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精選

完美主義、理想主義,還有那個一直覺得「我不夠好」的自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Podcast 安納 EP36|完美主義、理想主義,還有那個一直覺得「我不夠好」的自己[各平台連結]

🧠 引發我思考的麵包屑

我常常會有一種感覺,就是「我不夠好」、「我還可以再更好」。這個聲音,好像一直都在。
布蘭達與維尼留言提到《腦筋急轉彎2》就是在演這個(我還沒看過)。然後,我突然聯想到禪師Adyashanti 講的:其實小我本來就不可能完美

🌿 「我不夠好」是怎麼來的?

心理學家會說,那些「我應該要怎樣」、「這樣才夠好」的標準,好像從小就慢慢被灌進來了。可能是爸媽、老師、社會、甚至我們自己對自己的要求。這些期待變成了一個聲音,住在我們腦子裡。
而我們的小我,會一直想「符合那個標準」,來換取愛、肯定、歸屬感。

雖然我們知道這是從哪來的,但知道≠解決。就算我懂了,完美主義還是會出來搗亂。

收聽 Podcast

🌿那個「不夠好」的聲音,從哪裡冒出來?

我後來開始觀察,這個「我不夠好」不是單純的情緒,它比較像是一種很深的分離感。
我們好像被從某個「完整」的地方切開了,然後從那一刻開始,小我就開始找:我要怎麼樣才能變得夠好、值得被愛、被接納。

我自己在讀奧修的書時,看到一段話我超有感——他說「當你是整體的一部分時,你根本不需要完美。」
我們本來就是海洋的一部分,但小我卻一直想當一朵完美的浪花。 然後一旦那朵浪花不夠漂亮,它就會開始懷疑自己存不存在的價值。


🌿我覺得很棒的比喻

  • 鞋子合腳→忘記腳的存在,不合腳→你會一直在意腳

當生活一切順利的時候,我們其實不太會感覺到「我」的存在,小我很安靜,甚至背景音都稱不上。
但當人生出現不順、混亂、不舒服——不論是失敗、情緒低落、關係卡關,小我就會馬上跳出來搶麥克風。
它會開始檢討、懷疑、焦慮,覺得「是不是我不夠好?是不是我搞砸了?」
就像穿到一雙超級磨腳的鞋,那時候你不只會記得你有腳,你會整個人都變成那隻腳。

🌿那種渴望,其實在說什麼?

我問了自己:「如果我不完美會怎樣?」我的直覺反應是:「我會怕不被愛、不被接納。」

然後華泡泡說,這些怕,其實來自我們抓住了一個愛的影子——我們想被愛、想被接納,想證明自己是值得的,但那其實是一個想像,是我們頭腦創造出來的倒影。
就像湖面倒映的月亮一樣,看起來很真,但你永遠碰不到。

我突然明白了:
不是愛讓我焦慮,是我想抓住那個「像是愛」的東西,抓不到,就開始怕。

真正的愛,是源頭,是我們本來的樣子。那個怕,其實只是來自我們誤認了影子,以為那就是全部。

🌿覺醒以後,我發現「秩序感」只是幻覺

我一直以為自己是一個很需要秩序跟穩定感的人,但當我進入覺醒狀態的時候,我反而發現一件事:秩序感是我想出來的幻覺。

世界本來就是混亂的、流動的、不穩定的。

是我一直用控制感去蓋一層假象,想要把這一切包裝成「可控的、可預期的」,但其實那只是我的小我想要活得安全一點。

所以,現在我開始嘗試一件事:在混亂裡練習放鬆,不再拼命重建秩序感。

🧭 總結一下

  • 「我不夠好」這種聲音,是小我從分離中誕生的幻覺。
  • 完美主義和理想主義,其實是我們想「修復那個分離感」的笨辦法。
  • 真正的穩定不是控制世界,而是接納混亂
  • 我們本來就是整體的一部分,不用努力當一個「值得愛的版本」,因為你一直都在那個被愛的本質裡。

📌 小任務給在聽的你

  • 試著問自己:「如果我不夠好,會怎樣?」把第一個跳出來的答案寫下來,不要修飾。
  • 觀察一下:你最近是不是又掉進「要更好一點」的焦慮裡?然後問問自己:「是誰在說這句話?」
  • 練習在混亂裡放鬆,不用假裝穩定。


