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孩子的心理學|第五課:大腦怎麼工作?左右腦分工、前中後腦功能一次搞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大家好,歡迎來到《給孩子的心理學》!上次我們學到,不同的文化,對於「自我」有著非常不一樣的概念。可是,畢竟我們同樣都是人,在這麼多「不同」的背後,大家其實還是有很多相同的地方喔!今天,就讓我們來認識一下,每個人都有的這顆大腦,到底是怎麼工作的吧!

給孩子的心理學|第五課:大腦怎麼工作?左右腦分工、前中後腦功能一次搞懂

給孩子的心理學|第五課:大腦怎麼工作?左右腦分工、前中後腦功能一次搞懂

你可能聽過這個說法:「左腦負責邏輯,右腦負責創意。」雖然這種分類有一點簡化,但它其實來自一個有趣的事實:我們的大腦真的分成左右兩個半球,而且這兩邊的確有一點不同的「專長」喔!

  • 一般來說,左腦擅長處理語言、邏輯、數字、分析;
  • 右腦則比較偏向圖像、空間感、藝術、情緒與整體理解。

這兩邊的大腦,不是各做各的,而是會互相合作。連接左右半球的,是一條叫做胼胝體corpus callosum)的神經橋樑,像高速公路一樣,讓訊息快速來回傳遞。就像兩間分工不同的工作室中間有一條通道,左腦和右腦才能攜手完成每一件事情!

現在,我們就來看看,除了左右分工之外,大腦的不同區塊(像是前腦、中腦、後腦)又分別負責哪些任務吧!

🧠 前腦

顧名思義,前腦位在頭的前半部。其中,一個很重要的部分是「大腦皮質(cerebral cortex)」。它就像一個大型轉運站,把各種感覺訊息統整在一起;另外也負責身體的動作和協調,還有思考一些抽象的問題,像是數學題目等等。

除了大腦皮質,前腦中還有一群叫做「皮質下結構」的部分,包含視丘(thalamus)下視丘(hyperthalamus)邊緣系統(limbic system)等,我們來認識一下。

  • 視丘:負責把眼睛看到、耳朵聽到以及身體感覺到的訊息,傳送到大腦的「初級感覺皮質」,,讓大腦進一步分析。
  • 下視丘:位於視丘下方,掌管很多基本的生理需求,像是飢餓感、維持正常心跳與體溫等。
  • 邊緣系統:前面說的「求生存」的基本需求,會再由位於腦幹邊緣的「邊緣系統」進一步調節,其中,兩個很重要的結構是「海馬(hippocampus)」和「杏仁核(amygdala)」,都和記憶有關。除了記憶之外,杏仁核還和恐懼、生氣有關喔。
💡 小補充:前腦的「大腦皮質」還可以分成幾個不同的區域。在我們的左右大腦半球中,每一邊又可以分成四個「葉」,就像是一樓裡面的客廳、廚房、浴室一樣,各有不同的功能:
  • 額葉(frontal lobe):掌管可以靠意識控制的行動,所以也和計畫、思考、決策有關。
  • 頂葉(parietal lobe):處理身體的感覺,以及視聽訊息的位置,也就是空間方面的訊息。
  • 顳葉(temporal lobe):處理視聽訊息的內容,也和語言理解、記憶有關。
  • 枕葉(occipital lobe):專門處理眼睛看到的東西,將訊息分析、整合。

這些區域就像大腦的「部門」,每個都有不同的專長,也會一起合作完成任務。

🧠 中腦

這部分佔的空間比較小一點,但它有重要的「訊號轉接」功能。中腦主要包括接收視覺聽覺訊息的上丘核與下丘核,此外還有所謂的「黑質體(substantial nigra)」和「紅核(red nucleus)」,都和身體的動作有關。這些區域如果出了問題,可能會導致像帕金森氏症這類的運動障礙。

🧠 後腦

感受一下你的背,那個讓你站或坐得直挺挺的東西,就是脊椎。而我們的後腦,就在脊椎頂端。別小看這部分,它可是和我們的生命息息相關喔!

例如,脊椎上方的延腦(medulla) 負責自動化的生命功能,像是我們的呼吸、心跳,吞嚥等等。我們之所以沒辦法靠意識控制這些功能,是因為它們太重要了!如果你還要提醒自己才會記得呼吸,那多可怕!或者如果你的手碰到火,還要「想一想」才知道要把手收回來,肯定早就被燒傷、甚至變成野獸的下手的目標啦!

