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心智模式:為什麼聰明人也會做蠢事?

UU is ME-avatar-img
發佈於PM 個房間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前幾天開會時,我見證了一個奇妙的現象:一位資深同事堅持用過時的流程處理新專案,即使所有數據都顯示這樣做效率極低。更令人困惑的是,這位同事在其他領域表現卓越,為什麼在這件事上如此固執?

答案其實很簡單:心智模式在作怪

1.什麼是心智模式?你的大腦自動駕駛系統

想像一下,你的大腦就像一台配備了「自動駕駛」功能的車子。心智模式就是這套自動駕駛系統的運作邏輯,它會根據過往經驗,自動判斷情況、做出反應。

這套系統大部分時候很有用:讓我們能快速處理日常事務,不用每次都重新思考。但問題來了:當環境改變時,舊的自動駕駛設定可能讓我們開向錯誤方向

職場中的心智模式實例

  • 新人總是謹小慎微:因為害怕犯錯的心智模式
  • 主管習慣微管理:源自「不放心下屬」的思維定式
  • 老員工抗拒新工具:來自「舊方法已經夠好」的固化思考

2.兩種截然不同的思維類型:你是哪一種?

史丹佛大學心理學家卡羅·杜維克的研究發現,人的心智模式主要分為兩大類:

固定型思維:「我就是這樣的人」

這類人相信能力是天生的、無法改變的。他們會說:

  • 「我數學就是不好」
  • 「我天生不適合管理」
  • 「年紀大了學不會新東西」

職場表現:害怕挑戰、容易放棄、把失敗當作個人缺陷的證明。

成長型思維:「我可以變得更好」

這類人相信能力可以透過努力和學習來提升。他們會說:

  • 「我還不會這個技能」(注意那個「還」字)
  • 「這次失敗教會我什麼?」
  • 「讓我試試不同的方法」

職場表現:樂於接受挑戰、從失敗中學習、持續自我提升。

3.為什麼聰明人也會掉入思維陷阱?

陷阱一:過度自信的危險

我曾遇過一位技術能力超強的工程師,總是單打獨鬥,拒絕團隊協作。他的邏輯是:「我自己做比較快、比較好。」

結果呢?當專案規模擴大時,他成了瓶頸,整個團隊進度受阻。聰明反被聰明誤,過往成功經驗反而成了前進的阻礙

陷阱二:「證明自己」vs「改善自己」

固定型思維的人總想證明自己很厲害,因此:

  • 避免可能失敗的挑戰
  • 隱瞞錯誤和弱點
  • 把同事的成功視為威脅

成長型思維的人專注於改善自己:

  • 主動尋求反饋
  • 公開承認不足
  • 從他人成功中學習

4.職場實戰:如何切換你的思維模式?

策略一:改變內在對話

固定型思維說法成長型思維改寫

  • 「我做不到」→「我現在還做不到」
  • 「我失敗了」→「我學到了什麼」
  • 「這太難了」→「這會讓我成長」

策略二:重新定義失敗

上個月,我的一個提案被老闆完全否決。固定型思維會讓我覺得:「我提案能力很差。」

但我選擇成長型思維:「這次提案讓我發現了什麼盲點?下次可以怎麼改進?」

結果,我花時間研究被否決的原因,調整策略,第二次提案不僅通過,還得到額外預算支持。

策略三:建立「學習型」績效指標

別只關注結果,也要追蹤學習過程:

  • 這個月我掌握了哪些新技能?
  • 我從哪些錯誤中學到經驗?
  • 我主動尋求了多少次反饋?

5.給管理者的建議:如何培養團隊的成長型思維?

不要只讚美天賦,要讚美努力

錯誤示範:「你真聰明,一下就學會了!」

正確示範:「你很用心研究這個問題,嘗試不同方法的態度很棒!」

創造安全的失敗環境

Google有個著名的「20%時間」政策,鼓勵員工用工作時間的20%嘗試新想法。許多創新產品(如Gmail)都來自這些「可能失敗」的實驗。

關鍵是讓團隊知道:失敗不會被懲罰,不嘗試才會被質疑

6.思維模式決定職涯高度

前陣子參加同學聚會,發現一個有趣現象:那些職涯發展最好的同學,通常不是當年成績最優秀的,而是最願意持續學習、勇於嘗試的人。

真正的職場競爭力,不在於你現在會什麼,而在於你能多快學會新東西

在這個變化加速的時代,固定型思維就像給自己的成長踩煞車。而成長型思維,則是讓你在職場上持續升級的核心引擎。

你準備好切換思維模式了嗎?