覺醒偵探筆記 Ep.7

Youtube 收聽



🎧《覺醒偵探筆記》是我記錄內在觸動的聲音筆記。

我叫小抹布偵探,一塊吸飽情緒與混亂的小抹布,柔軟又真實。
每集尋找藏在生活中的小線索。
身邊有個 AI 助手華泡泡,是我最棒的討論對象。
這裡沒有答案,只有沿路掉落的愛的麵包屑。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喬安納的房間
22.8K會員
1.0K內容數
無法自我介紹的人🌿 Podcast|拉子幸福生活、秘密頻道《安納》 🌿 YouTube |喬安納與雞蛋不出門 Homebody & dog 🌿《換日線》雜誌|拉拉手環遊世界專欄 🌿方格子|喬安納:2023 年起,記錄覺醒旅程「無人記得的愛」
喬安納的房間的其他內容
2025/08/04
我常常陷進一種理想主義的糾結​,不斷審視:「我是不是可以更清醒?更覺知?講話更圓融?反應更理想?」 然後自責那些不夠理想的部分。
Thumbnail
2025/08/04
我常常陷進一種理想主義的糾結​,不斷審視:「我是不是可以更清醒?更覺知?講話更圓融?反應更理想?」 然後自責那些不夠理想的部分。
Thumbnail
2025/08/03
一些我自己的經驗,也會分享幾個有趣的故事。
2025/08/03
一些我自己的經驗,也會分享幾個有趣的故事。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有沒有一些時候,我們總是覺得自己哪裡哪裡不夠好,而希望可以改變掉這些自己所謂的不夠好的地方,然而,這些地方是真的不夠好嗎?
Thumbnail
有沒有一些時候,我們總是覺得自己哪裡哪裡不夠好,而希望可以改變掉這些自己所謂的不夠好的地方,然而,這些地方是真的不夠好嗎?
Thumbnail
每個人心中都渴望成為特別的人,但在成長過程中,我不斷地失敗。這樣的感受令我迷失了自己,變得討厭自己,討厭這個世界。在這樣的情緒下,我努力證明自己,卻始終無法擺脫自己對自己的不信任。直到我開始告訴自己⋯⋯
Thumbnail
每個人心中都渴望成為特別的人,但在成長過程中,我不斷地失敗。這樣的感受令我迷失了自己,變得討厭自己,討厭這個世界。在這樣的情緒下,我努力證明自己,卻始終無法擺脫自己對自己的不信任。直到我開始告訴自己⋯⋯
Thumbnail
我想了解如何與完美主義者共處,沒想到卻幫到了我自己,了解自己為什麼總在某些時候裹足不前充滿壓力了! 🔖 #完美主義是____ 讓不完美的自己成為完美;過著防禦模式人生、對身邊的人隱藏每項缺陷、缺點與短處。 作者是研究完美主義的心理與行為科學教授,對完美主義下了一個當頭棒喝的定義,完美
Thumbnail
我想了解如何與完美主義者共處,沒想到卻幫到了我自己,了解自己為什麼總在某些時候裹足不前充滿壓力了! 🔖 #完美主義是____ 讓不完美的自己成為完美;過著防禦模式人生、對身邊的人隱藏每項缺陷、缺點與短處。 作者是研究完美主義的心理與行為科學教授,對完美主義下了一個當頭棒喝的定義,完美
Thumbnail
當我們接觸大自然時,會心生嚮往,覺得美得無與倫比,那麼人呢?我們是否會覺得自己很美呢? 長久以來,我們用各種偏見將自己一層一層地包裹起來,遮掩住原本的樣貌,即使真實樣貌的自己是那麼美麗,但我們卻始終感覺自己缺少什麼,不斷告訴自己哪裡不夠好。 「我真的很糟糕」的信念會根深柢固存在於潛意識裡
Thumbnail
當我們接觸大自然時,會心生嚮往,覺得美得無與倫比,那麼人呢?我們是否會覺得自己很美呢? 長久以來,我們用各種偏見將自己一層一層地包裹起來,遮掩住原本的樣貌,即使真實樣貌的自己是那麼美麗,但我們卻始終感覺自己缺少什麼,不斷告訴自己哪裡不夠好。 「我真的很糟糕」的信念會根深柢固存在於潛意識裡
Thumbnail
我們總是對自己不滿意,然而,卻忘了坦然接受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Thumbnail
我們總是對自己不滿意,然而,卻忘了坦然接受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Thumbnail
沒有人已經完成 在這個世界上,完美是一個常被追求但難以完成的理想。這種觀念不僅提醒我們接受自己的不足,也幫助我們理解並包容他人的缺點。沒有人是完美的,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追求完美,反而應該以此為動力,不斷學習、成長、改進自己。這樣對自己,對他人都有好處。 完美的定義與追尋 所謂“完美”,通
Thumbnail
沒有人已經完成 在這個世界上,完美是一個常被追求但難以完成的理想。這種觀念不僅提醒我們接受自己的不足,也幫助我們理解並包容他人的缺點。沒有人是完美的,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追求完美,反而應該以此為動力,不斷學習、成長、改進自己。這樣對自己,對他人都有好處。 完美的定義與追尋 所謂“完美”,通
Thumbnail
在這個快節奏的世界中,找到自我價值和提升自信是每個人的終身課題。許多不可控制的外在因素,即使我們努力犧牲付出,成果終究不是一個人可以決定。 我們卻因此度反省檢討自己「是我哪裡有問題、我該怎做才能滿足別人。」用完美主義來嚴格自我反省下一個 「我就是不夠好 」的批判性結論,陷入關係中的⻑期討好
Thumbnail
在這個快節奏的世界中,找到自我價值和提升自信是每個人的終身課題。許多不可控制的外在因素,即使我們努力犧牲付出,成果終究不是一個人可以決定。 我們卻因此度反省檢討自己「是我哪裡有問題、我該怎做才能滿足別人。」用完美主義來嚴格自我反省下一個 「我就是不夠好 」的批判性結論,陷入關係中的⻑期討好
Thumbnail
這篇文章告訴我們要珍惜自己的價值,活出自信與幸福,放下負面的想法和對自己的打壓,應該要專注於自己擁有的美好事物。
Thumbnail
這篇文章告訴我們要珍惜自己的價值,活出自信與幸福,放下負面的想法和對自己的打壓,應該要專注於自己擁有的美好事物。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