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了解工作嗎? 戳破關於工作與職場的謊言(下篇】

更新 發佈閱讀 13 分鐘

— 帶你讀《關於工作的9大謊言》心得

raw-image

職場中,我們已經習慣的各種規則與定義,都是正確的嗎?

網路充斥反饋,酸民的反饋應該虛心接受?那工作上的反饋呢?

績效考核到底考核了什麼?

潛力很重要,公司會重點培養有潛力的員工?如果你被評為沒什麼潛力,你能接受嗎?

時間管理是為了追求工作與生活平衡,你平衡了嗎?

有領導力的特質才能擔任領導者,但沒有任何頂尖領導者的特質是相同的?

raw-image

▋謊言5:績效考核攸關獎金,甚至被解雇,要虛心接受反饋,想辦法改進?

網路社群興起,「按讚、留、分享」成為千禧世代的渴求,許多文章都告訴你,千禧世代需要知道網友對他們的看法,他們的表現是否受歡迎?是否被認同?

所以他們需要反饋。

這種需要反饋的想法,漫延到職場,於是就有向上反饋、同儕反饋、360度反饋、績效反饋、發展性反饋、建設性反饋、匿名反饋…..等,科技進步到已經可以24小時、全年全休、隨時隨地的反饋。

接著開始有文章教導我們,應該要虛心、有風度的接受反饋,還開了課程專門教授如何處理反饋。

人類思維上有許多謬誤,我們會把同事遲到,認為是他喜歡遲到,他的人格特質有問題。

認為你的任何過錯,都是你本身的問題,跟環境或其他因素無關,這就是「基本歸因謬誤(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

所謂「雙重標準」也是一種謬誤,別人做生意失敗,會認為他不懂做生意,把失敗歸因於個人內在因素,是他本身的問題。但如果是自己做生意失敗,反而認為是運氣不好或經濟景氣不佳,把失敗歸因於外在不可控因素。這叫做「行為者與觀察者的歸因偏差(Actor-Observer Bias)」。

還有一種「自利性偏差(self-serving biases)」,人類會傾向於把成功歸因於自己,失敗則是因為環境,甚至貶低他人、抬高自己,以維護自尊。

基於以上3種偏差,所謂績效考核的評論,先不論是否客觀公正(那是下一個謊言),你真的能虛心接受嗎?

如果你全都是最高評價、全部都是好評,也許可以。

千禧世代需要什麼?我們需要什麼?

1920至30年代,西方電氣公司霍桑工廠有個著名的實驗,想研究工作環境與產能的關係,改變照明、休息時間、食物供應等各種環境因素,結果發現只要有調整,產能就會增加。神奇的是,恢復原狀,產能也增加。

唯一例外的狀況是,當實驗結束時,產能反而降回原來的水準。

研究人員花許多時間才搞清楚是怎麼回事,員工真正渴望的,不是工廠環境的改變,而是關注。

我們需要反饋?不,我們需要「關注」。

蓋洛普長期持續研究調查員工敬業度,一般團隊敬業度比率是4.8%,平均每21個成員當中,有1個敬業。

如果團隊領導人聚焦在以負面反饋來矯正成員,敬業度比率為67%,看起來反饋的成效不錯,反饋似乎有理。

但如果團隊領導人,聚焦於正面關注成員,成效最好的地方,敬業度達到驚人的98%。

很重要再說一次:我們需要反饋?不,我們需要「關注」。

raw-image

▋謊言6:主管都能公正做績效考核,360度考評制度很全面

作者提到:「過去四十年來,研究人員一再測試人們評量他人的能力,種種研究文獻全都得出一項結論:人類無法可靠評量其他人的任何特性。

當你在評量別人時,棊本上會受到你個人特質的影響,甚至達到60%的程度。更嚴重的是,這種影響無法消除,這就是所謂的「評量者特質效應(Idiosyncratic Rater Effect)」。

評量還會受到另一個因素影響:我們在工作中,不可能持續密切關察同事。對於考核中有關抽象特質的項目,永遠處於「資料不充分(data insufficiency)」,根本無法客觀正確的評量他人。

