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因為他們徹底搞懂了一件事,那就是人生最大的分水嶺,其實是羊水。
什麼「先苦後甜」、「愛拚才會贏」,那些都嘛是騙人的。人出生之後,不管是讀書、工作還是結婚,要遇到的苦難,基本上從出生的那一刻就已經注定好了。因為階級固化早就決定了每個人的人生。
不信你看看,從古至今,不論是咱們古代的王孫貴族,還是西方國家的貴族後裔,都是靠血脈來傳遞財富和權力。「草根逆襲」的故事雖然大家愛看,但終究是少之又少。而大部分的「逆襲者」也都只是剛好碰上社會動盪、權力瓦解的時刻。從某個角度來看,他們只是時代的幸運兒。再看看咱們現在這個時代,顯然沒有這種時機上的優勢,一些從古以來就存在的屏障,自然迅速地被鞏固起來。所以說,階級固化無疑是一個長期的狀態,短期內幾乎沒有被顛覆的可能。
許多長輩常常把「讀書是唯一的出路」這句話掛在嘴邊,而且堅信只要書讀得好,將來就一定能翻身,邁向新的階層。只能說他們沒意識到一個事實:現在的孩子就算讀到頂尖學府,年年拿獎學金,頂多也就是擠進中產階級,離真正的上流社會還差得很遠,離這個社會的頂層人士也還隔著十萬八千里。而他們往往是踏進中產圈子後,才迎來最痛苦的時刻。雖然脫離了溫飽焦慮,但卻成了區隔頂層和底層的緩衝帶。他們也會發現,人的出身不是起點,而是終點。那些還沒出生就擁有的血緣關係,一輩子都追不上。甚至可以說,中產階級只是被美化後、條件稍微好一點的普通人,他們既無法決定規則,也不能享受資源。至於底層老百姓的處境,更是從頭到尾都沒變過。
很多人都說,現在的生活比以前好太多了,家家戶戶不愁吃穿,能用智慧型手機、吹冷氣,過得比古代的皇帝還好。這其實是在偷換概念。雖然大家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了,但在整個社會當中的階層卻從來沒有改變。你之所以能享受到這樣的生活,是因為整個社會都在往前走。
試想一下,如果你的爺爺是農民,爸爸是工人,而你現在在都市的辦公室裡當個小職員。那即便你們三代人過著完全不同的人生,享受著不同水準的物質條件,但從本質上來看,你們三代人在社會裡所處的階級變了嗎?
其實我們大多數的普通人,都是被權力頂層的人設計出來的消費主義和娛樂工業給支配了思想,誤以為現在的生活好轉,是因為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最終實現了階級跨越。但其實根本不是,各個階級都從來沒變過。
隨著經濟形勢和城鄉基本結構的變化,也讓越來越多人感受到上升的空間正在縮小,自然也讓更多人對階級固化這件事有了更直接的感受。還有醫生、公務員、律師這些被社會普遍認為的「菁英職業」,「子承父業」的比例超過35%。
所以,哪怕菁英階層現在偶爾跳出來,演演戲做做樣子,想向大眾灌輸「努力就有回報」的心靈雞湯時,也徹底沒人買單了。因為大眾對「努力有用論」的質疑正在不斷加深。
因此,現在的年輕人開始擺爛,開始不願意結婚生子。他們意識到,富人最大的財富不是金錢,而是窮人。金錢會貶值,但只要有足夠多的窮人,那就能創造出源源不絕的價值。
至於普通人,不管再怎麼拚,頂多都只能成為頂級權力圈層的專案執行者。只要科學技術持續進步,整個社會保持著穩定的秩序,那麼固化的階級就會繼續固化下去,哪怕是躺平,也能享受到社會進步帶來的普遍好處。
這就是為什麼現在的00後看清現實之後選擇躺平的真正原因。
-----
親愛的讀者,感謝您耐心閱讀本篇文章。在接近閱讀結束之際,我誠摯邀請您繼續探索更多我之前所撰寫的文章,相信這些內容將為您帶來更多啟發和收穫。在下方,您可以找到一系列豐富多彩的主題,每篇都充滿了精彩的知識和見解。
我深知您抽出寶貴時間閱讀這些文字,對我來說是非常暖心的支持和鼓勵。您的關注是我創作的動力,每一次的閱讀都讓我更有動力將更多的內容呈現給您。為使我們更靠近,一些交流互動的方式:
❤️點愛表心|💬留言相伴|✏️追蹤大叔|🔗分享此文|☕贊助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