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竟是內向的HSP?--生存指南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從懷疑自己,到學會好好照顧自己

一、我不是有問題,我只是高敏感

很多年前,我經常羨慕那些在人群中侃侃而談、光芒四射的人,

那些樂於社交、呼朋引伴不疲倦的朋友總讓我吃驚-- 我每次參加聚會,都是微笑、點頭、努力互動, 回家卻精疲力竭,甚至整夜失眠。

我懷疑自己是不是生病了?

為什麼我不喜歡人群?為什麼我沒有天生的好人緣?

直到我接觸到高敏感族群(HSP, Highly Sensitive Person)這個名詞,

才終於明白:這一切,跟努力與否無關, 而是我天生就是一個內向型的高敏感人



二、我們與眾不同的感知系統

HSP 是心理學家艾融博士(Elaine N. Aron)提出的理論,

她指出每五人中就有一人具備高敏感特質,其中約七成是內向者。 我們的五感系統更細緻,對外界刺激反應更深刻,這包括:

  • 容易被聲音、光線、味道、溫度影響情緒
  • 在擁擠或混亂的空間中焦躁不安
  • 為別人的一句話思索好幾天
  • 情緒容易被新聞、電影或他人經歷強烈觸動
  • 同理心強,卻常被誤解為「太玻璃心」

我們很難在變動快、節奏亂的環境中維持平衡,

也經常在社交場合中用光所有能量, 別人看來的平常互動,對我們卻像是一場馬拉松。

三、不是孤僻,而是修復

我們不是討厭人,而是太敏感、太在意他人的情緒與反應,

導致我們在面對面互動時無法放鬆。 因此,獨處對我們不是逃避,而是修復。

我曾經在一場熱鬧聚會中看起來興致高昂,談笑風生,但回家之後腦中像放投影機,閃過整晚的對話與畫面, 一夜輾轉,怎樣也睡不著。

而在陌生環境裡,我總是待在角落裡沉默著。 我們不是不合群,而是腦中「內建劇場」太強大, 總在擔心自己的言行不恰當 ,會造成誤解或尷尬。

四、我們需要一點空間與秩序

很多人喜歡隨性生活,說走就走、說改就改;

但對高敏人來說,日常的「預測感」與「秩序感」是心理安定劑。

行程臨時改變或取消、空間太亂、光線太強、氣味太刺鼻…種種原因造成我們焦慮、心浮氣躁。 這不是任性,而是神經系統真正無法負荷。

我為自己打造了一個只屬於我的小空間:

raw-image


柔和的燈光、喜歡的窗簾、香氣與畫作。 這個角落讓我喘息,也讓我「神經放鬆」。

此外,很多 HSP 對電磁波、化學氣味、吵雜聲音也異常敏感,

所以我們常需要耳機、香氛、遮光窗簾等來進行「覆蓋法隔離」。


五、愛自己的八個方式

隨著越來越了解自己,我也整理出幾個對我很有幫助的做法:

1. 維持自己的步調,避免過勞

隨時注意自己的情緒及感覺。適度地從氾濫的資訊中抽身--別追新聞,關掉手機,放空自己才能回復能量。。

2. 使用「覆蓋法」阻擋刺激

戴耳機聽音樂、用窗簾阻隔光線、香氛來遮蔽惱人氣味…由於 HSP感官敏銳,更要遠離化學物質及電磁波,以自我保護。

3. 避免處於劣質環境

HSP 很容易被外在條件逼瘋,別委屈自己在讓人窒息的空間裡。

4. 保持「行動感」

即使只是煮一頓飯、整理房間,做點什麼,比什麼都不做好。避免讓自己陷入「我太廢了」的自我貶抑當中。

閱讀及書寫 、外出放風、喝杯咖啡,行善或捐獻等,也都能有效提振心情。

5. 設限與拒絕

不是所有邀約都要答應,不是所有請託都該承接。學會拒絕別人。不要害怕衝突而自我委屈。甚至無需跟別人解釋理由,將自己的感受擺在最前面。

6. 對自己說正面的話

「我只是與眾不同,不是不正常。」

「我不孤僻,我只是需要時間和空間。」等等

HSP很多焦慮是來自對自己的高標準—因此,用鼓勵自己的話語代替憂慮的想法。必要時向外求援。

7. 選擇適合的工作方式

明確邊界、有意義的投入,會讓 HSP 找到自己的節奏,至於自己適合何種工作,因人而異,最大的重點在於「喜不喜歡?」,畢竟「興趣是最大的天賦」。

8. 聚會前預做準備

HSP很有自己的魅力,如果事先想好話題,設定離開時間,坦白自己的需求,也是一種成熟。


結語:我不需要假裝成別人,追隨自己的心吧!