此外,後腦還包括小腦,幫助我們維持平衡、做出協調動作,也參與注意力、語言等高階功能。像是走路、寫字這些「不用仔細想」就會做的動作,很多都是小腦在幫忙喔!

小結

今天,我們初步認識了大腦的基本構造:從左右半球的分工合作,到前腦、中腦、後腦各司其職的任務。這些神奇的區域就像我們一樣,每天都在辛苦工作,讓我們能夠呼吸、感覺、思考、記得昨天吃了什麼,甚至夢想未來想做什麼。

那麼,大腦這麼厲害,它是怎麼和我們的身體其他部分溝通的呢? 下一次,我們將會進一步介紹「神經系統」是怎麼把訊息從大腦傳送到全身,又是怎麼幫助我們快速做出反應的吧!給孩子的心理學,我們下次見!


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有幫助,

或是對小芝女其他心理學觀察英文學習好書閱讀歐洲旅行美食日常等內容有興趣,

歡迎隨喜打賞,或者訂閱、請我喝杯咖啡☕️

您的支持,是我持續創作的動力,感謝您!🥰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小芝女看天下
172會員
213內容數
📖旅行 X 生活省思 X 心理學 X 翻譯思考 💡生命是一場旅行,這裡將分享我的旅行攻略、生活省思、文化觀察,以及心理學與生活的連結。 💡此外,身為外文系+教育學程出身,不能少了英語學習、翻譯與托福準備攻略!希望能滿足大家不同的喜好喔! 🩵相逢即是有緣,謝謝你聽我的故事。
小芝女看天下的其他內容
2025/08/06
不同國家,爸媽對小孩的期望不同,自然會影響孩子的依附關係與對「我是誰」的認識。本文介紹 Kitayama 和 Markus 提出的「相依我 vs. 獨立我」理論,並用德國、日本的例子,帶你理解文化如何滲入我們的日常行為與價值觀。想知道你是「相依我」還是「獨立我」?來看看你會怎麼解釋別人的行為吧!
Thumbnail
2025/08/06
不同國家,爸媽對小孩的期望不同,自然會影響孩子的依附關係與對「我是誰」的認識。本文介紹 Kitayama 和 Markus 提出的「相依我 vs. 獨立我」理論,並用德國、日本的例子,帶你理解文化如何滲入我們的日常行為與價值觀。想知道你是「相依我」還是「獨立我」?來看看你會怎麼解釋別人的行為吧!
Thumbnail
2025/07/30
上次的「人生關卡冒險」談完艾瑞克森,我們知道自我是慢慢成長出來的。不過,還有一種說法認為,「我」不是靠自己長大的,而是在我們和別人相處的過程中,一點一滴地形成的。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客體關係論」與「依附理論」,一起了解孩子如何在關係中建立「我」的吧!
Thumbnail
2025/07/30
上次的「人生關卡冒險」談完艾瑞克森,我們知道自我是慢慢成長出來的。不過,還有一種說法認為,「我」不是靠自己長大的,而是在我們和別人相處的過程中,一點一滴地形成的。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客體關係論」與「依附理論」,一起了解孩子如何在關係中建立「我」的吧!
Thumbnail
2025/07/23
歡迎來到《給孩子的心理學》第二課!我們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意識到「我」的概念呢?其實,自我概念要到18個月大才會出現!本篇將介紹艾瑞克森的「社會心理發展論」,從嬰兒期到老年期的八個階段,一步步建立自我認同。每個階段的挑戰,都是成長的機會。這不只是了解「我是誰」的起點,更是一場勇敢面對人生課題的冒險。
Thumbnail
2025/07/23
歡迎來到《給孩子的心理學》第二課!我們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意識到「我」的概念呢?其實,自我概念要到18個月大才會出現!本篇將介紹艾瑞克森的「社會心理發展論」,從嬰兒期到老年期的八個階段,一步步建立自我認同。每個階段的挑戰,都是成長的機會。這不只是了解「我是誰」的起點,更是一場勇敢面對人生課題的冒險。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從大腦神經結構上的不同,來看男女性別帶來的天生差異。作者從科學以及教育觀點,探討男女孩在學習型態和情緒表達方式上的差異,提出男女分班上課的好處,並提供了一些教養孩子的方法。