記住:在行動中改變思維,比在思維中改變行動更有效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PM斜槓行銷魂|uuisme
644會員
93內容數
一位從行銷轉職到軟體專案經理的PM,人生走了一個大轉彎,現在在職場裡邊崩潰邊成長中。 這裡有我從轉職迷惘到穩住步伐的心路歷程、還有專案推進時那種「啊!有一點成就感耶」的小確幸。當然,也少不了下班後的吃喝玩樂、生活觀察,偶爾耍廢、偶爾思考,都是我。
2025/08/06
深度解析產品經理與專案經理差異,產品經理負責產品策略、市場研究、用戶洞察,需具備商業分析和數據分析能力;專案經理專注時程管控、風險管理、資源配置,擅長執行和協調。兩者薪資、發展路徑不同,適合不同人格特質,提供具體工具學習建議。
Thumbnail
2025/08/06
深度解析產品經理與專案經理差異,產品經理負責產品策略、市場研究、用戶洞察,需具備商業分析和數據分析能力;專案經理專注時程管控、風險管理、資源配置,擅長執行和協調。兩者薪資、發展路徑不同,適合不同人格特質,提供具體工具學習建議。
Thumbnail
2025/08/03
高效人士的秘密在於自動化思維而非單純努力。透過價值評估公式、流程設計、系統化方法打造工作生態系統。從任務執行者升級為流程設計師,運用零程式碼工具建立智能助手,實現時間投資而非時間販賣,讓系統為你工作
Thumbnail
2025/08/03
高效人士的秘密在於自動化思維而非單純努力。透過價值評估公式、流程設計、系統化方法打造工作生態系統。從任務執行者升級為流程設計師,運用零程式碼工具建立智能助手,實現時間投資而非時間販賣,讓系統為你工作
Thumbnail
2025/07/30
簡報成功關鍵在於心理策略而非技術層面。運用倒金字塔結構、注意力管理、情感共鳴三層次打造說服力。針對不同聽眾類型調整表達方式,透過預期管理化解抗拒。將簡報從資訊傳遞轉為價值創造,建立深度連結達成溝通目標。
Thumbnail
2025/07/30
簡報成功關鍵在於心理策略而非技術層面。運用倒金字塔結構、注意力管理、情感共鳴三層次打造說服力。針對不同聽眾類型調整表達方式,透過預期管理化解抗拒。將簡報從資訊傳遞轉為價值創造,建立深度連結達成溝通目標。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每次出國旅行,最讓人頭痛的就是要穿什麼? 不同國家的氣候差很大,從零下低溫到艷陽高照,一趟旅程可能要準備兩季的衣服! 這次我整理出我出國最愛帶的 WIWI 輕旅穿搭清單,全部都能在 蝦皮雙11活動 期間用超優惠價格入手,還能同時參加 蝦皮分潤計畫,一邊分享一邊賺旅費 💰 雙11優惠懶人包:
Thumbnail
每次出國旅行,最讓人頭痛的就是要穿什麼? 不同國家的氣候差很大,從零下低溫到艷陽高照,一趟旅程可能要準備兩季的衣服! 這次我整理出我出國最愛帶的 WIWI 輕旅穿搭清單,全部都能在 蝦皮雙11活動 期間用超優惠價格入手,還能同時參加 蝦皮分潤計畫,一邊分享一邊賺旅費 💰 雙11優惠懶人包:
Thumbnail
大家好久不見,趁著連假有時間寫文來分享我這陣子的近況~ 大約 8 月中後的時候,我自己去了一小趟的釜山+福岡獨旅,主要是因為想讓自己沈澱放鬆,也加上自己好久沒有好好休息,所以希望可以有一段自己的時間。 當然,也因為這次是獨自出發,所以身為小小自媒體工作者還是會需要拍照記錄一下生活,所以這次旅程還
Thumbnail