那麼360度評量呢?一個人有偏誤的話,10個人的看法一致的話,應該就沒錯了吧。

一樣有2個偏誤。

「群眾智慧」有效,有3個必要條件:多樣性、整體性、誘因。

但多樣性會受到模仿行為、群體同質性及領導者主導影響。

誘因則鼓勵自認具備獨到觀點者的參與,但「資料不充分效應」將導致群眾智慧失效。

第2個偏誤是資料會受到「燥音」汚染,只要評量時有一個偏差的資料,所有資料就會受到汚染而偏差。

所以績效考核只能淪為主管個人主觀評量,而且還是一定會產生偏差的評量。

作者主張,客觀評量無法做到,我們卻可以可靠的評量自己,應該說是探索自己。藉由4個問題,團隊領導人詢問自己:

• 當你想要獲得優異的成果時,會不會找這位團隊成員來幫忙?

• 你是否盡可能多選擇和這位團隊成員合作?

• 若今天你有晉升權和機會的話,你會拔擢此人嗎?

• 你是否認為此人有工作效能問題,是你必須馬上處理的?

raw-image

▋謊言7:我們的潛力需要開發出來,希望不會被列為低潛力者?

企業會以此人是否有「潛力」,做為未來發展機會、晉升、教育訓練、資源投資的參考,而且這個潛力的標籤,將在你任職期間跟隨著你,一旦被貼上的標籤,除非離職才有可能改變。

你有被領導者特別關注嗎?被告知你是高潛力者,公司打算在你身上投資?或派你到重要業務地區歷練?

如果沒有,那你可能就是「低潛力者」。

《哈佛商業評論》對高潛力的定義:

高潛力者一貫且顯著地在各種場合與境況下表現優於同儕,在做到這些優異表現的同時,他們也以模範姿態,展現反映所屬公司文化與價值觀的行為。此外,他們在組織中的整個職涯歷程,展現了優異的成長與成功能力,比同儕群體成長與成功得更快速、更有成效。

我們再來看看管理大師彼得彼得·杜拉克對潛力的警告:

企圖發掘「潛力接班人」是徒勞無功的事,甚至比每五個 人隨機取一人的成功率更低。潛能不可捉摸,績效才是重點,潛能與績效之間不見得相關。每十個年輕人中,那五個高潛能的人,可能到了四十歲還一事無成,只會說大話。相反的,一開始看起來不特別出色、口才也不佳的那五個人,可能在四十出頭時以績效證明自己的實力。」

作者舉了一個例子,來說明潛力評估的荒謬。

美國有位創業家,他年輕時創辦了一家黃頁簿公司,並獲得創投公司投資,但創投公司評估之後,認為創業家沒有領導潛力,便以3億美收購,並讓創業家離開他所創立的公司。

這位創業家進入金融業,又創立了一家金融服務公司,後來被另一家更大的金融服務公司買下來,同樣認為他沒有潛力,於是他以15億美元賣掉公司。

再一次,這位創業家轉向機械與電機工程領域,創辦一家公司,叫「特斯拉Tesla」。

是的,這位創業家的名字叫「馬斯克」。

再也沒有更比這個故事更能清楚說明,所謂「潛力」是多麼可笑的謊言了。

raw-image

▋謊言8:我們追求工作與生活平衡,才能顧好工作與家庭

時間管理一直是職場的熱門議題,做好時間管理,才能提高工作效率,才有時間顧好生活與家庭,在工作與家庭之間取得平衡。

我們為什麼要追求「平衡」?我們在自己、家人、朋友、上司、同事、社群、甚至路人之間,滿足不同的需求、填補缺口。我們總是在尋求「平衡」,還需要專門學習時間管理,來達到平衡。

我們為了平衡而平衡。

試問,你有聽過那位成功人士達到平衡?你的親友或同事呢?你自己呢?

