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帝國主宰你的經濟、行為、時間、甚至你的心智

我們以為大型企業才算是所謂的商業帝國,其實以權力關係來看,從個位數員工的小公司或店面,到數十萬人的跨國公司,都是企業帝國,
企業帝國決定的你價值,以薪資數字呈現,差別在於高薪打工仔或時薪工作奴。
企業帝國設定你的行為規範,從服裝儀容、各種SOP、績效評量、到微笑。
企業帝國規定你的工作時間,在2次打卡之間,你的時間,包括吃飯時間,都不屬於你掌握。
企業帝國擬定你的心智模式,以使命任務、核心價值觀、願景等企業文化洗腦,設法對齊你的心智。

▋政體的帝國vs.商業的帝國
美國歷史學者珍‧波本克(Jane Burbank)與弗雷德里克・庫伯(Frederick Cooper)對「帝國」的定義:
「一種以區隔族群與階級制度來維繫自身的大型政體;它必須找尋各種有效的方式,來統治在領土擴張過程中不斷被納入的不同族群,並設法應對族群之間的差異。」
有趣的是,在維基百科中提到:「現在有些大的企業或被一個人控制的政治或經濟實體也被稱為帝國,如商業帝國。」
從定義拆解帝國的特質,來對照企業的特質:
• 區隔族群:公司以功能或地區劃分部門。
• 階級制度:公司以職等、職級設定階級。
• 大型政體:公司規模大小,不影響對員工的各種控制手段。
• 找尋有效方式:管理學已是一種專門學科,近來還興起「公司治理」這個專有名詞。
• 統治不同族群:由於缺工現象,許多公司都有外籍勞動人力。
• 應對族群差異:多國籍員工的文化、語言差異,都對公司本土員工造成衝擊。
政治上的帝國,確實是大型組織,全面而「間接」影響人民的生活,而經濟上的企業,不論規模大小,以工作時間與薪資,全面而「直接」影響員工的生活。
你以為帝國只存在於歷史中,卻不知企業以另一種帝國形式,掌控你的生活。
我們都生活在企業帝國中。

▋高薪打工仔或時薪工作奴的差別
其實沒有差別。
當企業裁員時,不論你的職位有多高,只要你不是老闆,可能上午請你到小會議室坐坐,下午就得找箱子打包走人。
重點在於人的價值,竟然是由一間公司來決定的,求職階段的決定標準包括:學歷、同性質工作年資、曾擔任什麼職位、是否任職知名企業、有什麼重大貢獻等,現在還要先應付AI第一階段的篩選。
入職後除了績效考核之外,主管是否喜歡你才是關鍵。
主管不喜歡你,也可以藉由績效考核及各種運作,將你排除在外,輕則轉調部門、重則勸離開除。
主管喜歡你,績效考核就與你的實際成效無關,沒排第一也有第二。你有績效就排第一,沒有績效就想辦法幫你創造排第二。
只要你還在這家公司,你的主管就主宰你在工作上的一切。
當然你可以離職擺脫這種感覺,但換一家公司也一樣,只是重覆這些過程。
高薪打工仔與時薪工作奴也許有2種差別:高薪通常職稱也高,錢多之外,權力也比較大。其他沒什麼差別,一樣是看主管喜不喜歡你。
實力重要嗎?你可能功高震主被處理掉。
拍馬屁有用嗎?主管只是聽到爽一時,該犠牲時還是要抛棄。
大家都不想面對或處理辦公室政治,但「政」是眾人之事,而3人成「眾」,你不面對就只能逃避,後果只是造成傷害,不論是對自己或對其他人。
不論你是高薪或時薪,都有辦公室政治的問題,不面對處理,終究要付出代價。
職場潛規則聽過嗎?同樣都適用高薪打工仔或時薪工作奴。
公司決定你的價值,而主管決定你是否有價值。

▋用SOP規定你的行為、用績效評量審核你的行為
SOP是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的縮寫,翻譯為「標準作業程序」。
就是把某件事的標準操作步驟及要求,以統一格式撰寫書面化,目的是為了加速新人上手、維持工作效率及品質。
工廠生產作業,SOP是必須的,因為生產作業受到各種技術工具限制,是可以找到最佳的操作步驟,除非技術有重大進步,或工具更新換代,否則不會有變化。
在服務業,SOP也非常重要,為了使服務業的產品維持穩定的產出,必需標準化,讓顧客每次光臨,都能感受到相同的服務品質。
近來因為市場快速變化,顧客的喜好經常變動,服務業SOP的方式已無法適應,可能還在撰寫就需要修改,或者需要不斷迭代優化,導致傳統作業方式趕不上變化。
另外,SOP變成服務品質天花板,也限制了優化與創新。就品質角度而言,SOP應該是服務品質的最低標準才對,可惜似乎沒人關注這個問題。
SOP暨然是標準作業程序,員工在工作中的行為,便受到SOP的規範,變成一種基本的行為標準。
你不按照SOP執行,一旦發現就會被檢討,也會影響你的工作考核。
其實SOP就是把你機械化,熟練之後,讓你從的腦袋思考,從系統二的人工駕駛思考方式,轉變為系統一的自動化駕駛思考。
好處是頭腦省力不消耗熱量,壞處是讓你不會思考,照做就行。
照做沒什麼不好,但也會使你的思考僵化,跳不出SOP的框架。更不用提優化及創新了。
大量工作SOP化的結果,員工也逐漸機械化,績效評量的結果也變成SOP化,大家一樣平庸。
不論那種績效評量方式,經過數十年來的研究,全都得出一項結論:人類無法可靠評量其他人。
暨然如此,為何所有企業都在做績評量?甚至每季、每月都做?
沒什麼特別的原因,只是因為管理上的方便而已。
公司可以拿不可靠的績效,做為獎金發放、晉升、甚至持續聘雇與否的依據,只要有標準有依據即可,誰管可不可靠,也沒人會質疑。
SOP可能比帝國的獨裁權力管得更多更深入,因為獨裁雖然沒什麼標準或公正可言,SOP卻連你的每一個動作、步驟都要管。
績效評量也比帝國的祕密警察更可怕,祕密警察不會因為不喜歡就抓你,而主管是否喜歡你,卻決定你的績效評量。