曾經我覺得自己是多餘的、慢半拍的、難搞的。

現在卻很喜歡自己的高敏特質。它讓我更細膩的感受世界,理解人心,也才能在這裡寫下字字句句。找到做自己的路,才能活出屬於自己的自由生活。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靜水流金.靜靜說生活
14會員
107內容數
三十年朝九晚五,換一杯茶的靜好時光。 喜歡散步、閱讀、慢慢過日子,也喜歡透過文字,與世界輕輕連結。 紀錄生活的暖意及細瑣,在歲月中尋找平靜與力量。 我是一位療癒型創作者,偶爾也請 AI 協助整理語句、生成插圖、或釐清思緒, 但故事與靈感,來自生活,也來自心。 如果你在這裡找到一點點安慰、一點點希望,那就是我存在的意義。
2025/07/14
美國知名喜劇演員金凱瑞,有著動人的人生故事。 他原是一個貼心的孩子。小時候,母親長年臥病在床,他發現自己做鬼臉能讓媽媽笑出聲。從那以後,他便不斷表演、逗笑,只為了讓媽媽暫時忘記病痛。
Thumbnail
2025/07/14
美國知名喜劇演員金凱瑞,有著動人的人生故事。 他原是一個貼心的孩子。小時候,母親長年臥病在床,他發現自己做鬼臉能讓媽媽笑出聲。從那以後,他便不斷表演、逗笑,只為了讓媽媽暫時忘記病痛。
Thumbnail
2025/06/24
林尚文(化名)是一位公務員,五十歲出頭,戴著一副老花眼鏡,一生都在市政單位服務,工作穩定,性格內斂。 他有個兒子,叫林哲宇(化名),自小聰明,卻始終與父親不親。哲宇從小到大都覺得父親嚴肅冷漠,不太說話,永遠只問功課、不問心情。家裡像一個安靜的箱子,沒有愛的語言,只有責任感。 後來哲宇出國唸書,
Thumbnail
2025/06/24
林尚文(化名)是一位公務員,五十歲出頭,戴著一副老花眼鏡,一生都在市政單位服務,工作穩定,性格內斂。 他有個兒子,叫林哲宇(化名),自小聰明,卻始終與父親不親。哲宇從小到大都覺得父親嚴肅冷漠,不太說話,永遠只問功課、不問心情。家裡像一個安靜的箱子,沒有愛的語言,只有責任感。 後來哲宇出國唸書,
Thumbnail
2025/06/23
那日看到網紅作家黃大米女士分享一段關於她騎摩托車時,不小心擋住社區去路,保全人員原本要強勢驅趕,因為她及時很誠懇的說了「對不起」,保全大哥反而自覺不好意思,態度180度大轉變而對她客客氣氣。 這讓我想起多年前在辦公室發生的一幕 -------- 那年我在辦公室當總務,某天有份傳真文件從上級
Thumbnail
2025/06/23
那日看到網紅作家黃大米女士分享一段關於她騎摩托車時,不小心擋住社區去路,保全人員原本要強勢驅趕,因為她及時很誠懇的說了「對不起」,保全大哥反而自覺不好意思,態度180度大轉變而對她客客氣氣。 這讓我想起多年前在辦公室發生的一幕 -------- 那年我在辦公室當總務,某天有份傳真文件從上級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我分享了我從小到大對於自己高敏感性格的困擾和困惑,以及透過一本書的認識,我重新認識自己並接受自己的高敏感特質。我列舉了我對於高敏感的五個思考方式,並且希望能夠啟發其他高敏感族群的人,讓他們也能認同自己獨特的特質。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我分享了我從小到大對於自己高敏感性格的困擾和困惑,以及透過一本書的認識,我重新認識自己並接受自己的高敏感特質。我列舉了我對於高敏感的五個思考方式,並且希望能夠啟發其他高敏感族群的人,讓他們也能認同自己獨特的特質。
