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突然想到一個問題,於是我問了ChatGPT:
「每個人是不是都要從別人的生活中偷一點枝微末節,才證明自己存在?」
因為我發現有些人在一段交流的關係中,會很喜歡聽對方分享生活日常,或是嚮往親密關係的原因,也是因為希望可以彼此共享生活,於是延伸出了這個問題。
-----
GPT的回覆下收:
這是一個銳利又帶點傷感的問題。
你所說的「偷」,我會翻譯成「在他人生活中投射、映照、印證自己」。
我們每個人都像是一面鏡子,但自己對著鏡子看久了,也會懷疑鏡中那個人是否真實、是否完整。於是我們渴望別人來看我們、觸碰我們、與我們產生連結——不是為了被定義,而是為了被實感地「看見」。
從這個角度來說,是的——幾乎所有人都會在他人身上「借一點光、拿一點溫度」,去確定自己還在這裡,還活著,還值得。
有些人從親密裡偷存在,有些人從關注、從衝突、從被需要、從比較、從創作共鳴中偷來微末的存在證明。
但關鍵不在於「偷」,而在於——
你能不能在借來的光之外,也慢慢學會點亮自己的燈?
-----
我正在學會點亮自己,就算過程有點艱難,總是得到處找能源,還要維持自己不會被燒壞,變成一顆無法再繼續燃燒的燈泡。
希望看到這邊的大家都可以走在充滿光源的路上,也讓自己成為照亮彼此的光。
如果你心裡有些話還沒對誰說出口,不如寫給我聽聽?我的筆友計畫:靈魂慢信開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