▋在2次打卡之間,彷彿身處異界
當你旱晨起床後,經過一番儀式般的清潔裝扮,抵逹公司準備打卡,然後「卡」或「嗶」一聲,彷彿打開異世界穿越門,你開始進入另一個世界,一個迥異於你日常生活的世界。
這個異界的時間流速,取決於你如何看待你的工作,可能是度日如年、或度年如日。
我們學習時間管理,為了追求工作與家庭的平衡,但家庭日常生活並不需要平衡,你的工作才需要。
人們是因為工作被迫放棄家庭生活,才要學習時間管理,以便分配更多時間給親人、朋友、社區與自己。
上班時間會度日如年,可見你並不喜歡你的工作。如果你熱愛你的工作,覺得每天起床就想上班工作,那你會度年如日。
公司異界還會用各種手段管理你的時間,大多數公司有工作時間的限制,一般是朝九晚六,薪資卻是按照8小時支付,因為用餐午休時間會被扣除,但你吃飯時可能要應付上司、同事一起用餐,多半也是聊公事。
有些公司會規定遲到的處罸方法,從扣錢到請假來補時數。比較好的公司,則以延後下班來補遲到的時間。
最近公司還出現一種奇特的規定,就是你上班打卡的時間,不能提早20分鐘以上,否則還要填表說明提早打卡的原因。有趣的是,原因一定包括「個人私事」,通常我們也一定勾選這項。
服務業缺工的情況,更讓公司斤斤計較,旺季要加班加工時,淡季要配合多休假,臨時請假要有人補班,活動促銷更不能休假。
服務業的排休制度,把時間的控制跨度,從每日8小時升級到每月。而手機通訊app,也將每日8小時延伸至24小時。
我們的生活形態,都要配合企業帝國的時間,不論這個企業帝國是跨國大公司或3-5人的小店面。
企業帝國掌控你的時間。

▋企業文化是洗腦
企業文化包括使命任務、核心價值觀、願景、或BHAG「膽大包天的目標」。大型或知名的企業帝國,都會在官網上寫出一整套企業文化,工作環境也會充滿企業文化的標語或意象。
而真正偉大的企業,則是將企業文化貫徹在政策、策略、制度與日常工作當中。
公司高舉企業文化的目的,除了吸引具有相同理念的人才之外,也會把企業文化做為對齊員工心智的手段。
對齊心智其實有助於團結力量,讓大家朝同一個方向前進、降低溝通成本、提升對企業前景的信心。如果企業能落實的話。
更多的公司,是將企業文化當成一種手段,淪為吸引人才、做為各種降低成本的藉口。
我們免費加班,是為了實現我們的使命任務,我們超時工作,是為了達到BHAG,我們忍受不合理的制度,是為了共同價值觀。
大部分書面形式的企業文化,並非由公司辦創人或高階主管其同擬的,多半是由文案撰寫員上網找資料,再依據公司理想狀況,拼湊出來的,呈報高階主管討論後修改完成。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不會繼續討論如何落實在公司策略、制度、政策,也不會談論如何落實在日常工作中,更不會真的去執行,也許偶爾在會議提起。
這樣的企業文化,就真的變成「書面形式」而已。
我們渴望與我們價值觀相符的公司,希望我們所做的工作都是有意義的,為了實現企業使命任務,為了公司的願景而努力。
企業文化不該只是「書面」,更不該淪為洗腦的工具。

── 總結:是時候認清隱藏在職場謊言裡的真相了
工作者都應該看《關於工作的9大謊言》這本書,認清那些隱藏在職場謊言背後的真相。
這些謊言之所以隱藏那麼深,並非是老闆或高階主管的問題,因為連他們也被謊言矇蔽了。
數十年甚至上百年來職場的主流觀點,造就了今日流傳在企業之間的謊言。
即使眾多管理大師苦口婆心的提出各種警言,仍然在職場強大的歷史慣性下,頑強支撐著這些謊言。
謊言已經變成假說,一些在職場中完全不被質疑的基本原則。
你也許覺得這些現象有點奇怪或不合理,但所有你待過的公司都這樣做,久了謊言也變成真理。
認清謊言的目的,不是要你去揭穿,因為沒有人會認為你是對的,即使認為你說的有道理,也不會採取行動改變。
當你認清這些職場中的謊言,你才能知道如何去因應。
你會更清楚該如何帶領團隊,而不是受限於績效評量。
你會協助團隊成員,隨時因應市場變化,調整工作優先順序,而不是受限在年度計劃。
你不再以潛力來評估團隊成員,而是與成員共同探索未來工作發展。
你不需要平衡工作與家庭,而是在工作中找到你擅長且喜愛的項目。
我們都生活在企業帝國,但你可以認清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