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紛雜的世界中沉默的我:那些無聲背後,其實有很多話想說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沉默不是什麼都沒有,而是一切都在其中。」
“Silence is not the absence of something, but the presence of everything.”
— 戈登・漢普頓(Gordon Hempton)

我們總是以為,沉默是空白,是退場,是無聲的失聯。
但有些沉默,並不是因為沒什麼好說,而是心裡的話太多,說出來反而成了負擔。

在這個喧囂、即時、講求「即時回應」的時代,沉默的人常被誤解成「冷淡」、「難親近」、「不合群」、「不理解」。
但只有你自己知道,那些話不是你不說,而是你說了太久沒人懂,才漸漸收了起來。

這篇文章,不是要你大聲,而是想陪你,在這樣一個說得太多、卻聽得太少的世界裡,
找回你那安靜但真實的語言。


當世界越喧囂,內心反而越失聲

你會發現,越是資訊爆炸的年代,越是讓人難以說出心裡真正的聲音。
不是因為我們沒什麼好說,而是因為太多話說了也不被理解,甚至容易被放大、誤解、斷章取義。

於是,我們學會節制表達。
從「我想說」到「還是算了」,從「我想分享」變成「忍一下就過了」。

你也許在別人眼裡,是理性又安靜的人;
但沒人知道,你的安靜,不是天然的平靜,而是一種不想再徒勞解釋的疲憊

你的沉默,是你為了留住一點自己,而不再把情緒交給這個快速蒸發情感的世界。
你不是不想說,只是——你不再覺得說得出口的話會被好好接住。

raw-image

我的沉默,其實是一種無聲的吶喊

沉默,是一種保留,也是自我壓縮。

你常常感覺話卡在喉嚨、情緒塞在心口、眼淚含在眼裡。
你不是不想釋放,而是每次試著表達,就會被質疑、被忽視,甚至被簡化成「太敏感了吧?」

所以你學會收起自己。
你練習當一個「好處理的人」,練習凡事不要太有感覺,練習笑著點頭,但心裡早就千瘡百孔。

有時候你躺在床上,明明一整天沒講什麼話,卻覺得好累。
因為你知道,你其實說了很多話——但都只有你自己聽見了。

沉默不是無聲,是壓縮後的心事在找出口;
是你把無力說出口的心情,一層一層藏在安靜裡的方式。


你不是冷漠,只是太久沒人懂得傾聽你安靜的語言

「你都不說,我怎麼知道你在想什麼?」
「你太冷淡了,很難靠近。」

你也許聽過這些話。每一次聽見,都像是一種錯怪。

因為你心裡明明有很多柔軟、有很多想靠近的渴望。
你不是冷,而是你從來都不是大聲的人,你的語言,本來就很安靜。

你用沉默思考,用停頓感受。
你習慣細膩體察,而不是立刻反應;你擅長沉澱,不是冷處理。

只是這個時代太快、太吵、太急,慢的人就容易被當成沒情緒、不在意、難以理解。

可你只是希望,有人能停下來,不急著套用理解,而是真的用心靠近。
哪怕只是一起安靜坐著,不講話,也是一種被懂得的幸福。


在沉默中重新學會聽見自己,而不是逼自己吶喊

我們被教導要表達、要發聲、要積極說出感受。
但很少有人告訴你:其實沉默也是一種表達,它只需要另一種語言去聽懂。

你不一定要大聲說出來,不一定要一五一十地交代自己內心的全部。
有時候,一首音樂、一本書、一場散步、一張筆記,就已經足以讓你與自己靠近。

請允許你沉默。
請相信,那不是封閉,而是在世界吵雜之中,選擇給自己留一點寧靜的空間。

沉默的人,不是無話可說,而是想說的話太重要,不想隨便交出去。

願你在這些沉默裡,漸漸聽見自己真實的聲音。
它也許輕,但很誠懇;它也許慢,但很真實;
它也許不是為了被世界聽見,而是為了讓你自己不再走散。

raw-image

📝 重點整理|沉默,不是空白,而是一種細膩的存在方式

  • 世界越喧囂,內心越容易選擇安靜,不是因為沒感覺,而是疲於回應。
  • 許多沉默背後,藏著未被理解的心事與多次失落後的自我保護。
  • 你不是冷漠,而是說話的語言比較安靜、細膩、緩慢。
  • 表達不一定要用語言,有時候書寫、沈思與陪伴本身就是一種對話。
  • 沉默不是問題,而是讓你重新回到自己、辨識真正聲音的過程。

