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們擁有的比想像的還多
天氣好的時候,我感謝。
吃到好吃的東西,我感謝。
夏天走在外面,流了滿身汗時,突然吹來一陣舒爽的風,我感謝。忙完一整天可以洗個熱水澡,我感謝。
下雨天的時候,雨聲帶來的背景音讓我更沉浸在閱讀世界裡,我感謝。
我很感謝在我開始書寫感恩日記時,我不斷地在練習讓自己知道原來我們身邊就有這麼多寶藏,如果我們並沒有下意識地去反思自己的一天,真正靜下心來看,我們不會曉得原來我們的生活是這樣的豐足。
撰寫感恩日記的時候,我時常寫下「我們擁有的比想像的還多。」確實是如此。我不會去否認金錢的重要性,我們有基本的收入來源,可以用來支付生活最基本的開銷,最必要的支出,像是帳單、房貸(租)、水電瓦斯、伙食...等等。金錢有它必須該存在的理由,但金錢不能用來衡量一個人的價值,以及金錢並不是人生的全部。
這本書在說什麼?
作者在書中提及,金錢只是財富的其中一種形式,還有另外七種分別是:成長、健全、家庭、工藝、社群、冒險、服務。每一種財富的形式都有各自的小篇章,每一篇都短短的,閱讀起來不會感到壓力。
金錢確實能幫我們解決基本的生活需求,讓我們能在過日子的時候少一點點的壓力。他認為,我們每個人感覺自己擁有的不夠多,我們總是會被引導去看這個社會的成功人士賺了多少花不完的錢,會讓我們以為那樣才是成功人生的樣子。成功好像因此而跟金錢畫上等號。而我們的人生被灌輸你應該在你最好的年紀去追求更多的財富,提升你的社會地位與名聲,卻漸漸忽略每個人內在的狀態,等到我們花費大把時間追到這些外在條件之後,我們的內心並沒有因此而感覺富足。時間也悄悄流逝。這也就是為什麼,作者會想要寫下他認為關於「財富」的認知其實有不同的解讀,並不是你賺了很多錢你才是最成功的那個人。
我們都在看別人,忘記自己才是主角
這個世界太過看重外在的條件,而不去看我們內在已經有的無價之寶,也因此很容易讓人誤以為我的人生如果不是大家鼓吹的,崇尚的那樣子,我的人生好像就不值得一提。比如第一桶金好了,講到理財,第一桶金多少都會被拿出來講,很多專家教你怎麼快速存到第一桶金。或者新聞媒體針對現在三十幾歲或者年輕人的存款平均是多少來做一個報導分析,像是現在XX歲的人,存款不到XXX元。
把金錢當一回事確實很重要沒有錯,就如同我一開始說的,我不會去否認金錢的重要性,它不僅能讓我去支付必要開銷,也能讓我在應對緊急狀況時不至於慌了手腳。作者在這本書也認可金錢的價值。我想要強調的是,因為這個社會太多觀念都在講這個了,會讓大家以為「我已經幾歲了,沒有第一桶金我是不是就很失敗?」或者「我已經幾歲了存款才一點點」,因此感到苦惱、沮喪。很少人會去關心沒有辦法去達到社會鼓吹的風氣,是因為整個環境的影響,又或者是我們不曉得每個人正在經歷什麼,也許存不到錢的人是因為整個家裡都需要依靠他這一份微薄的薪水過日子。
每天早上在床上睜開眼的那一刻起,我們好像變成都在看別人在做什麼,期望自己也能成為那樣子,不去思索那樣子的狀態是不是適合我。很少人會停下來真的問自己內心的渴求是什麼。
以你的能力,做你能做的事
我很喜歡作者在書中提及,為什麼我們會去崇敬那些億萬富翁或者一些名人,卻不去看那些為了養活一個家,努力工作的父親或母親?或者每天好好過生活的人?我們很常以為自己的力量很微薄,不會對這個世界有什麼影響力,要那些成功人士才能帶給社會舉足輕重的價值。有時候我在想,會不會是整個社會都聚焦在成功的人有多成功,不停頌揚他們的成功法則,而忽略在世界上甚至就在你我周遭依然有些默默無聞的人,正在透過他們微小的力量,默默地讓社會變得更好。
