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自己是剖腹產還是自然產嗎?不知道沒關係,但你曉得不同的生產方式可能會造就腦部發育的不同嗎?

(圖片來源:O-DAN)
今年6月,發表於《Hormones and Behavior》期刊上的研究《The microbiota shap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use hypothalamic paraventricular nucleus》指出了新生小鼠的生產方式不同,會造成他們腦部發育的差異──原因在於產道微生物。
產道菌群是寶藏?!
陰道微生物菌群主要由乳酸桿菌(Lactobacillus .spp)、加德納菌(Gardnerella vaginalis)、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鏈球菌(Streptococcus .spp)、棒狀桿菌(Corynebacterium .spp)及大腸桿菌(Escherichia coli)等所組成,形成一個極為豐富的微生物生態系。其中佔最大宗的是乳酸桿菌,普遍認為是保護陰道最有利的菌種。
然而,在美國有40%的婦女在分娩時會接受抗生素治療,並且有三分之一的嬰兒透過剖腹產出生,這些都會擾亂新生兒可以得到的母體菌群。
無菌小鼠揭驚人差異:下視丘旁核神經元的死亡!
研究人員使用小鼠進行實驗,發現無菌飼養的小鼠(germ-free mice, GF)在調控壓力、血壓、水分平衡以及社會行為的下視丘旁核(Paraventricular nucleus of hypothalamus, PVN)中有較多神經元死亡。
接著研究人員進行交叉哺育法(cross-foetering),也就是將GF新生鼠交由常規定殖(CC,這裡可以理解為擁有正常微生物菌叢的小鼠)母鼠撫養,結果發現不管由誰撫養,GF新生小鼠的PVN數量接少於對照組的CC新生小鼠,表示小鼠在子宮,微生物菌群就已經開始引響PVN的發育。
透過研究發現,小鼠的PVN發育會被子宮內的微生物菌叢影響,並且在小鼠出生後立即影響大腦結構,甚至到小鼠成年時期,其PVN內的神經元數量同樣較對照組來的少,顯示了影響是長久且深遠的。
這項研究雖然還在動物實驗階段,但給了我們一個全新視角——微生物竟然可能影響我們的大腦發育與未來行為。如果你有小孩,會因此改變生產方式的選擇嗎?歡迎留言告訴我!
資料來源: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25/08/250818103000.htm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18506X25000686?via%3Dih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