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皇帝到真實的愛——心理學家告訴你「破壞」如何成就健康關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小朋友有時會「攻擊」最愛的媽媽? 打她、咬她、對她發脾氣,但下一秒又要她抱抱?

心理學家Winnicott告訴我們:這種看似矛盾的行為,其實是寶寶心理發展的重要里程碑!

▋ 從奧林匹斯山上的宙斯說起

想像剛出生的寶寶就像希臘神話中的宙斯,站在奧林匹斯山頂。

在自己的世界裡,他像神一般擁有無比的力量。他揮一下魔杖,暴風雨和雷電隨即來臨。

但是⋯⋯他的媽媽卻絲毫不像被暴風雨影響。

獨立的她威脅了寶寶至高無上的地位。

他害怕這個不受他影響的人:他幻想著用暴風雨般的情緒摧毀媽媽,這個挑戰他控制權的人。

然而,她在這場風暴中倖存下來。沒有報復,愛意瀰漫在空氣中,寶寶開始領悟如何與真實客體連結。他開始了Winnicott 所稱的「客體使用(Object Usage)」。

▋ 破壞幻想:愛的必經之路

Winnicott發現,寶寶必須在幻想中「破壞」媽媽,才能建立真正的愛。

這個過程分為兩個階段:

Winnicott 認為剛出生寶實活在一個神話般的世界裡。
他以為自己像宙斯一樣無所不能。這聽上去感覺很不錯,但內心世界若果一天毁滅和重生幾百次實在是紛擾不斷。

這階段是客體關聯階段 (Object Relating)
- 「我就是整個世界」: 內心和外在世界並沒有分別。
- 寶寶把心入面的想法投射到外界,以為外界就是自己想像一般:寶寶透過投射和認同與客體連結
- 寶寶只關注自己的體驗
- 媽媽被視為身體的一部份

然後:
因為媽媽可以在破壞後仍然倖存下來,
因為媽媽沒有因此而不要他了,

雖然媽媽可能去了買菜,但還有最愛的小熊給他安全感(Transitional Object)。
他們慢慢開始明白自已「內心」和「現實」的分別,
也明白媽媽同樣也是這樣的、是一個獨立的人。

寶寶學會了:原來世界不會因為我的情緒而毀滅重建。
他學會了現實世界的多姿多彩的,是無比真實的。

這階段是客體使用階段 (Object usage)
- 「原來媽媽是獨立的人」:寶寶開始意識到客體的真實和獨立
- 雖然寶寶還會有自己的投射,但也開始明白不是「想什麼就什麼」。
- 開始學懂和其他人建立關係,明白他們都是獨立而真實的人。

▋ 為什麼「破壞」這麼重要?

破壞(Destruction)、攻擊性(Aggression) 這些詞語聽起來很可怕,但它們有正面和負面的傾向。

破壞這種無意識的破壞幻想是健康發展的關鍵。

因為我們是人,我們也有愛和憎惡的事物。有如此喜惡並不會毁滅世界、傷害他人。
同樣地,我們也學會別人也許有不一樣的喜惡。

有時「攻擊性」也可能是健康的。

如果寶寶無法成功進展到客體使用階段,
他可能無法和自己的憤怒和攻擊性共處,
或是不能攻擊外人,只能攻擊自己。

無法和憤怒共處的例子,有意識或無意識地壓抑憤怒:
- 有些人從小被教育「生氣是不對的」,長大後即使被欺負也不會表達不滿
- 在職場被同事佔便宜時,明明內心很憤怒,卻只會說「沒關係啦」
- 親密關係中明明被傷害了,應該要保護自己,卻害怕衝突而選擇忍氣吞聲

自己攻擊自己的例子:
- 憂鬱症患者難以向外表達憤怒,轉而自我傷害或不斷自我批評:「都是我錯」
- 有些人習慣性地貶低自己:「我就是個廢物」、「我什麼都做不好」
- 有傷害自己的行為、酗酒或是吸毒也可能和這有關。

▋ 愛和憎惡是共存的

下次看到孩子對最愛的人「發脾氣」時, 記住這可能不是單純的壞行為, 而是他們在學習如何真正去愛。

我們不需要只做「好人」,美麗的玫瑰也需要尖刺保護自己。

健康的人都需要一定程度的攻擊性,不是為了傷害,而是為了保護真實的自己,為了建立真實的關係。

重點整理:

1. 破壞幻想是必經階段:寶寶需要在想像中「攻擊」媽媽,才能建立真實關係
2. 從全能到現實:這是從「我就是世界」到「原來還有別人」的重要轉變
3. 攻擊性也不一定是壞事:適度的攻擊性是健康的。

