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失智,從你耳朵開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 Introduction

  • 失智症的警訊,可能不是從記憶開始,而是從「聽力下降」開始。
  • 老年性耳聾(Presbycusis)是常見的隱性疾病,影響不僅是耳朵,也牽動大腦認知、平衡力與社交互動。

📊 聽力下降的真相

  • 60–74 歲老人中,約 53.65% 有不同程度聽力損失。
  • 早期特徵:不是「聽不到」,而是「聽不清」,尤其在吵雜環境裡。
  • 健康風險:
    • 失智風險 ↑ 7–20%
    • 每下降 10 分貝 → 跌倒風險 ↑ 1.4 倍
    • 心衰風險 ↑ 15–28%

🧠 為什麼會這樣?

  • 聽不清 → 大腦需額外「猜」,增加認知負荷。
  • 前庭與空間感受影響 → 平衡力變差,反應變慢。

🗣 從「不清楚」到「不想說」

  • 聽力損失多從高頻音開始,對話易誤解。
  • 對話變「猜謎遊戲」 → 累、尷尬 → 不願社交。
  • 長期社交隔離 → 孤獨、憂鬱、甚至縮短壽命(效應等同吸菸、酗酒)。

💡 越早干預越好

  1. 定期聽力檢查:家人往往比本人先發現問題。
  2. 助聽器:改善溝通,延緩記憶退化。
  3. 人工耳蝸:重度耳聾且助聽器無效時考慮。
  4. 家人支持:減少心理抗拒,鼓勵接受輔助工具。

❤️ Conclusion

  • 「耳背」是大腦退化的前奏,而非單純的老化現象。
  • 若能及早發現並干預,就能延緩失智、減少跌倒與心血管風險。
  • 一句耐心的「我再說一次」,就是最溫柔的守護。

