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規劃職涯或副業的時候,
第一個想法是:「我超喜歡這件事,不如把它變成事業吧!」
結果做到一半,才開始懷疑自己:- 為什麼賺不到錢?
- 為什麼一開始很有熱情,現在卻覺得好累?
- 為什麼別人聽起來覺得有趣,但實際不願意買單?
原因其實很簡單
→ 興趣是燃料,但擅長才是引擎。
🔑 1. 擅長的事情,能帶來「可持續性」
擅長代表你已經具備一套成熟的方法,
或是很有天賦基礎和豐富經驗,
能把輸入(時間、精力)有效轉換成輸出(成果、價值)。
這種「效率」「可複製性」「能解決問題」的特質,
是市場上許多客戶真正看重之處。
🔑 2. 興趣放副業,能保持「純粹性」
如果把興趣直接當主業,
很多人會遇到現實壓力:
- 怎麼接不到案?
- 要不要漲價?
- 客戶要求改版該不該答應?
- 做不想做的案子但不得不接?
當興趣背負了「必須養活自己」的壓力,
很容易失去原本的快樂。
不過如果先讓它停留在副業或興趣專案,
比較能更自由、保有原本的初心。
🔑 3. 興趣是燃料,擅長才是引擎
沒有擅長做為基礎的「能持續輸出」,
就很難把興趣單靠熱情轉化為穩定收入。
相反的,
有擅長的事物搭配驅動自己的興趣,
做起事情來就更能持續、更有意思了。
我有位朋友的例子很有意思,
他的主業是銷售經理,
他在拓展客戶關係、方案整合和專案推進上很有一套,
而這些能力是可以反覆應用、且企業願意為之付費的。
同時,他很喜歡玩 AI 工具,
也常整理心得做圖文記錄。
一開始只是興趣,
但後來有學校開始邀請他向校內師生分享,
逐漸發展成副業講師。
結果不僅有額外收入,
自己的專業形象也有所提升,
副業經驗甚至反過來幫助了他在主業上的客戶交流。
主業給他穩定和信心,
副業給他樂趣和成就感,
兩者相輔相成,是很棒的狀態。
🔑 4. 表達力不是「會說話」而已
很多人誤會表達力就是「台上講得漂亮」,
但真正的表達力包含:
- 思考力:能快速抓到問題核心
- 選擇力:挑對資訊與方式傳達
- 解決力:讓對方覺得方案可行、值得信任
簡單來說,
表達力就是「把內心的想法,轉化成對方能理解、願意採取行動的訊息」。
這也是為什麼 表達力 ≠ 說話技巧,
而是一種影響力,
是讓你價值被看見的關鍵。
🔑 5. 主業靠擅長,副業靠興趣,再用表達力連結起來
當你用「擅長」打造主業的穩定,
用「興趣」去發展副業的可能,
再用「表達力」把兩者串起來:
👉 你會更懂得在主業中如何被看見、被提拔
👉 你也能在副業中更快找到支持者和買單的人
👉 最重要的,是你會慢慢養成一種自信:我有能力決定自己的工作模式和人生
別再被「努力加班才是好員工」、「興趣一定要變成事業」這些想法綁架了。
也許更好的職涯升級公式是:
主業靠擅長 → 穩定身價
副業靠興趣 → 增加樂趣
加速靠表達 → 放大影響力
這樣你不僅能更快被看見,
也能包持對生活的熱情。
在你目前的狀況裡,是想要:
- 讓主業更穩定被看見?
- 把興趣慢慢發展成副業?
- 或是想練好表達,讓自己多一份籌碼?
歡迎直接私訊或 email (info@drsoonlin.com) 告訴我,
也讓我知道,在這條路上怎麼幫助你 : )
瞭解更多 → https://drsoonlin.com/
Dr. Soonl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