大家好久不見,趁著連假有時間寫文來分享我這陣子的近況~ 大約 8 月中後的時候,我自己去了一小趟的釜山+福岡獨旅,主要是因為想讓自己沈澱放鬆,也加上自己好久沒有好好休息,所以希望可以有一段自己的時間。 當然,也因為這次是獨自出發,所以身為小小自媒體工作者還是會需要拍照記錄一下生活,所以這次旅程還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本文探討了職場心智成長的過程,從新鮮人到高階領導人的心態轉變。新鮮人應專注於學習和成長,而中階主管需培養領導力以激勵團隊。高階領導人則需塑造企業文化,確立價值觀,平衡利益相關者的需求,進而推動企業長遠成功。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本文探討了職場心智成長的過程,從新鮮人到高階領導人的心態轉變。新鮮人應專注於學習和成長,而中階主管需培養領導力以激勵團隊。高階領導人則需塑造企業文化,確立價值觀,平衡利益相關者的需求,進而推動企業長遠成功。
Thumbnail
在這個競爭激烈的職場叢林中,我們常常聽到一句老話:「多做多錯」。但你有沒有想過,有時候問題不在於「多做」,而是「做錯了方向」?今天,就讓我們來聊聊為什麼在職場上,盲目地搶著當好人可能會害了你的前程。
Thumbnail
在這個競爭激烈的職場叢林中,我們常常聽到一句老話:「多做多錯」。但你有沒有想過,有時候問題不在於「多做」,而是「做錯了方向」?今天,就讓我們來聊聊為什麼在職場上,盲目地搶著當好人可能會害了你的前程。
Thumbnail
以前的一個下屬跟我聯繫,提到最近在公司看什麼都不順眼,覺得公司什麼資源都不給,卻只要求他們業績,老闆有什麼想法也不先知會他們,不和他們商量就自己決定 他問我有沒有什麼好的建議,我想起自己剛工作時,也一天到晚覺得自己最厲害,老闆們都是傻子 後來工作越久,職位越高,才發現原來當年老闆這麼做是……
Thumbnail
以前的一個下屬跟我聯繫,提到最近在公司看什麼都不順眼,覺得公司什麼資源都不給,卻只要求他們業績,老闆有什麼想法也不先知會他們,不和他們商量就自己決定 他問我有沒有什麼好的建議,我想起自己剛工作時,也一天到晚覺得自己最厲害,老闆們都是傻子 後來工作越久,職位越高,才發現原來當年老闆這麼做是……
Thumbnail
上午整理資料時,發現許久之前寫下的十七條工作思維,這些思維是在創業初期,領導團隊時總結出的觀點。 當時,我與一些同事在工作上的觀點並不一致,因此寫下需要溝通的工作思維,並與團隊建立了共識。 透過這些思維,我們的合作變得更加緊密和高效。 最後,我還分享了一句話: 「成長來自於工作上的痛苦,
Thumbnail
上午整理資料時,發現許久之前寫下的十七條工作思維,這些思維是在創業初期,領導團隊時總結出的觀點。 當時,我與一些同事在工作上的觀點並不一致,因此寫下需要溝通的工作思維,並與團隊建立了共識。 透過這些思維,我們的合作變得更加緊密和高效。 最後,我還分享了一句話: 「成長來自於工作上的痛苦,
Thumbnail
在一家公司工作時,遇到了一個故意設計困難流程的人資主管,搶走加班費和薪水。文章中描述了作者對抗這個主管不當行為的過程。許多工作內容是專門設計流程讓人不爽,故意弄丟加班費申請單來少算員工加班費。另外,也提到了人資的立場通常盡量壓榨其他員工來幫公司節省成本。
Thumbnail
在一家公司工作時,遇到了一個故意設計困難流程的人資主管,搶走加班費和薪水。文章中描述了作者對抗這個主管不當行為的過程。許多工作內容是專門設計流程讓人不爽,故意弄丟加班費申請單來少算員工加班費。另外,也提到了人資的立場通常盡量壓榨其他員工來幫公司節省成本。
Thumbnail
運作職場的是人,只要是人都有情緒。職場是考驗人性的最佳場域,只要你人格堅定頭腦清晰,不管遭遇多少困難挫折,你都可以一路無所畏懼,從容走過職場直到退休。
Thumbnail
運作職場的是人,只要是人都有情緒。職場是考驗人性的最佳場域,只要你人格堅定頭腦清晰,不管遭遇多少困難挫折,你都可以一路無所畏懼,從容走過職場直到退休。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