💌 小提醒

親愛的,你不需要用力說服世界自己很有想法。
你不需要大聲才能被看見,你也不必吶喊來證明情緒的存在。

你的沉默裡,有感受、有智慧、有經歷;
那是一種更深層的表達方式,只是還沒遇見懂得傾聽的人。

但你可以從自己開始,成為那個聽得見自己沉默的人。
願你每天都能給自己一個空間,哪怕什麼也不說,也知道:
你正在安靜地活著,這就已經很好。

如果這篇文字能夠讓你感覺「有一點被聽見」,
那麼——常來看看我,也是一種柔和的陪伴練習🤭

你的安靜世界值得這樣被理解。


歡迎加入我的Discord,有專屬的樹洞空間可以私訊找我聊聊,記得先領取身份組 ~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誠熙聊療
34會員
78內容數
這裡不是教你成為「更好的人」,而是陪你學會:「如何溫柔地擁抱當下的自己」,不再與自己為敵,而是攜手走過每一段起伏,你不需要完美,你只需要記得:「在這裡,你已經夠好了,也一直值得被愛著」--- 分享 情緒療癒 ✧ 與自己和解 ✧ 溫暖陪伴
誠熙聊療的其他內容
2025/08/05
「最深刻的關係,就是你與自己的相處方式。」 “The greatest relationship is the one you have with yourself.” ——黛安娜・馮・佛斯滕西(Diane Von Furstenberg)
Thumbnail
2025/08/05
「最深刻的關係,就是你與自己的相處方式。」 “The greatest relationship is the one you have with yourself.” ——黛安娜・馮・佛斯滕西(Diane Von Furstenberg)
Thumbnail
2025/08/04
“You are not a problem to be solved. You are a person to be loved.” 「你不是一個急著被修好的問題,而是一個值得被好好愛著的人。」 ——艾蜜莉・費里曼( Emily P. Freeman)
Thumbnail
2025/08/04
“You are not a problem to be solved. You are a person to be loved.” 「你不是一個急著被修好的問題,而是一個值得被好好愛著的人。」 ——艾蜜莉・費里曼( Emily P. Freeman)
Thumbnail
2025/08/01
“What you tell yourself every day will either lift you up or tear you down.” 「你每天對自己說的話,要嘛拉你一把,要嘛拖垮你。」——誠熙
Thumbnail
2025/08/01
“What you tell yourself every day will either lift you up or tear you down.” 「你每天對自己說的話,要嘛拉你一把,要嘛拖垮你。」——誠熙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忘了自我介紹。我是一座孤島,還不存在。 但我無所不在,等著浪者行來,等著你來創造。
Thumbnail
忘了自我介紹。我是一座孤島,還不存在。 但我無所不在,等著浪者行來,等著你來創造。
Thumbnail
唯一不會讓人空手而歸的旅程,就是內心的旅程。這旅程不需要行李,也不用出門,只要你願意探索自己的內心。在這裡,你能真正了解自己,發現自己的長處和短處,學會怎麼面對生活中的挑戰。這趟旅程讓我們成長,更懂得包容和理解別人,也幫助我們找到內心的平靜。不管外面的世界如何變化,內心的旅程總能給我們帶來寶貴的智慧
Thumbnail
唯一不會讓人空手而歸的旅程,就是內心的旅程。這旅程不需要行李,也不用出門,只要你願意探索自己的內心。在這裡,你能真正了解自己,發現自己的長處和短處,學會怎麼面對生活中的挑戰。這趟旅程讓我們成長,更懂得包容和理解別人,也幫助我們找到內心的平靜。不管外面的世界如何變化,內心的旅程總能給我們帶來寶貴的智慧
Thumbnail
日常生活的觀察並不是「從無到有」,而是「從有到無」的過程,為什麼是從有到無?因為我們要從既「有」的東西,開啟「無限」的想像,當我們都能夠以這樣的眼光來看待眼前的所見,相信「這裡什麼都沒有」這句話,有一天或許就會轉變為「這裡有著……」,從這樣的起點出發,我們就又更認識自己的土地一些了。
Thumbnail
