歐洲與中東,但能直接用客戶的母語,溝通效率完全不同。尤其很多專有名詞或文化語境,都不是非英文母語國家能夠精準表達的。
第三,他在網通產業的行銷業務體系完整,從業務經理做到業務主管,產品也與我們公司相近,只是我們偏工業等級,以及產品線種類更廣。
第四,他年輕,大約35歲,在亞洲算是中階主管年紀,但放到歐美大外商,很可能早就是高階主管了。當然這不只是年齡問題,是實力問題。
那我呢?自嘆不如?
我承認,如果單比履歷,把我和他丟進歐洲市場,他可能比我更快上手,甚至表現不遜色。畢竟那是他的主場,語言文化都更接地氣,而且他還會一點中文,能和台灣總部基本溝通。
自我否定?投降輸一半?還是……
沒有多國語言優勢?
我也開始想,與他相比我可以加強什麼?德文?法文?嗯......語言固然重要,但短時間內無法補足。我現在的英文靠的是長期自學與刻意練習,對我目前的客戶群來說,其實已經夠用了。換句話說,專業技能上.....我也不會奢望讓張飛的智力練到80,只要超過60就很好用了(笑)。
沒有年輕的肝?
這的確是現實現況。對公司來說,交班計畫必須看得遠,沒人想每兩年就幫中高階主管辦退休歡送會。再過20年我就會是65歲的呂布,主公不知道會不會把我冰起來.....
好主管不是自己當呂布,是知道怎麼用呂布。
我複盤了一下自己的優勢: 我在亞洲市場能用中文有效建立信任,懂在地人脈。
我有研發專業背景與專案管理的職場資歷,再加上這十年的業務血汗資歷。
將近二十年的台灣市場人脈疊加,從供應鏈上游到品牌客戶,我都摸過。
最重要的……我也是帥哥(笑)
從前的少女殺手,現在的師奶殺手!(拜託啦~給點面子喔!)
就像我開頭說的,六七年級生應該都玩過三國志。當年我們追求的是那種五維數值都接近滿點的夢幻武將。但在現實世界裡,這樣的人才少之又少,除非你開「遊戲修改大師」作弊把技能全點滿(老玩家都知道那個軟體,哈哈)。
這幾天,我把這位候選人的履歷推薦上去,也跟總經理辦公室的高層聊了初步的可能性。站在公司立場,公司希望這樣的人才在未來能為公司帶來實際業績,當然也期望業務人員願意挑戰高獎金、低底薪的遊戲規則。這是目前市場共識,尤其是在全球經濟震盪、大環境不穩的現在。
會寫這篇文章,我也有點意外。這本來應該是不能說出來的內心話。畢竟我們在外的形象,要像鋼鐵人那樣神勇堅強,但我始終相信,職場上每一個人都會遇到這樣的自我懷疑、成長撞牆,然後逼自己進化。
你以為你已經打趴一堆人了,結果戰場上突然跳出一個呂布—本身武力99,還拿著SSR史詩級神兵器等你挑戰。
我知道我不是呂布,也不是諸葛亮,甚至不是那種可以靠一場戰役就封侯拜將的天選之人。
但我一直是那個早起看地圖、熬夜補兵、每一季都還願意重組陣型的主公。
這局遊戲還沒結束,我也還在線上。
沒有存檔點,但我還有操作權。
也許這一回合,該換打法了。能察覺自己該調整,已經很不簡單。敢承認自己還不夠,那更難。
職場不是永遠比快,也不是看誰活得久,而是誰願意面對現實後,還能再站起來。
我還在場上,還在學,也還在走。那就夠了。
……所以,我是不是該重新下載《三國志11》了?這不是懷舊,這是職涯進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