Thumbnail
從大腦神經結構上的不同,來看男女性別帶來的天生差異。作者從科學以及教育觀點,探討男女孩在學習型態和情緒表達方式上的差異,提出男女分班上課的好處,並提供了一些教養孩子的方法。
Thumbnail
其實每個人的每時每刻都在學習,學習著知識、觀念、技能…,也學習著怎麼在生活中讓自己過的開心愉快…
Thumbnail
其實每個人的每時每刻都在學習,學習著知識、觀念、技能…,也學習著怎麼在生活中讓自己過的開心愉快…
Thumbnail
當下一次看到玩具時,就會從大腦皮質裡提取上次對於”玩”這個主題的概念的相關感受、情緒、記憶…,重新再次經驗、感受、記憶…,進而形成一個循環的記憶迴圈以及正向經驗
Thumbnail
當下一次看到玩具時,就會從大腦皮質裡提取上次對於”玩”這個主題的概念的相關感受、情緒、記憶…,重新再次經驗、感受、記憶…,進而形成一個循環的記憶迴圈以及正向經驗
Thumbnail
探索人類六種基本情緒:快樂、驚訝、恐懼、厭惡、憤怒和悲傷。文章深入探討每種情緒的細微差別,並以輔導教學的角度,說明在團體輔導中,如何觀察學生的情緒,以及如何透過分組活動,促進性別多元的觀點交流,避免團體迷思。
Thumbnail
探索人類六種基本情緒:快樂、驚訝、恐懼、厭惡、憤怒和悲傷。文章深入探討每種情緒的細微差別,並以輔導教學的角度,說明在團體輔導中,如何觀察學生的情緒,以及如何透過分組活動,促進性別多元的觀點交流,避免團體迷思。
Thumbnail
當人在成長的過程中,記憶會持續修正,同時也會影響思維模式。如何確認記憶的正確性與完整性是一個重要的主題。思考與記憶對於人的生活和挑戰都有深遠的影響。持續從好的經驗中學習,有助於積極的思維面對生活中的挑戰。
Thumbnail
當人在成長的過程中,記憶會持續修正,同時也會影響思維模式。如何確認記憶的正確性與完整性是一個重要的主題。思考與記憶對於人的生活和挑戰都有深遠的影響。持續從好的經驗中學習,有助於積極的思維面對生活中的挑戰。
Thumbnail
三位一體的腦 今天要來點科學哦 ! 孩子是噴火龍嗎? 不受教嗎? 常把自己的話當耳邊風嗎? 其實是有原因的,別怪孩子,因為人的腦就是這樣設計的啦 !
Thumbnail
三位一體的腦 今天要來點科學哦 ! 孩子是噴火龍嗎? 不受教嗎? 常把自己的話當耳邊風嗎? 其實是有原因的,別怪孩子,因為人的腦就是這樣設計的啦 !
Thumbnail
今天想跟大家聊聊:身為父母,我們可以有不同的選擇。
Thumbnail
今天想跟大家聊聊:身為父母,我們可以有不同的選擇。
Thumbnail
第四章 我們對心理治療的客觀知識與主觀知識 P.69 .P.70 客觀的知識   在這次演講的第一部分,我想把我們所知道的一些催化心理成長的條件,以及心理成長的歷程和特徵,先作個概述。我要先說明一下,我說我要概述我們所「知道」的,那究竟是什麼意思?我的意思是指:我所說的將只限於我們已經握有客
Thumbnail
第四章 我們對心理治療的客觀知識與主觀知識 P.69 .P.70 客觀的知識   在這次演講的第一部分,我想把我們所知道的一些催化心理成長的條件,以及心理成長的歷程和特徵,先作個概述。我要先說明一下,我說我要概述我們所「知道」的,那究竟是什麼意思?我的意思是指:我所說的將只限於我們已經握有客
Thumbnail
文字世界,需要透過腦袋分析、轉譯各種修辭,搭配字典,結合生活經驗,想像出作者想傳達的意涵(費力,完美,深入思考)。從圖像到文字,我們增強腦力了!
Thumbnail
文字世界,需要透過腦袋分析、轉譯各種修辭,搭配字典,結合生活經驗,想像出作者想傳達的意涵(費力,完美,深入思考)。從圖像到文字,我們增強腦力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