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你沒效率,是你太容易被打斷!這樣做才能穩住節奏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你不是不努力,而是「中斷」正在悄悄偷走你的專注力。

每次的打斷看似短暫,卻造成長時間效率下滑。

本文教你三種中斷防禦技巧,幫你穩住工作節奏、重建思緒連貫,

讓你終於有餘裕做完重要的事。


你的效率,正在被「無聲的打斷」拖垮

你是否有這種經驗:

正要進入狀況,突然同事來敲門;

才剛寫好一段內容,手機跳出Line訊息提醒; 會議開到一半,又要臨時改簡報……

不是你不專心,而是你根本沒辦法專心。

哈佛大學研究指出:每次中斷會導致平均23分鐘的注意力恢復時間

當你一天被打斷20次,實際專注工作的時間可能只剩下不到兩小時。

問題是,我們多數人不把「中斷」當問題。


我們責怪自己沒效率、拖延、做不完,卻忽略了那個最根本的原因:

👉 不是你能力不夠,而是你缺乏「中斷防禦力」。

本篇文章,將帶你認識什麼是中斷防禦力,

並提供三種實用技巧,幫你穩住節奏、重拾掌控感。


✅ 1. 建立「明示空檔」:先佈局再封鎖

大多數中斷,其實不是故意的,而是因為他人不知道你現在在做「深度任務」。

這時,如果你只是一味關門、戴耳機,反而讓人覺得你難以接近,甚至更想打擾你。

🧠 心理學支撐:前攝干擾效應(Proactive Interference)

當新資訊介入未完成任務時,會阻礙原有記憶重建與延續。

實用技巧:主動設立「中斷緩衝帶」

  • 每天設定固定時段,作為他人詢問、協作的空檔(如11:30–12:00 / 16:00–16:30)
  • 在你的即時通訊軟體狀態、辦公桌上,放上簡單標示:「目前處理專案,歡迎下午再來討論」
  • 主動向團隊宣告這個制度,讓你的「專注時間」變成他人「預期中的空檔」

👉 防守不是對抗,而是先設框架,讓人願意配合你。


✅ 2. 培養「中斷回復力」:設計重啟機制

即使你再怎麼防守,還是會有突發狀況出現。這時候,不是比誰不中斷,而是比誰能夠快速回到專注狀態

🧠 神經科學支撐:工作記憶切換理論(Task Switching Theory)

人在從任務A切換到任務B後,需要時間進行「認知重構」,這段過程若無清晰提示,就會延長回復時間。

實用技巧:使用「重啟片語」與「接續筆記」

  • 每次專注任務中斷前,快速寫下一行「我剛才做到哪」「我接下來要做什麼」
    例:「剛整理完分析報表,接著要比對上月成長趨勢」
  • 回到任務時,不從頭翻閱,而是先讀這一行筆記,讓大腦重建任務上下文

👉 這招能讓你從漫無目標的「接續焦慮」中脫身,穩定回到進行中的節奏。


✅ 3. 設定「干擾通行證」:為每種干擾劃界

有些打斷是可以預防的,例如:突如其來的問問題、Line跳通知、會議外插話。

但也有些打斷是你自己主動開的口,例如:

「我等一下回一下Email再繼續⋯⋯」 「先看個社群再來弄報告⋯⋯」

🧠 行為心理學支撐:刺激控制訓練(Stimulus Control Training)

透過行為預設值設定,將常見誘惑轉為「經過思考後才能執行的選擇」。

實用技巧:建立自己的「干擾通行證」制度

  • 為每一種你容易被打斷的行為,設定一條執行門檻:

    例:只在整點檢查一次Email,非緊急訊息統一延後; 社群通知關閉,僅午休時間開啟。

  • 把「干擾」從「自動反應」變成「經過選擇的行為」
  • 最有效的方式:設計「任務完成→允許干擾」的獎勵制度
    例:「報告寫完才能滑手機5分鐘」

👉 你不是不能被打斷,而是要讓自己變成「能決定何時被打斷的人」。


「專注從來不是與干擾對抗,而是為自己建立選擇的權利。」

— Cal Newport,《Deep Work 深度工作力》


🙋‍♂️ FAQ 常見問題

Q:我工作中很多突發狀況,真的能設防中斷嗎?

A:你不需要百分之百防止中斷,而是要讓中斷變得可控。只要讓他人知道什麼時候能打擾你、自己知道如何快速回復,你就能掌握主導權。

Q:我一旦被打斷就會心煩,怎麼辦?

