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4種依附關係在感情中的樣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你曾在感情中不自覺過度依賴、害怕被拋棄,或總是想拉近卻又退縮?

這些反覆上演的情感掙扎,可能與你的依附風格有關。

本篇文章將帶你認識心理學中四種依附關係(安全型、焦慮型、逃避型、矛盾型),幫助你了解自己在關係中的互動模式,並提供心理師實務建議,協助你在關係裡慢慢建立安全感,學會穩定親密的連結。

若你也想深入探索自己的關係模式,或正卡在情感關係中感到疲憊,我們邀請你一起踏上更理解自己的旅程:

查看完整文章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邵于軒諮商心理師
0會員
6內容數
我是邵于軒諮商心理師, 分享心理師的視角與觀點。
2025/07/27
有些傷痛不是立刻浮現,而是過了很久才發作。  你是否也曾經歷一段事件,事後總是不斷回想、情緒起伏大、容易閃避相關情境?這些可能就是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的表現。 這篇文章帶你從心理學角度理解 PTSD 的成因、常見症狀、四大復原關鍵(安全感、自我認同、情緒調節、人際連結)以及五個創傷復原的
2025/07/27
有些傷痛不是立刻浮現,而是過了很久才發作。  你是否也曾經歷一段事件,事後總是不斷回想、情緒起伏大、容易閃避相關情境?這些可能就是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的表現。 這篇文章帶你從心理學角度理解 PTSD 的成因、常見症狀、四大復原關鍵(安全感、自我認同、情緒調節、人際連結)以及五個創傷復原的
2025/07/26
你是不是也曾想過:「我是不是只要去談一次就好?」 但有人談了幾次後就停下來,有人則持續好幾個月甚至一年。到底誰才是「正常」的?會不會我太慢了?還是根本沒效? 這篇文章從心理師的角度,帶你了解: 1.諮商次數怎麼決定? 2.哪些因素會影響諮商長短? 3.心理諮商常見週期與結束時機 4.第一
2025/07/26
你是不是也曾想過:「我是不是只要去談一次就好?」 但有人談了幾次後就停下來,有人則持續好幾個月甚至一年。到底誰才是「正常」的?會不會我太慢了?還是根本沒效? 這篇文章從心理師的角度,帶你了解: 1.諮商次數怎麼決定? 2.哪些因素會影響諮商長短? 3.心理諮商常見週期與結束時機 4.第一
2025/07/23
你總是怕害拒絕嗎? 不敢拒絕、不敢麻煩別人、連自己不舒服都不敢說出口, 因為你害怕,如果一拒絕,就不再被喜歡、不再被需要。 我們以為「討好」可以讓關係穩固, 卻沒發現,我們早已在一次次迎合中,忘了自己的價值。 這篇文章,寫給總是在關係中壓抑自己、懷疑自己不夠好的人: 心理師給你3個實際、
2025/07/23
你總是怕害拒絕嗎? 不敢拒絕、不敢麻煩別人、連自己不舒服都不敢說出口, 因為你害怕,如果一拒絕,就不再被喜歡、不再被需要。 我們以為「討好」可以讓關係穩固, 卻沒發現,我們早已在一次次迎合中,忘了自己的價值。 這篇文章,寫給總是在關係中壓抑自己、懷疑自己不夠好的人: 心理師給你3個實際、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本文探討情感依賴與獨立的定義、影響及關係中的平衡方法,並提供實際建議來幫助伴侶們建立更和諧的關係。
Thumbnail
本文探討情感依賴與獨立的定義、影響及關係中的平衡方法,並提供實際建議來幫助伴侶們建立更和諧的關係。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作者對情感依賴的反思。透過回顧過去與自我對話,瞭解到自己在情感上是極度依賴的人,需要學會支持自己、陪伴自己、肯定自己、愛自己。文章強調個人在情感上的責任,而不是一直依賴和索求他人的支持和愛。
Thumbnail