我想起早晨起來外出運動的時候,我看到拿著竹掃把的大哥大姊正在清理人行道上散落一地的落葉,偶爾還會有隨地亂丟的垃圾或是飲料杯。看到他們幫忙將環境整理清潔,我都是滿懷感謝的。也許你會說,那是他們的工作,他們有領薪水,用勞動換取報酬。可是如果沒有這些人願意做這樣的事,我們怎能踩著輕快的步伐,舒服的走在人行道上感受陽光享受風。
今天開始,別再看輕自己的力量,別再覺得自己不重要。在你的能力範圍內,做你能做的事。你的微小舉動,有可能會為他人帶來美好的一天。看到雙手拿滿東西,不知道怎麼開門的人,你幫忙開門。開車在路上,看到有人要過馬路,你放慢速度,讓行人安心先行。看到一則文章、一段話或者一本書帶來的啟發與想法,你不吝嗇地分享你的思考與觀點。外出買飯,從店員手上取走餐點時,你親切的跟店員說聲謝謝。出門的時候,在樓梯間遇到鄰居,微微點頭示意。這些舉動看似很微小沒什麼,卻是我們每個人都能做到的事。也許有的人正因為你這樣微小的舉動,感覺今天很美好。
就從今天開始,無論什麼
大多時候,我們不免認為自己的力量很微小,不會對這個世界或者其他人帶來什麼多大的影響力,甚至是不會給自己帶來什麼進展及改變。我們有時甚至會過度放大一件善行,一個目標,或者一個計劃。
你只有先踏出第一步,儘管只是微小的一步,你才會知道接下來該往哪裡去。我在操場走路運動的時候,操場是一個無限循環的橢圓形狀,每次走的時候,我心中會有一個要走多久,走幾圈的目標。我們想做的任何一件事情,都像這個目標一樣,當你已經清楚自己的方向後,不是一直把重心放在這個目標上,而是更應該專注在腳下踩出去的每一步。
「開始的方法就是開始。」我很喜歡這句話。作者在書中分享有次被採訪的時候,對方向他請益:「我也想寫一本書,就不知道該從哪裡開始。」作者的回答是:「開始就對了。」
我們在試圖要做某些事的時候,不光只是寫作,我們很常會不知道如何開始,就像採訪者的疑問一樣。我以為接下來會看到作者開始一連串的傳授如何開始的方法,諸如像是首先你要先制定計畫,接著按表執行,再來時時刻刻確認執行的進度,巧妙且妥善的安排你的時間。沒有。「開始的方法就是開始。」
想讓自己的體態看起來更好,今天下班後就去走路10分鐘。
想要存錢,今天開始存1塊錢。
想要看書,今天就看5分鐘。
想要整理屋子,今天起床的時候就先把棉被摺好。
想要練習早點起來,今天就比平常時間提早5分鐘。
想要善待自己,今天就好好吃飯,不要焦急趕時間。
想要對他人釋出善意,今天去買東西時就親切的跟店員說聲謝謝。
想要陪伴所愛之人,今天就發出邀約,可能是一起吃飯或者一起散步。
如果我們更注重的是內在的東西,會是什麼樣子?
你的存款數字有多少,不應成為我們對於認知中財富的標準。《金錢買不到的財富》這本書,我覺得是要我們「向內看」自己擁有的東西,你有沒有好好的去運用你與生俱來的天賦,你有沒有好好的去檢視你內在的狀態,你有沒有在你能力所及的範圍成為最好的你自己。金錢買不到你內心的平靜,買不到你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買不到你用真心善待他人所帶來的喜悅,買不到你與所愛之人的相處時光,買不到你帶給他人的溫暖,買不到你的內在財富。
—「真正的財富常常就在眼前,我們卻視而不見,因為我們被設定成不去看重這些財富。」
Info
書名:金錢買不到的財富
分類:生涯規劃/自我成長
作者:羅賓.夏瑪
譯者:嚴麗娟
出版社:春天出版國際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5/05/30
#金錢買不到的財富 #春天出版 #閱讀心得 #書評 #閱讀治癒所 #生涯規劃 #自我成長 #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