A:那是因為你的大腦無法順利「從頭接續」。試著使用文中提到的「接續筆記」與「重啟片語」,幫助思緒從情緒拉回內容。

Q:我怕拒絕別人會被覺得難相處,那怎麼設界線?

A:與其拒絕,不如「預先約定」。讓對方知道「我現在在處理深度任務,稍後會回覆」其實比當場敷衍還更受尊重。


📽️ 想看我示範怎麼建立「中斷防禦流程」+「接續筆記SOP」嗎?

👉 點這裡看完整操作影片 → 影片連結


你不是不夠專注,是你正處在一個中斷氾濫的工作環境中。

要提升效率,不是逼自己更努力,而是:

  • 建立可預期的「防中斷空間」
  • 設計快速「回復專注力的機制」
  • 為自己的注意力劃清界線與節奏

從今天開始,試著為自己建一套中斷防禦系統

讓真正重要的任務,不再被一通訊息或一句「可以問你一下嗎?」給打斷。


© 版權宣告

© 本文著作權屬 Jack 的升級修練室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 更多內容請訂閱頻道:【Jack 的升級修練室】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Jack的升級修練室
2.9K會員
182內容數
升級不是天分,是方法。 在Jack的升級修練室,我用心理學、情緒管理、溝通術與高效思維工具,陪你一起破解卡關、打破內耗、重拾節奏與自信。 這裡分享最實用的成長法則,讓每一次閱讀,成為你升級人生的關鍵練習。 讓成長,不再是空談,而是可以被具體練習、實際改變的日常。
Jack的升級修練室的其他內容
2025/09/15
被升遷跳過,許多人陷入自我否定, 但真正高段位的職場人懂得反轉定位、策略佈局。 本文拆解3種職場翻轉術:主管視角的定位重塑、建立不可取代的價值區、與明確釋放升遷意圖。 從心理學與行為策略出發,教你打造升職路線圖,讓自己從被忽略變成關鍵人選。 下一輪升遷,你不再原地踏步。
Thumbnail
2025/09/15
被升遷跳過,許多人陷入自我否定, 但真正高段位的職場人懂得反轉定位、策略佈局。 本文拆解3種職場翻轉術:主管視角的定位重塑、建立不可取代的價值區、與明確釋放升遷意圖。 從心理學與行為策略出發,教你打造升職路線圖,讓自己從被忽略變成關鍵人選。 下一輪升遷,你不再原地踏步。
Thumbnail
2025/09/14
本文從升職背後的真相出發,拆解升遷的真正邏輯:升職是資源調配,不是肯定獎勵。 你不是等被選中,而是主動打造「可見的價值、可用的能力、可控的風險」。 我們介紹了三階段升級思維、五種職涯策略地圖,並提供無升遷管道下的突圍策略。 即使卡位,也能持續升級影響力與選擇權,真正掌握職涯主導權。
Thumbnail
2025/09/14
本文從升職背後的真相出發,拆解升遷的真正邏輯:升職是資源調配,不是肯定獎勵。 你不是等被選中,而是主動打造「可見的價值、可用的能力、可控的風險」。 我們介紹了三階段升級思維、五種職涯策略地圖,並提供無升遷管道下的突圍策略。 即使卡位,也能持續升級影響力與選擇權,真正掌握職涯主導權。
Thumbnail
2025/09/13
說實話會被誤會、不說又覺得違心,是許多職場人最困擾的溝通情境。 本篇文章針對5種高敏感說話場景,教你如何在誠實與婉轉之間拿捏得體。 從面對主管、同事、跨部門夥伴到下屬與公開場合, 你將學會如何運用引導、模糊、轉向、肯定與緩衝的說話技巧, 讓真話不再是利刃,而是能建立信任、保護關係的語言設計。
Thumbnail
2025/09/13