Thumbnail
自卑敏感、內耗、以及厭棄現狀、過度在意他人看法,這說的是你嗎?
Thumbnail
自卑敏感、內耗、以及厭棄現狀、過度在意他人看法,這說的是你嗎?
Thumbnail
瞭解自己的特質對管理情感是關鍵。本文介紹了高敏感族群的特徵及相處建議,並分享了管理情感和提升自我肯定感的方法。透過此書瞭解高敏感特質,並採取適當的方法來管理,能幫助高敏感的人更好地應對日常生活中的挑戰。
Thumbnail
瞭解自己的特質對管理情感是關鍵。本文介紹了高敏感族群的特徵及相處建議,並分享了管理情感和提升自我肯定感的方法。透過此書瞭解高敏感特質,並採取適當的方法來管理,能幫助高敏感的人更好地應對日常生活中的挑戰。
Thumbnail
有些高敏感者"很容易被誤會"總是往負面的方向走, 但其實只是因為特別的"共感力", 明明不是自己的情緒,卻彷彿是自己親身經歷般而產生"同理心", 高敏感者很輕易能同理他人,卻無人能同理自己, 這其實會讓高敏感者時常陷入一種"孤獨感"。
Thumbnail
有些高敏感者"很容易被誤會"總是往負面的方向走, 但其實只是因為特別的"共感力", 明明不是自己的情緒,卻彷彿是自己親身經歷般而產生"同理心", 高敏感者很輕易能同理他人,卻無人能同理自己, 這其實會讓高敏感者時常陷入一種"孤獨感"。
Thumbnail
與眾不同的內在力量,與眾不同是值得驕傲的事。
Thumbnail
與眾不同的內在力量,與眾不同是值得驕傲的事。
Thumbnail
常與大部分的社會意見分歧,不自覺會認為"自己是否符合?" 在"自問自答"的過程裡,被情緒擱淺了,動彈不得, 其實只是因為我把"重心"放錯了... 我需要輪流讓"不同情緒面向的自己"釋放出來, 用"好奇心"去看待自己。
Thumbnail
常與大部分的社會意見分歧,不自覺會認為"自己是否符合?" 在"自問自答"的過程裡,被情緒擱淺了,動彈不得, 其實只是因為我把"重心"放錯了... 我需要輪流讓"不同情緒面向的自己"釋放出來, 用"好奇心"去看待自己。
Thumbnail
你曾經因為他人的一句話而感到自己被對方貶低嗎? 或是你總是亟欲證明自己比其他人更值得被讚賞而感到疲累呢? 人之所以容易感到煩惱與痛苦,多半都是因為比較心態作祟,雖然說適當的競爭有益於整體社會的進步,但過度在意與他人之間的地位高低卻容易陷入無止盡的情緒黑洞。 首位提出「高敏感」概
Thumbnail
你曾經因為他人的一句話而感到自己被對方貶低嗎? 或是你總是亟欲證明自己比其他人更值得被讚賞而感到疲累呢? 人之所以容易感到煩惱與痛苦,多半都是因為比較心態作祟,雖然說適當的競爭有益於整體社會的進步,但過度在意與他人之間的地位高低卻容易陷入無止盡的情緒黑洞。 首位提出「高敏感」概
Thumbnail
我是 內向者, "內心"卻擁有許多複雜又細膩的感受, 時常被貼上怪異、孤僻等標籤, 我的高敏感旅程展開一段"探尋自我的人生", 做「自己認為」對的事,「沒有」奇怪與不奇怪, 「跟你不一樣」就叫做奇怪,難道我不能是「我自己」嗎~ 高敏感的我,並不代表我是不好的存在, “你只是不夠認識我而已”。
Thumbnail
我是 內向者, "內心"卻擁有許多複雜又細膩的感受, 時常被貼上怪異、孤僻等標籤, 我的高敏感旅程展開一段"探尋自我的人生", 做「自己認為」對的事,「沒有」奇怪與不奇怪, 「跟你不一樣」就叫做奇怪,難道我不能是「我自己」嗎~ 高敏感的我,並不代表我是不好的存在, “你只是不夠認識我而已”。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