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從電影中去學習過去發生的事件,或者了解到世界上不同領域的事物,其實是很好的方式。它能讓我們更認識自己的國家,更了解歷史或事件,並把它當作學習的一種途徑。無論是看書、電影、輿論交流,或透過網路與 AI 去了解事情,我都覺得非常有趣。
透過部落格的方式來記錄,將發現的有趣與好玩的事情整理下來,同時做學習與整合,我認為是一件不錯的事情。之前我看過一本書,叫做《駭客思維 Hacking Life》,副標題是「抓住生活中的不合理,優化你的人生」。
這本書屬於個人成長與效率提升的類型,談的就是如何一步一步讓自己變得更好。如果有人跟我分享說這本書幫助他很多,甚至改變了他的生命,我一定會立刻想拿到來看,不管是借的還是買的。今天我想分享三個從書裡學到的重點:
第一點:一切都是系統
生活駭客的第一個概念,就是所有的一切都是系統。這對我來說特別有感,因為我一直有意識地去思考,如何優化與調整自己。舉例來說,出門到公司的過程,有沒有辦法更有效率、更節省時間?又或者在事業上,如何讓自己更專注?
若目標是成為暢銷書作者,寫出四本以上的暢銷作品,那麼就要把每個步驟與項目明確化、優化,讓一切都能更有效率。對我而言,生活、工作與事業就是三大系統,若能持續調整與優化,就能持續變好。
第二點:一切都要數據化
書中提到「把自己的一切變成數字」。這個概念同樣讓我很有感。以健康領域為例,如果能把血壓、體脂、體重、BMI、血糖等數據化,就能清楚知道自己目前的狀態。能量化的東西才有辦法進步,如果無法量化,就很難真正提升。
這個概念其實不只適用於健康,也能延伸到學習與技能提升。舉例來說,如果想讓英文聽說讀寫都精通,就要把練習次數數據化。若缺乏數據紀錄,結果大多只是停留在原地,而難以真正進步。
第三點:簡單的生活哲學
書中引用了羅馬政治家兼作家賽內加(Seneca)的觀點,他提醒我們:哲學要求的是簡單的生活,而不是贖罪。簡單的生活方式不等於粗糙的生活,而是懂得珍惜自己所擁有的,同時不因缺乏而感到絕望。要達到這樣的平靜並不容易,但若能做到,即使現況看似不足,依然能懷抱希望。
這就是斯多噶學派的智慧:面對缺乏仍能安然,並在努力過程中找到價值。正如書中提到,有些人批評追求公平婚姻的夫妻太過理想化,因為生活本就不完美。但若因此而放棄努力,就是一種失敗主義。即便結果可能令人失望,努力本身依舊值得。
總結來說,這本書帶給我三個重要提醒:
- 一切皆系統:生活、工作、事業、健康都可以優化。
- 一切數據化:能量化的東西才能真正進步。
- 簡單就是力量:珍惜自己所擁有的一切,不因缺乏而絕望。
如果再更簡化,就是三句話:系統化、數據化、簡單化。這三個觀點,不僅能應用在生活,也能成為成長路上很好的指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