日常生活的觀察並不是「從無到有」,而是「從有到無」的過程,為什麼是從有到無?因為我們要從既「有」的東西,開啟「無限」的想像,當我們都能夠以這樣的眼光來看待眼前的所見,相信「這裡什麼都沒有」這句話,有一天或許就會轉變為「這裡有著……」,從這樣的起點出發,我們就又更認識自己的土地一些了。
Thumbnail
無論何時何地 我都想自己一個人靜靜的獨處 不管喜怒哀樂 能夠有一個人的空間 有何不可......思考著 現在....過去....未來 走的每一步獨處 都是為了讓自己能夠更加的沉穩理性...... 也要讓自己心更廣闊與平和
Thumbnail
無論何時何地 我都想自己一個人靜靜的獨處 不管喜怒哀樂 能夠有一個人的空間 有何不可......思考著 現在....過去....未來 走的每一步獨處 都是為了讓自己能夠更加的沉穩理性...... 也要讓自己心更廣闊與平和
Thumbnail
我欽佩言叔夏對生活的刻畫,她要談的「沒有」並非指一無所有,而是被眾多事物包圍著的人生,仍有孓然一身的時刻。那種站在對立面的孤寂,凝望著這個世界,於是精巧的寫出了那些難以被注意到的角落與情緒
Thumbnail
我欽佩言叔夏對生活的刻畫,她要談的「沒有」並非指一無所有,而是被眾多事物包圍著的人生,仍有孓然一身的時刻。那種站在對立面的孤寂,凝望著這個世界,於是精巧的寫出了那些難以被注意到的角落與情緒
Thumbnail
這是一個沒有邊境的世界,路途上只有一種聲音:「孤寂」。 我無需分辨實相、無相,因為,在我的宇宙裡都是相通的。 從暗黑到黑暗,那個初始,像個定音鼓,永遠發著同樣頻率的聲響~OM,通過靜謐的捷徑,我選擇來到這顆藍色的星球。 我赤裸地站在是出口,亦是入口的地方。 一位工匠,正忙著塑刻著地標:《地獄
Thumbnail
這是一個沒有邊境的世界,路途上只有一種聲音:「孤寂」。 我無需分辨實相、無相,因為,在我的宇宙裡都是相通的。 從暗黑到黑暗,那個初始,像個定音鼓,永遠發著同樣頻率的聲響~OM,通過靜謐的捷徑,我選擇來到這顆藍色的星球。 我赤裸地站在是出口,亦是入口的地方。 一位工匠,正忙著塑刻著地標:《地獄
Thumbnail
有人說,想要了解一座城市,要看它風和日麗時,也要看它疾風災難時,人與人之間的關懷在不在,被一些圍堵偏僻的角落,是否還有逆行的身影。 這世界上從來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這些凡人英雄破防了每一顆柔軟的心,每一份善行善念就像是對著山谷喊話的聲音,喊的人多了,整座山谷就會充滿愛的迴響。
Thumbnail
有人說,想要了解一座城市,要看它風和日麗時,也要看它疾風災難時,人與人之間的關懷在不在,被一些圍堵偏僻的角落,是否還有逆行的身影。 這世界上從來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這些凡人英雄破防了每一顆柔軟的心,每一份善行善念就像是對著山谷喊話的聲音,喊的人多了,整座山谷就會充滿愛的迴響。
Thumbnail
有些人的世界,被言語填塞的無有縫隙。 有些人,則是留白。 留白,方有餘韻~ 平山先生的完美日常事就是認真地面對當下,這個當下,有時有音樂相伴,有時是閱讀時光,也有時只是抬頭望望天空、看看樹梢搖曳的光影,在喧囂的城市裡,享有留白的片刻。
Thumbnail
有些人的世界,被言語填塞的無有縫隙。 有些人,則是留白。 留白,方有餘韻~ 平山先生的完美日常事就是認真地面對當下,這個當下,有時有音樂相伴,有時是閱讀時光,也有時只是抬頭望望天空、看看樹梢搖曳的光影,在喧囂的城市裡,享有留白的片刻。
Thumbnail
在任何時候,什麼都沒發生,同時什麼都在發生。 英國《衛報》Peter Bradshaw
Thumbnail
在任何時候,什麼都沒發生,同時什麼都在發生。 英國《衛報》Peter Bradshaw
Thumbnail
非黑即白的內容會給人安定跟確定感,但真實世界卻常常是在灰色地帶。 人生很難,世界很大。 真實是每件事都有它自己的邏輯跟道理,而能貫穿整體的真理又不能用表層的事理去理解。當你建立了一個對事情完整而且沒有邏輯漏洞的認知,如果你是一個會一直求進步跟成長的人的話,你就會繼續經歷能夠打破這一切認知的體
Thumbnail
非黑即白的內容會給人安定跟確定感,但真實世界卻常常是在灰色地帶。 人生很難,世界很大。 真實是每件事都有它自己的邏輯跟道理,而能貫穿整體的真理又不能用表層的事理去理解。當你建立了一個對事情完整而且沒有邏輯漏洞的認知,如果你是一個會一直求進步跟成長的人的話,你就會繼續經歷能夠打破這一切認知的體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