平衡無法解決工作與生活的需求,作者認為:我們需要一種對工作與生活的新思維,至少是工作上的新思維。

我們在工作中,總是會遇到有些工作項目,會讓你沈醉在其中,不知不覺忘記時間的流逝,甚至接近「心流」的狀態。

你會為了完成這樣的工作項目,恨不得一早就趕到公司,整天都沈浸在這種感覺裡。

作者稱這樣的工作,就是你「喜愛」的工作,是你熱情的所在

梅約診所詢問醫生,花多少時間在做他們最喜愛的工作,答案是至少20%的時間,如此產生過勞的風險,明顯較低。

每降低1%,過勞風險會以近乎線性的速率提高。把喜愛的工作項目,從醫生的工作中移除,工作就變得令人煩躁,直到造成傷害。

如何找到你喜愛的工作?

作者提出建議:

• 花一週或一個月的時間,以紙本或手機,記錄你「喜愛」或「厭惡」的工作項目

達成「喜愛」的條件:1、做某件事之前,很期待去做;2、做這件事的時候,時間過得很快,感覺進入忘我的境界;3、做完這件事之後,很期待再做一次

• 達成「厭惡」的條件:1、在做某件事之前,想辦法拖延,或是假借「訓練發展」的名義,丟給新人去做;2、做這件事的時候,感覺時間過得好慢,10分鐘感覺像漫長的4小時;3、做完這件事之後,希望以後再也不用做這種工作

• 梅約診所的研究發現,工作時間中至少有20%在做喜愛的工作,這是最低門檻

你找到「喜愛的工作」了嗎?

raw-image

▋謊言9:我們相信存在卓越領導力,具備這些特質的人才適合帶領公司

我們都需要偉大的領導者,來帶領我們面對未來的不確性與未知的恐懼。

所以從古至今、從東方到西方,都在尋求領導力的共同特質,做為評量或培養領導者的依據。

這些特質包括:激勵人心、提出願景、擬訂策略、能設定方向、有決策力、有執行力、有創新與顛覆力、善於管理衝突、具備溝通技巧、還要真誠、甚至具備不完美的脆弱…..

以這些特質來評估,邱吉爾、英國國王喬治六世、馬丁路德、甘迺迪、巴菲特、賈伯斯…..等,許多偉大的領導者,都不符合這些特質。

管理大師彼得彼得·杜拉克再一次提出警告:

「領導力非常重要,領導力是無可替代的,但同時我們無法創造或提倡領導力,也無法教導或學習領導力…..經過三千年的研究、告誡、約束和循循善誘,領導人才並沒有顯著增加,我們也沒有比過去更懂得如何培養領導人才…..領導力並不等於吸引人的個性,那只是煽動人心的行爲;領導力也不是「結交朋友、影響他人」—那只是推銷能力。真正的領導力能夠提升個人願景到更高的境界,提升個人績效到更高的標準,鍛鍊一個人的個性,讓他超越原本的限制。」

作者認為決定領導力的標準只有一個:有沒有追隨者。領導力不是一種東西,因為它無法被可靠評量;追隨是一種東西,因為它能夠被可靠評量。

藉由追隨者評估領導者的成效,不需要評量領導特質,就能正確可靠的評領導力。

作者並提出8道題目,做為評估團隊領導力的標準,也是提升領導力的方向:

1、我對我們公司的使命十分熱情。

2、在工作上,我清楚了解組織對我的期望。

3、在我的團隊裡,大家和我具有相同的價值觀。

4、我有機會在每天的工作中發揮長處。

5、我支持我的隊友。

6、我知道我的優異工作表現將會獲得賞識。

7、我對公司前景充滿信心。

8、在我的工作中,我總是獲得挑戰持續成長。

raw-image

── 總結:是時候認清隱藏在職場謊言裡的真相了

我們在踏入職場時,或者到處碰撞累積經驗、或者資深者的告戒、或者看書學習,但從來沒有人告訴你,這9個深深隱藏在職場中的真相,因為連他們都被謊言所矇蔽了。連所有的企業領導者及高階主管也都被矇蔽。

當我們以這9個謊言,做為系統思維的基礎,就能看穿背後隱藏的真相,重新認識職場環境。

對於許多奇怪的現象,許多百思不解的問題,終於有了解答的可能,讓我們能更接近真實。

最後,就以書中結語的「9大真象」,做為總結:

真相#1 人們在意的是他們隸屬哪支團隊(因為團隊才是工作實際發生的地方)

真相#2 最佳情報致勝(因為世界變化太快,計畫趕不上變化)

