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剛起步、學習自我管理的小白,一個能持續改變的起點
一起踏出改變的第一步吧!還記得你上一次立下新目標,是什麼時候呢?
是想每天早起一小時學習? 還是想終於踏出投資的第一步?
但說到底,我們常常不是不知道方法,而是做不到「開始」。
書籍簡介:用微小改變,累積驚人的成就
《原子習慣》的作者 James Clear 曾是一位棒球選手,受傷後靠著一點一滴的小習慣重新站起來。他用清晰的架構與科學研究,告訴我們:
你不需要一口氣改變人生,只需要每天進步 1%。
書中三個我最受用的觀念(以 A小姐的故事為例)
為了讓內容更貼近大家的日常,我想跟你分享一位虛構角色——A小姐的故事。

她是一位27歲的普通上班族,剛開始工作三年,總覺得生活一團混亂:早上起不來、工作效率低落、理財沒頭緒、下班後累到只想滑手機。她曾經買過很多效率與理財的書,卻總是看完沒幾天就打回原形。
直到她讀了《原子習慣》,開始真正理解「為什麼我們總是無法改變」,並從中找到具體做法。
1|改變不是靠意志力,而是設計環境與流程
A小姐過去總對自己說「我一定要早起念書」,但結果常常關掉鬧鐘又睡回去。
後來,她改變策略:把鬧鐘和書一起放在床邊,還準備了耳塞與眼罩提前睡好一點。 每天一醒來就自然拿起那本書翻個10分鐘。久而久之,她不但變得早起,連閱讀也變得自然不費力。
她終於明白:「不是我不夠自律,是我的環境讓我很難開始。」
2|與其訂目標,不如打造「我是這樣的人」的身份
A小姐曾經給自己設下很多理想:我要存下第一桶金、學會投資、成為更有效率的人……但她常常陷入拖延與自我否定,因為這些「目標」距離太遠。 後來,她開始每天學習一點Python,從日常的數據整理做起,並告訴自己: 「我是一個會不斷成長的學習者。」當她轉換了身份認同,事情變得不一樣了:她更有耐心面對錯誤,也更願意每天進步一點。
從那之後,她學會把目標換成「我想成為的樣子」,而不只是「我想達成的結果」。
3|習慣的力量來自「可見進步」與「立即獎勵」
A小姐以前記帳總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因為她覺得沒什麼立即的幫助。
但這次她換了方式:每週五晚上,她都花10分鐘回顧這週的花費,並畫個「小小的花費地圖」。 她發現自己在某幾天能少喝一杯咖啡、少叫一次外送,就能存下一筆基金小錢。看著自己一格一格存下來,她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成就感。這讓她記帳記了三個月也不覺得辛苦。
她說:「以前總想要一口氣變有錢,現在我知道,只要每天看到一點進步,就不會想放棄了。」
A小姐的故事其實就是很多剛起步的小白族群的縮影。
如果你也曾覺得難以改變,也許《原子習慣》這本書,能讓你從「每天一點點」開始,走上真正的改變之路。
為什麼我會推薦給剛起步的小白?
因為這本書不談大道理,談的是「你每天怎麼做」,它會讓你對「改變人生」這件事,產生實際的掌控感。不再害怕,也不再拖延。如果你曾經買過一本筆記本,卻沒寫超過三天;如果你也下載了理財 App,卻還沒存到第一筆錢, 那麼,這本書你會有共鳴。

🔗 延伸推薦書單(我之後也會分享)
📕《通往財富自由之路》|學會為自己打造金錢與時間的自由設計
📕《投資最重要的事》|用投資思維訓練你的理性與紀律
📕《塔木德》|從猶太智慧中學會面對金錢、風險與人生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