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潛意識,像劇中的反派一樣難改?》你知道潛意識的運作關鍵嗎?
你平常會看劇嗎?看劇的時候,看到反派角色,是否總是不自覺得入戲,對於反派角色的壞,氣在心裡又罵在嘴裡,但卻還是無計可施,只能被動地接受劇情安排?
看到這裡,你有沒有發現,我們每個人的潛意識,有時候就像戲劇裡的反派角色,總是悄悄地使壞、製造亂象,讓主角(也就是你)很難輕鬆過日子。
我們看戲時常常氣得牙癢癢,卻又無能為力,因為反派往往會活到最後一集才被收拾。
而在真實人生中,當你決定改變——變得更健康、更富有、更自在——潛意識就像這個反派,會在你不注意時,把你拉回熟悉的舊習慣。
等你回過神來,可能會對自己很失望,甚至懷疑:「我是不是根本沒辦法改變?」
●為什麼潛意識像反派一樣難改?
1. 角色設定的慣性
戲劇中如果反派突然變好,觀眾不會立刻相信,反而會等著看他「什麼時候露出真面目」。
潛意識也是一樣:它被「你是怎樣的人」這個設定訓練了太久,所以就算行為改變,它還是預期你會演回舊角色。
2. 舊模式的保護機制
潛意識的任務是維持穩定感。
任何新行為對它來說都是風險,所以它會用情緒(焦慮、懷疑、拖延)把你拉回安全的老路。
3. 相信改變,才會穩定改變
很多人努力行動,卻沒有同步更新「我是誰」的自我認同。
就像演員換了台詞,但觀眾(自己)還是拿著舊劇本看戲,於是改變無法持久。
●如何不讓「潛意識反派」搶回劇情主導權?
1. 重寫角色設定
不只是想「變成」某種人,而是直接用「我本來就是」的方式來定義自己。
❌ 舊說法:「我想成為有錢的人。」
✅ 新說法:「我本來就是一個能讓金錢自然流入的人。」
小練習:每天早上起床,先用一句「我是 ________」來提醒自己新的角色,例如「我是健康且充滿活力的人」。
2. 從小勝利開始,建立新劇情的可信度
反派突然變好很難讓觀眾相信,所以要用一連串「小轉變」累積證據。
先設定極小、容易完成的行動(每天設定好鬧鐘定時喝一杯水、每天記錄一筆收入來源)
讓潛意識覺得:「這個新角色也沒那麼可怕,還不錯。」
3. 情緒來襲時,溫柔對話
當舊模式想把你拉回去時,不要用批評,而是用理解去安撫它:
「我知道你是想保護我,但我們現在有更安全、更快樂的方式。」
這能降低潛意識的防衛感,讓它願意嘗試新路線。
4. 在當下就演新劇本
不要等「完全改變後」才行動,而是每一次選擇都用新身份去做。
想成為有自信的人?今天回覆訊息時,就用自信的語氣。
想變健康?今天買菜時,就用健康人的眼光挑選讓身體更輕鬆的食材吧!
●總結
改變不是打敗潛意識,而是更新它的劇本,讓它演你想要的角色。
當你不只是努力行動,還打從心底相信自己就是新的角色,那個「反派」會慢慢退場,甚至成為幫你鋪好舞台的助攻角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