真相#3 第一流的公司把意義層層下達(因為人們想知道他們共同支持的意義與目的是什麼)

真相#4 第一流的人才是尖子(因為獨特性是一種特色,不是毛病)

真相#5 人們需要關注(因為我們全都想要展現最好的自己)

真相#6 人們能夠可靠評量自己的體驗(因為我們有的是體驗,十分清楚自己的感覺)

真相#7 人們有動能(因為我們所有人都以不同方式行進)

真相#8 工作中的喜愛最重要(因為工作其實是為了發掘和做喜愛的事)

真相#9 我們追隨尖子(因為拔尖人物總是能夠帶給我們確定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職場不輕鬆 E哥帶你衝
2會員
14內容數
【閱讀思考改變人生】你給我10分鐘,我帶你讀世界 【職場混日子的倖存者】職場不輕鬆,E哥帶你衝 【保證踩雷行銷術】不教你行銷成功學,只告訴你什麼行銷會失敗
2025/07/25
— 帶你讀《關於工作的9大謊言》心得 職場中,我們已經習慣的各種規則與定義,都是正確的嗎? 為什麼工作目標都是由上而下、老闆主管交待的? 企業文化很重要嗎?有幾家公司是認真的? 每年大張旗鼓搞一次的年度計劃有用嗎? 我們就以系統思維重新思考工作與職場,跟著作者來一場戳跛謊言、揭密真象之旅。
Thumbnail
2025/07/25
— 帶你讀《關於工作的9大謊言》心得 職場中,我們已經習慣的各種規則與定義,都是正確的嗎? 為什麼工作目標都是由上而下、老闆主管交待的? 企業文化很重要嗎?有幾家公司是認真的? 每年大張旗鼓搞一次的年度計劃有用嗎? 我們就以系統思維重新思考工作與職場,跟著作者來一場戳跛謊言、揭密真象之旅。
Thumbnail
2025/07/21
— 帶你讀《行銷前必修的購物心理學》 終於解開行銷黑盒子! 作者以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康納曼的「快思慢想」雙系統模式,將行為經濟學、認知科學、腦神經科學的實驗研究成果,運用在行銷實務操作上,重新架構行銷理論,探討品牌如何影響消費決策、報償系統如何成為行銷公式2.0,以及菜單設計如何影響餐廳生意。
Thumbnail
2025/07/21
— 帶你讀《行銷前必修的購物心理學》 終於解開行銷黑盒子! 作者以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康納曼的「快思慢想」雙系統模式,將行為經濟學、認知科學、腦神經科學的實驗研究成果,運用在行銷實務操作上,重新架構行銷理論,探討品牌如何影響消費決策、報償系統如何成為行銷公式2.0,以及菜單設計如何影響餐廳生意。
Thumbnail
2025/07/15
— 帶你讀《佛畏系統》心得 千萬不要被書名誤導,這本書跟哲學宗教沒有關係,作者萬維鋼從一個物理科學家的角度,告訴你連佛都要敬畏的「系統」思維,將如何改變你的人生! 你知道運氣可分為4種? 而且至少有2種是可以人為操縱的? 破解爆款商品的秘訣,老闆們最想知道要怎麼做出暢銷商品?
Thumbnail
2025/07/15
— 帶你讀《佛畏系統》心得 千萬不要被書名誤導,這本書跟哲學宗教沒有關係,作者萬維鋼從一個物理科學家的角度,告訴你連佛都要敬畏的「系統」思維,將如何改變你的人生! 你知道運氣可分為4種? 而且至少有2種是可以人為操縱的? 破解爆款商品的秘訣,老闆們最想知道要怎麼做出暢銷商品?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Sunkronizo 的 Playful Heart 是一款帶著明亮果香與柔和木質調的甜感香水,特別適合星期四使用。前調活潑、尾韻沉靜,陪你從忙碌過渡到週末的輕鬆心情。適合喜歡果香、花果香調的女性,也很適合作為溫暖又有個性的送禮選擇。可於官網、Pinkoi 選購,11 月底起於臺中國家歌劇院寄售。
Thumbnail