這篇文章是作者對情感依賴的反思。透過回顧過去與自我對話,瞭解到自己在情感上是極度依賴的人,需要學會支持自己、陪伴自己、肯定自己、愛自己。文章強調個人在情感上的責任,而不是一直依賴和索求他人的支持和愛。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依戀理論中的四種依戀類型,包括安全型依附、焦慮型依附、逃避型依戀和恐懼型依附,並提供了對應的人際關係建議。瞭解自己的依附類型,並在需要時尋求適當支持和協助,以促進更健康關係。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依戀理論中的四種依戀類型,包括安全型依附、焦慮型依附、逃避型依戀和恐懼型依附,並提供了對應的人際關係建議。瞭解自己的依附類型,並在需要時尋求適當支持和協助,以促進更健康關係。
Thumbnail
當今云云人際關係之中,具中「輕視迴避型依戀人格(Dismissive avoidant attachment personality)」的人可能比我們想像的更為常見。不知道你和我又是否具有這一種人格......
Thumbnail
當今云云人際關係之中,具中「輕視迴避型依戀人格(Dismissive avoidant attachment personality)」的人可能比我們想像的更為常見。不知道你和我又是否具有這一種人格......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對關係充滿困惑的心理狀態,以及對於失敗關係的苦與困惑。文章進一步探討了對關係走向失敗的預感、對於關係的需要與慾望、以及關係中的不確定和疑問等議題。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對關係充滿困惑的心理狀態,以及對於失敗關係的苦與困惑。文章進一步探討了對關係走向失敗的預感、對於關係的需要與慾望、以及關係中的不確定和疑問等議題。
Thumbnail
此篇文章探討了作者與他人建立關係的能力以及面對關係結束時的感受。作者表示自己容易與他人建立關係,並在短時間內將對方納入心中。然而,當關係結束時,作者也感受到難過,需要花時間來緩解這種情緒。儘管如此,作者仍然感激每一段關係帶來的成長與陪伴。最後,作者表達了對助人工作的渴望,希望將溫暖與力量回饋給他人。
Thumbnail
此篇文章探討了作者與他人建立關係的能力以及面對關係結束時的感受。作者表示自己容易與他人建立關係,並在短時間內將對方納入心中。然而,當關係結束時,作者也感受到難過,需要花時間來緩解這種情緒。儘管如此,作者仍然感激每一段關係帶來的成長與陪伴。最後,作者表達了對助人工作的渴望,希望將溫暖與力量回饋給他人。
Thumbnail
在本篇文章中,我深入探討了兩種截然不同的依附風格——焦慮型依附與安全型依附,在愛情關係中的相互作用。分享了我和J先生如何在這種動態中尋找平衡,從而使我從一個充滿不安和懷疑的焦慮型依附者轉變為一個更加自信和安定的人。本文不僅是關於愛情的故事,更是關於自我發現和成長的旅程。通過我們的經歷,我希望啟發讀者反思自己的依附風格,探索如何在關係中獲得成長和轉變,建立更加穩固和滿足的聯繫。
Thumbnail
在本篇文章中,我深入探討了兩種截然不同的依附風格——焦慮型依附與安全型依附,在愛情關係中的相互作用。分享了我和J先生如何在這種動態中尋找平衡,從而使我從一個充滿不安和懷疑的焦慮型依附者轉變為一個更加自信和安定的人。本文不僅是關於愛情的故事,更是關於自我發現和成長的旅程。通過我們的經歷,我希望啟發讀者反思自己的依附風格,探索如何在關係中獲得成長和轉變,建立更加穩固和滿足的聯繫。
Thumbnail
焦慮型依附的人,在情感中過度親密,錯把互相依存解釋為愛;逃避型依附的人,過度獨立,難以展現真實、脆弱的力量。 安全型依附的人,則是既親密又獨立。 能坦然地分享自己的情緒感受,透過自我揭露建立更深刻的關係;同時又能為自己設立清楚的界線,不會在感情中失去自己。 而我是如何在過去一年中,
Thumbnail
焦慮型依附的人,在情感中過度親密,錯把互相依存解釋為愛;逃避型依附的人,過度獨立,難以展現真實、脆弱的力量。 安全型依附的人,則是既親密又獨立。 能坦然地分享自己的情緒感受,透過自我揭露建立更深刻的關係;同時又能為自己設立清楚的界線,不會在感情中失去自己。 而我是如何在過去一年中,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