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的中文譯名很吸睛,但我覺得並沒能表達書中倒底在寫些什麼(原文為:Primates of Park Avenue),反而副標題才是全書的主軸:「耶魯人類學家的曼哈頓上東區臥底觀察」。
作者是一位人類學家,她以自身融入紐約上東區媽媽圈的生活過程,運用擅長的人類學背景,將「貴婦媽媽社群」當成一個族群來觀察,研究其中的文化行為、心理模式,並且和動物行為學、社會演化做對照。這些衣食無憂,被豪宅、名車、精品包環繞的光鮮亮麗生活,背後卻是無形的競爭和焦慮。
說實話,中段的時候我有一度看得有點累。因為作者用很多鋪陳、誇張的描述,加上不斷的內心獨白,讓人覺得篇幅冗長。但也正因為這樣,能感受到她既想要融入這個世界,又不斷用旁觀者的眼光在解構。她的筆觸帶點尖銳和嘲諷,讓人看見這個圈子裡媽媽們如何爭奪資源、維護地位,幾乎就像一場人類社會版本的動物求生遊戲。正當我好奇,作者將如何為這段生活經歷收尾 (要加入or 逃跑?),出乎意料地,劇情急轉直下。作者分享了自己懷第三胎時流產的經歷,從那段失落與復原過程,與上流社會媽媽們有了不同的互動經驗,也帶出新的觀察視角,理解到即便在這樣獨特的人類社群,終究還是互相扶持與合作,以求個體能順利生存。
最後,她搬離上東區,選擇回到相對「正常」的生活,似乎也象徵著某種「離開這場極端社會實驗」的選擇。
這本書幫助我們一窺上流社會的面貌,同時提醒了人們:光鮮的外表背後可能有沉重的辛苦,我們不必盲目羨慕。在很多人眼裡的「人生勝利組」,背後可能是你無法承受的壓力與代價。
沒有人真的過得毫不費力,每一個看似完美的外表(事實上不存在),都可能藏著不為人知的缺憾、失落、掙扎,每個人的生活其實都是不完美的拼湊。所以與其追逐別人的生活,不如真實過好自己的樣子。因為真實,才是最珍貴的。
-----------------------------------------------------------
- 書名:我是一個媽媽,我需要柏金包!
- 作者:溫絲黛.馬汀 (Wednesday Martin)
- 出版社:時報文化
- 出版年: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