Sunkronizo 的 Playful Heart 是一款帶著明亮果香與柔和木質調的甜感香水,特別適合星期四使用。前調活潑、尾韻沉靜,陪你從忙碌過渡到週末的輕鬆心情。適合喜歡果香、花果香調的女性,也很適合作為溫暖又有個性的送禮選擇。可於官網、Pinkoi 選購,11 月底起於臺中國家歌劇院寄售。
Thumbnail
前幾天在跟幾位退休大哥聊天,談起我在職場夙夜匪懈戮力工作的情形,他們一邊聽一邊哈哈大笑。
Thumbnail
前幾天在跟幾位退休大哥聊天,談起我在職場夙夜匪懈戮力工作的情形,他們一邊聽一邊哈哈大笑。
Thumbnail
無論是試用期後的評核還是每年年度的年中或年底考核,常常會出現一些令人困惑和不滿的情況。被考核的人認為自己表現超出標準,但打考績的人卻認為只是恰如其分,甚至差強人意。這其中的原因多種多樣,其中一個關鍵的原因是:角色認知不一致。
Thumbnail
無論是試用期後的評核還是每年年度的年中或年底考核,常常會出現一些令人困惑和不滿的情況。被考核的人認為自己表現超出標準,但打考績的人卻認為只是恰如其分,甚至差強人意。這其中的原因多種多樣,其中一個關鍵的原因是:角色認知不一致。
Thumbnail
上午整理資料時,發現許久之前寫下的十七條工作思維,這些思維是在創業初期,領導團隊時總結出的觀點。 當時,我與一些同事在工作上的觀點並不一致,因此寫下需要溝通的工作思維,並與團隊建立了共識。 透過這些思維,我們的合作變得更加緊密和高效。 最後,我還分享了一句話: 「成長來自於工作上的痛苦,
Thumbnail
上午整理資料時,發現許久之前寫下的十七條工作思維,這些思維是在創業初期,領導團隊時總結出的觀點。 當時,我與一些同事在工作上的觀點並不一致,因此寫下需要溝通的工作思維,並與團隊建立了共識。 透過這些思維,我們的合作變得更加緊密和高效。 最後,我還分享了一句話: 「成長來自於工作上的痛苦,
Thumbnail
本文分享作者在工作遇到迷茫感後透過改變心態,尋找不同的成就感來源,跳出單一評價體系,重新活得自信與勇敢。若你也在職場感到困住,或許可以從多元的成就感來源中尋找答案。
Thumbnail
本文分享作者在工作遇到迷茫感後透過改變心態,尋找不同的成就感來源,跳出單一評價體系,重新活得自信與勇敢。若你也在職場感到困住,或許可以從多元的成就感來源中尋找答案。
Thumbnail
終於迎來職場生存語錄的最終章了!最後一篇文章要來探討的是「工作態度」。俗話說「態度決定高度」,雖然在職場上,你工作態度很好,不一定會讓你晉升到你想要的高層位階,但我相信工作態度好,你的整體工作表現、別人對你的評價一定都不會太差。為了讓大家能工作表現棒棒,接下來就來跟大家分享「工作態度」語錄吧!
Thumbnail
終於迎來職場生存語錄的最終章了!最後一篇文章要來探討的是「工作態度」。俗話說「態度決定高度」,雖然在職場上,你工作態度很好,不一定會讓你晉升到你想要的高層位階,但我相信工作態度好,你的整體工作表現、別人對你的評價一定都不會太差。為了讓大家能工作表現棒棒,接下來就來跟大家分享「工作態度」語錄吧!
Thumbnail
大家都知道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很重要,但你真的做得到嗎?來聽聽生產力專家們的建議。
Thumbnail
大家都知道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很重要,但你真的做得到嗎?來聽聽生產力專家們的建議。
Thumbnail
本文適合誰看 1.在工作中經常需要在不同利害關係人之間穿梭進行說服工作的工作者。 2.想要在溝通當中展現出自己是擁有說服力的人。 3.想要提升向上管理能力的人。
Thumbnail
本文適合誰看 1.在工作中經常需要在不同利害關係人之間穿梭進行說服工作的工作者。 2.想要在溝通當中展現出自己是擁有說服力的人。 3.想要提升向上管理能力的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