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許久沒去拜訪的長輩,前幾天突然傳來一個貼圖問候。
看著螢幕上的訊息,我心裡浮現一個念頭:啊,好久沒去看他了。 也想起,以前常常趁著過年去他家拜訪,坐在客廳裡喝茶、聊聊家常。雖然只是短短一個下午,卻總覺得那是一種「還記得彼此」的連結。
怕麻煩人家,才漸漸走散的關係以前過年的時候,我們家會特別去拜訪幾位外縣市不常見面的長輩。
坐在他們家的客廳,喝著茶,聽著他們聊家常,有時候帶一點小禮物。雖然舟車勞頓,來回要花好幾個小時,也怕耽誤他們休息,但心裡知道,那是一種彼此的掛念。
後來,先生說:「過年去會打擾,太麻煩了。帶著孩子去,還怕人家覺得是在要紅包。」
於是,我們漸漸不去了。
可是我總覺得,長輩們其實是喜歡孩子的。看著他們一年一年長大,從懵懂到懂事,對他們來說應該是一種喜悅吧。
那些短短的相聚,會讓彼此的感情更深厚。
少了一次次的「打擾」,聯絡也就越來越少。
感情,很多時候不是斷在什麼大事上,而是慢慢消失在一次次「不好意思去麻煩人」的省略裡。
這種情況,不只發生在家人身上,朋友之間也常常如此。
想約她吃飯,卻心想:「她最近應該很忙,不要打擾她好了。」
路過她家附近,想著順道拜訪,卻退縮:「突然出現會不會讓她覺得麻煩?」 最後,見面的次數越來越少,從常常聊天,到偶爾訊息,最後只剩下一句「生日快樂」的貼圖。
我們以為這樣是體貼。
怕麻煩別人,怕打擾人家,好像是顧慮對方的生活。 但有時候,朋友不是不需要你,而是等著你給她一個「出現的理由」。
很多溫暖的關係,正是靠著一點點「麻煩對方」堆疊起來的。
陪伴、探望、邀約,這些看似麻煩的小事,正是讓感情更深的養分。
當我們把體貼理解成「不要打擾」,其實也可能在無形中,把彼此推得越來越遠。
或許,下次就勇敢去「麻煩」一下吧。
因為,有些人,你不去,他就真的老了; 有些朋友,你不找,她就真的以為你忘記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