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罷工的時候,工資、休假和請假規定都有不同的處理方式。勞動部在一份函釋裡特別釐清了這些觀念,以下幫大家整理成重點:
什麼是「罷工」?
依照《勞資爭議處理法》第 5 條,罷工就是勞工集體暫時拒絕提供勞務的行為。
換句話說,就是勞工合法地停止工作,用這種方式向雇主表達訴求。罷工期間工資怎麼算?
- 如果勞工是在合法罷工期間沒有提供勞務,那麼雇主可以不用支付工資。
因為勞工沒有工作,雇主就不需要給薪水。 - 如果罷工剛好碰到例假日、休息日或國定假日,雇主同樣可以不用支付那段時間的工資。
那特休假呢?
這裡就要區分清楚了:
- 特別休假(特休假):依照《勞動基準法》第 38 條規定,勞工休特休的時候,工資還是要照常給。
- 罷工:如果勞工明確表示要參加罷工,並且在罷工期間拒絕工作,那麼雇主就可以免除支付工資的責任。
簡單來說,特休是放假但有薪水,罷工是不上班也沒薪水。
罷工 vs. 請假,有什麼不同?
有些人會好奇:罷工是不是就像請「事假」一樣?
答案是:不一樣!
- 請假:是依照《勞工請假規則》個別申請,由雇主批准,通常是個人原因。
- 罷工:是一種集體行為,由工會組織,依法進行,性質上和請假完全不同。
所以這兩種情況,法律上必須分開看待。
總結
- 合法罷工 → 雇主不用付工資。
- 特休假 → 雇主要照常付工資。
- 罷工 ≠ 請假 → 兩者是完全不同的制度。
要記得,罷工是一種法律賦予勞工的權利,但在參加罷工時,也要了解自己的工資計算方式,避免和雇主產生誤會!
參考資料:勞動部109.1.30勞動條 3字第 1090130058 號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