❤️ 最後提醒

  • 耳背,不只是「聽不到」,更是「不再被世界回應」。
  • 一句「你剛剛說什麼?」或許正是父母對你的求助訊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黃軒醫師的沙龍
896會員
572內容數
醫學博士 微創內視鏡重症醫師/專欄作家/古文愛好者/2023年全球傑出僑生2019年中華十大傑出校友2015年僑大60週年𠎀出僑生校友2012年師大𠎀出校友2023年中科大𠎀出校友👨🏻‍🎓。 日常生活中的健康,可以用科學來提醒大家... 「用生命看健康❤️,用生活過健康❤️」
黃軒醫師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8/18
夏天蚊子惱人,許多人改用「電蚊香」取代傳統蚊香,以為更安全。 但「電蚊香 ≠ 無害神器」,仍存在健康風險…
Thumbnail
2025/08/18
夏天蚊子惱人,許多人改用「電蚊香」取代傳統蚊香,以為更安全。 但「電蚊香 ≠ 無害神器」,仍存在健康風險…
Thumbnail
2025/08/18
👨‍⚕️ 30 歲後,很多男性都會懷疑自己「是不是不行了」。其實,真相比你想像中更科學! 1️⃣ 30 歲就「不行」? 睪固酮從 20 歲達到高峰,30 歲後開始每年下降約 1%。 壓力、熬夜、肥胖、抽菸喝酒,都會加速性功能下滑。 好消息:運動+健康飲食可改善勃起功能與性生活滿意度 2️
Thumbnail
2025/08/18
👨‍⚕️ 30 歲後,很多男性都會懷疑自己「是不是不行了」。其實,真相比你想像中更科學! 1️⃣ 30 歲就「不行」? 睪固酮從 20 歲達到高峰,30 歲後開始每年下降約 1%。 壓力、熬夜、肥胖、抽菸喝酒,都會加速性功能下滑。 好消息:運動+健康飲食可改善勃起功能與性生活滿意度 2️
Thumbnail
2025/08/17
你有沒有發現,自己一坐下,腿就開始不自覺地抖個不停? 長輩可能會說這樣很沒禮貌,還有人說會「漏財」。 但其實,抖腳背後藏著不少身心的小秘密。 1.焦慮 × 壓力 抖腳是能量釋放的出口 屬於「戰或逃模式」的自我舒緩行為 2.不寧腿症候群 (RLS) 神經系統疾病,盛行率約 5–15%
Thumbnail
2025/08/17
你有沒有發現,自己一坐下,腿就開始不自覺地抖個不停? 長輩可能會說這樣很沒禮貌,還有人說會「漏財」。 但其實,抖腳背後藏著不少身心的小秘密。 1.焦慮 × 壓力 抖腳是能量釋放的出口 屬於「戰或逃模式」的自我舒緩行為 2.不寧腿症候群 (RLS) 神經系統疾病,盛行率約 5–15%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人類情緒本能如何走向現代失能病症
Thumbnail
人類情緒本能如何走向現代失能病症
Thumbnail
此篇文章好像在講「失智症的成因之一」是「聽力受損」,這部分是我第一次聽到的資訊,但也充滿困惑,例如你摘要的重要資訊寫到:「大腦便會進行代償作用,將負責思維和記憶區塊所需的資源移轉用來處理這些模糊的音訊,而導致前述二項高階的認知功能受到影響,進而增加失智的風險。」這段文字讓我驚訝!
Thumbnail
此篇文章好像在講「失智症的成因之一」是「聽力受損」,這部分是我第一次聽到的資訊,但也充滿困惑,例如你摘要的重要資訊寫到:「大腦便會進行代償作用,將負責思維和記憶區塊所需的資源移轉用來處理這些模糊的音訊,而導致前述二項高階的認知功能受到影響,進而增加失智的風險。」這段文字讓我驚訝!
Thumbnail
1. 頭部產生變化:初期頭頂充滿壓力,刺痛,麻感,或像電流穿過。 2. 直覺變準:聆聽自己的直覺去行事。 3. 身體變得敏銳:氣溫和食物對身體的影響會變得敏感,知道什麼是最適合自己的身體,身體及飲食習慣會漸趨健康。 4. 睡眠改變:睡醒的時候,感覺人是活力清醒的。 5
Thumbnail
1. 頭部產生變化:初期頭頂充滿壓力,刺痛,麻感,或像電流穿過。 2. 直覺變準:聆聽自己的直覺去行事。 3. 身體變得敏銳:氣溫和食物對身體的影響會變得敏感,知道什麼是最適合自己的身體,身體及飲食習慣會漸趨健康。 4. 睡眠改變:睡醒的時候,感覺人是活力清醒的。 5
Thumbnail
在門診常遇到病人說,常常忘記事情,拿東西丟三落四,是不是失智症?是不是藥物副作用?有沒有什麼藥物可以改善記憶力?我問一下狀況,看來不像失智症後,就會跟病人說,如果有什麼藥物可以改善記憶力,醫師一定第一個去買來吃。現實上就是沒有這種東西。 首先,記憶力本來就有「自然老化」這件事情。一般來說,35
Thumbnail
在門診常遇到病人說,常常忘記事情,拿東西丟三落四,是不是失智症?是不是藥物副作用?有沒有什麼藥物可以改善記憶力?我問一下狀況,看來不像失智症後,就會跟病人說,如果有什麼藥物可以改善記憶力,醫師一定第一個去買來吃。現實上就是沒有這種東西。 首先,記憶力本來就有「自然老化」這件事情。一般來說,35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眩暈持續的情況,以及醫生建議的進一步檢查和治療。作者在文章中也提到了自己在就醫過程中的一些迷糊經歷。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眩暈持續的情況,以及醫生建議的進一步檢查和治療。作者在文章中也提到了自己在就醫過程中的一些迷糊經歷。
Thumbnail
某種層級的身心症狀,並不是有些人想像中: 『只是心情不好的加重版、全日全時版』。
Thumbnail
某種層級的身心症狀,並不是有些人想像中: 『只是心情不好的加重版、全日全時版』。
Thumbnail
如果一個人勞心過度,用腦過度,旁邊的人就會提醒他,小心腦神經衰弱,腦細胞死光光。這是關心的話卻不是事實,因為每個人的腦細胞不知多少兆數,如果正常使用,可以用到下輩子還有剩,因為腦細胞老舊淘汰會再新增,源源不絕。相反的,如果長時間不用腦,缺少刺激,腦神經接到「類退休」的命令逐漸鬆弛下來,反應就鈍了,智
Thumbnail
如果一個人勞心過度,用腦過度,旁邊的人就會提醒他,小心腦神經衰弱,腦細胞死光光。這是關心的話卻不是事實,因為每個人的腦細胞不知多少兆數,如果正常使用,可以用到下輩子還有剩,因為腦細胞老舊淘汰會再新增,源源不絕。相反的,如果長時間不用腦,缺少刺激,腦神經接到「類退休」的命令逐漸鬆弛下來,反應就鈍了,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