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語言的過程中,我們常常會遇到一些「翻不過來」的詞彙。它們沒有直接的英文(甚至中文)對應詞,卻能精準捕捉某種情感、氛圍或生活態度。這些詞就像文化的秘密密碼,揭示了不同民族獨特的思維方式與世界觀。由於語言不是孤立的,它深深扎根在文化裡,而每個社會都有自己重視的價值觀、日常習慣與美感追求,有些概念對他們來說重要到需要一個專屬詞彙來表達。可是當我們想把它翻成另一種語言時,卻往往缺少同等份量的詞。換句話說:這些「不可譯詞語」就像文化專屬的鏡頭,讓我們用不同的方式看待世界。因此,學習語言的真正樂趣在哪裡呢?往往就在「不可譯詞彙」(untranslatable words)裡。以下是世界上最有趣的不可譯詞語:
1. Saudade(葡萄牙語)🇵🇹
一種深深的思念與鄉愁。 → 不是單純的「想念」,而是對失去的人、過去的時光的苦樂參半的懷念。
2. Gezellig(荷蘭語)🇳🇱
超越「舒適」或「溫馨」。 → 它描述的是和家人朋友在一起時,那種快樂又安心的氛圍。
3. Meraki (μεράκι)(希臘語)🇬🇷
當你把靈魂、愛與創造力投入到工作或藝術時,就是 Meraki。 → 一種全心全意的投入。
4. Hygge(丹麥語)🇩🇰
常被翻成「溫馨」,但更像是:寒冷冬夜裡,和親友窩在毯子裡喝熱茶的那份幸福感。
5. Gökotta(瑞典語)🇸🇪
清晨早起,只為了聽第一聲鳥鳴。
6. Fernweh(德語)🇩🇪
直譯是「遠方的痛」。 → 意思是「對遠方的渴望」 就像旅遊癮,比鄉愁還強烈。
7. Ubuntu(祖魯語 / 科薩語)🇿🇦
意指「我因我們而存在」。 → 一種非洲哲學,強調人與人之間的連結與共同體意識。
8.Tingo (復活節島拉帕努伊語)🇨🇱
跟朋友借東西,借到最後把對方東西都借光 😂。
9. Wabi-sabi 侘寂(日本語)🇯🇵
對「不完美之美」的欣賞。 → 殘缺、短暫、簡樸,本身就有一種安靜的優雅。
10. Komorebi 木漏れ日(日本語)🇯🇵
陽光透過樹葉縫隙灑落下來的光影。 → 一個畫面感極強,但英文沒有單一詞能形容的詞彙。
11. Ikigai 生き甲斐(日本語)🇯🇵
「存在的理由」。→ 每天早上起床的動力,可以是工作、家庭或生活熱情。
12. Tsundoku 積ん読(日本語)🇯🇵
買了一堆書卻堆著不讀的行為。(是不是戳中很多人了?😂)
|為什麼「不可譯詞語」值得學習?
因為它們提醒我們:語言不只是溝通工具,更是文化的載體。
當你學到「Saudade」,你會理解葡萄牙的歌謠為什麼那麼憂傷而美麗。
當你體會「Wabi-sabi」,你會明白日本文化為何能在簡樸中看到美。
學習語言,真正的價值不是多背一個單字,而是學會用另一種文化的眼睛看世界。它讓我們看見某個文化如何理解幸福、痛苦、歸屬感、甚至存在的意義。當你學會一個新的「不可譯詞語」,你不只是記住了一個單字,而是更靠近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只要願意去理解,我們就能用另一種方式去感受世界。Meraki ! ٩(๑`^´๑)۶
- 如果你對內容有共鳴、想分享想法,
- 歡迎在下方留言互動 💬 你的支持就是我持續寫作的動力!
- 📮 也歡迎來信交流:childbenefits@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