此文參考 〖 D.W. Winnicott - The Use of an Object and Relating through Identifications (1969) 〗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心火相傳・Hearitage
0會員
4內容數
精神科醫生・心理科普作者 榮格心理分析受訓中 @ ISAPZURICH 分享心理健康與精神分析文章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看這篇好累喔!需要點時間去想想,先節錄最後面的幾段:   「三個鍛鍊愛的途徑或指標 因此,我們要從「自愛」走向「成熟的愛自己」,同樣要有三個要素: (1)內在(主詞與受詞)自我的距離與獨立。我們能不能檢視那種認同父母的愛的方式,它到底是不是真實的愛,以及那個嬰兒自我(有些人稱為內在小孩)的需
Thumbnail
看這篇好累喔!需要點時間去想想,先節錄最後面的幾段:   「三個鍛鍊愛的途徑或指標 因此,我們要從「自愛」走向「成熟的愛自己」,同樣要有三個要素: (1)內在(主詞與受詞)自我的距離與獨立。我們能不能檢視那種認同父母的愛的方式,它到底是不是真實的愛,以及那個嬰兒自我(有些人稱為內在小孩)的需
Thumbnail
研究指出父母的育兒觀念對孩童個性影響並不深遠,不需要做到完美,而是放鬆心情,享受親子關係。超過9個月的孩子應由更專業的育兒人士照顧,或全職母親可以投入照顧一群幼童。父母應尊重孩子,擁有過份的憂慮只是負擔。
Thumbnail
研究指出父母的育兒觀念對孩童個性影響並不深遠,不需要做到完美,而是放鬆心情,享受親子關係。超過9個月的孩子應由更專業的育兒人士照顧,或全職母親可以投入照顧一群幼童。父母應尊重孩子,擁有過份的憂慮只是負擔。
Thumbnail
面對情緒巨嬰症,人們應該如何調整自己的態度來減緩這類事件的發生。 認知對方的狀態,做好邊界的管理以及避開對方的情緒按鈕可以有助於情緒巨嬰症的處理。
Thumbnail
面對情緒巨嬰症,人們應該如何調整自己的態度來減緩這類事件的發生。 認知對方的狀態,做好邊界的管理以及避開對方的情緒按鈕可以有助於情緒巨嬰症的處理。
Thumbnail
愛 是一個抽象概念 即便家人因為我的出生感到快樂 他們並不懂如何去愛
Thumbnail
愛 是一個抽象概念 即便家人因為我的出生感到快樂 他們並不懂如何去愛
Thumbnail
   當兒童正常化,發展好人類傾向,那自然是朝善的方向去發展,擁有足夠的愛及接納,會尋找自身的價值及意義,於是幫助他人及環境的行為就會產生了。成人應用愛及尊重的態度,屏除成見,觀察與幫助孩子發展人類傾向。不求上進的人必是童年時期沒有發展好人類傾向。   照顧者對孩子從小到大的言語,會成為孩子長大後
Thumbnail
   當兒童正常化,發展好人類傾向,那自然是朝善的方向去發展,擁有足夠的愛及接納,會尋找自身的價值及意義,於是幫助他人及環境的行為就會產生了。成人應用愛及尊重的態度,屏除成見,觀察與幫助孩子發展人類傾向。不求上進的人必是童年時期沒有發展好人類傾向。   照顧者對孩子從小到大的言語,會成為孩子長大後
Thumbnail
(禁止轉貼、轉發、抄襲,有任何需求須經過本人同意) 在上了三個月心理學課程與看了課本內容之後,希望小時候父母可以教我的事: 1、嬰兒時期擁有愛與安全感 讓我知道自己是舒適、安全的,在我成長後擁有穩定的內核及自信。 2、培養我的自主意識,學會主動學習 在開始學習的時期陪伴我
Thumbnail
(禁止轉貼、轉發、抄襲,有任何需求須經過本人同意) 在上了三個月心理學課程與看了課本內容之後,希望小時候父母可以教我的事: 1、嬰兒時期擁有愛與安全感 讓我知道自己是舒適、安全的,在我成長後擁有穩定的內核及自信。 2、培養我的自主意識,學會主動學習 在開始學習的時期陪伴我
Thumbnail
《幸福童年的真正秘密》一書探討了童年創傷與戰爭創傷對成年後行為的影響,即使身為專家,但若無自我覺察,同樣遭遇親子衝突。文章總結了愛莉絲的童年背景和馬丁對母親的觀察,父母在面對自己的議題,特別是童年創傷時,對於建立良好親子關係的重要性。最後,強調了面對真實自我,對父母如何處理親子關係有著積極的影響。
Thumbnail
《幸福童年的真正秘密》一書探討了童年創傷與戰爭創傷對成年後行為的影響,即使身為專家,但若無自我覺察,同樣遭遇親子衝突。文章總結了愛莉絲的童年背景和馬丁對母親的觀察,父母在面對自己的議題,特別是童年創傷時,對於建立良好親子關係的重要性。最後,強調了面對真實自我,對父母如何處理親子關係有著積極的影響。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