說實話會被誤會、不說又覺得違心,是許多職場人最困擾的溝通情境。 本篇文章針對5種高敏感說話場景,教你如何在誠實與婉轉之間拿捏得體。 從面對主管、同事、跨部門夥伴到下屬與公開場合, 你將學會如何運用引導、模糊、轉向、肯定與緩衝的說話技巧, 讓真話不再是利刃,而是能建立信任、保護關係的語言設計。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提升工作效率的技巧。文章建議每天僅安排四小時專注工作。每週五下午不安排會議,讓大腦休息,類似洗澡時靈感迸發的效果。持續反思與改進,尋找更有效率的方法。透過提前規劃、減少干擾和不分心,優化時間管理以達成工作與生活平衡。文章鼓勵讀者學會這些技巧後能更高效完成工作,享受更多生活時間。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提升工作效率的技巧。文章建議每天僅安排四小時專注工作。每週五下午不安排會議,讓大腦休息,類似洗澡時靈感迸發的效果。持續反思與改進,尋找更有效率的方法。透過提前規劃、減少干擾和不分心,優化時間管理以達成工作與生活平衡。文章鼓勵讀者學會這些技巧後能更高效完成工作,享受更多生活時間。
Thumbnail
市面上的生產力書籍大多專注於專案規劃和時間管理,但忽略了能量有限這一點。本書討論了工作品質的重要性大於工作時間長度,並介紹如何透過間歇性心流獲得好好休息。
Thumbnail
市面上的生產力書籍大多專注於專案規劃和時間管理,但忽略了能量有限這一點。本書討論了工作品質的重要性大於工作時間長度,並介紹如何透過間歇性心流獲得好好休息。
Thumbnail
你是否常常感到時間不夠用、事情做不完?別擔心,你不是孤軍奮戰!現代人生活步調快,工作、學習壓力大,如何提升效率、讓大腦火力全開成為一門顯學。今天特別整理了 21 個提升效率的實用技巧,從日常習慣養成、時間管理到學習方法,全方位幫你解鎖大腦高效密碼,讓你工作學習都開外掛! (先加入書籤點讚追蹤以免錯
Thumbnail
你是否常常感到時間不夠用、事情做不完?別擔心,你不是孤軍奮戰!現代人生活步調快,工作、學習壓力大,如何提升效率、讓大腦火力全開成為一門顯學。今天特別整理了 21 個提升效率的實用技巧,從日常習慣養成、時間管理到學習方法,全方位幫你解鎖大腦高效密碼,讓你工作學習都開外掛! (先加入書籤點讚追蹤以免錯
Thumbnail
這是一本結合腦科學與心理學,你覺得自己容易有拖延的毛病嗎?下定決心想要好好努力,卻經常半途而廢,想要徹底擺脫容易拖延的標籤,你需要來瞭解這些簡單實用的小技巧。
Thumbnail
這是一本結合腦科學與心理學,你覺得自己容易有拖延的毛病嗎?下定決心想要好好努力,卻經常半途而廢,想要徹底擺脫容易拖延的標籤,你需要來瞭解這些簡單實用的小技巧。
Thumbnail
面對拖延的問題,這篇文章分享了拖延的原因以及有效的解決方案,如分解任務和重要的事互相拖延。作者也分享了自己的個人經歷以及告別拖延的方法。最後鼓勵讀者從小步驟開始行動,並提供了對作者的追蹤和訂閱建議。
Thumbnail
面對拖延的問題,這篇文章分享了拖延的原因以及有效的解決方案,如分解任務和重要的事互相拖延。作者也分享了自己的個人經歷以及告別拖延的方法。最後鼓勵讀者從小步驟開始行動,並提供了對作者的追蹤和訂閱建議。
Thumbnail
有些剛好就好,其實不必要做到完美,能擺爛的事情,在不影響別人的前提下,更是盡情能不做就做,能拖到最後也沒關係。不是所有事情都應該積極面對,其實消極,也是一種作法↓↓↓↓↓
Thumbnail
有些剛好就好,其實不必要做到完美,能擺爛的事情,在不影響別人的前提下,更是盡情能不做就做,能拖到最後也沒關係。不是所有事情都應該積極面對,其實消極,也是一種作法↓↓↓↓↓
Thumbnail
管理和配置專注力 第一步驟實踐起來感覺如何呢?今天跟大家分享第二步驟 : 管理和配置專注力我們的專注在這時代可以說是「稀缺物」,任何可以獲取我們專注力與精力的事物都應該要是最珍貴的。因此,「請勿干擾」這四個字請作為自己在進行所有重要工作時的對外鄭重宣告。
Thumbnail
管理和配置專注力 第一步驟實踐起來感覺如何呢?今天跟大家分享第二步驟 : 管理和配置專注力我們的專注在這時代可以說是「稀缺物」,任何可以獲取我們專注力與精力的事物都應該要是最珍貴的。因此,「請勿干擾」這四個字請作為自己在進行所有重要工作時的對外鄭重宣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