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雙贏的智慧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你是否也曾在公司開會時,為了搶資源、爭主導,和其他部門針鋒相對?是否也曾在家庭討論中,為了誰該洗碗,據理力爭?甚至覺得一旦退讓,就等於輸掉了未來的主導權?最近在社交媒體上,我看到兩派人馬爭論不休,有人斬釘截鐵地說:「退這一步,將萬劫不復!」這種說法常讓我心生疑問——真的退無可退了嗎?你真的退過嗎?真沒有其他選擇?真沒有可能雙贏的可能?真只能如此對立?

朋友最近也跟我分享,他和新婚伴侶為了相處方式爭吵不斷。他說:「現在不能讓,否則未來相處的模式就定型了。」我一聽,便和他分享我在社群看到的那場激辯,並問他:「你真的覺得,生活中的每一次退讓都會造成永久性的損害嗎?」或許,幸福的生活不是靠誰掌握主導權,而是來自彼此的退讓與理解;能否有一種方式,能讓雙方都感受「我贏了」?

在職場、家庭,甚至社區互動中,我發現人們常常掉入一種潛意識的陷阱:非黑即白、你輸我贏,這種二元思維,往往來自我們成長過程中的比較文化:從小比成績、比排名、比升學,讓我們誤以為「不贏就是輸」、「不爭就是讓」,久而久之,把退讓當成失敗,把協調看成懦弱。

我們總以為人生是非贏即輸,但其實現實遠比想像中更有層次。你輸我贏、你贏我輸、你輸我輸、你贏我贏,甚至沒輸沒贏,各自得利、互不侵犯。就像職場中的合作,也絕非一場零和遊戲,而是可以共創價值、放大格局的正和挑戰。

有時候,沒有立刻出手,不代表退縮;選擇沉默觀察、蓄勢待發,反而更見氣度,所謂「養兵千日,用於一時」,懂得謀定後動,才是高段位的做法,沉默不是逃避,而是觀察的智慧;不爭,是為了走得更穩、更遠。

那麼,什麼時候該主動出擊,尋求雙贏?我認為,當雙方利益有交集,且合作比競爭更能創造長期效益時,就是追求雙贏的最佳時機。例如:聯手開發新市場、跨部門改善流程、異業合作開發產品,或就像那對新婚夫妻——如果能整合優勢、互補短長,1+1 就能遠遠大於 2。

但也不是每種情境都適合談雙贏,若彼此立場南轅北轍、資源無法共享,甚至牽涉原則底線,那就不能為了假象的和諧,強求合作。該設界線就設界線,該說「不」的時候,也要果敢堅定。

我問那位新婚朋友:「你覺得對方的作法真的觸碰到你的底線了嗎?你們的立場真的無法協調嗎?」答案當然不是,如果連誰洗碗、誰做飯都能踩到底線,那麼日子也未免太難過了。

這讓我回想起自己當年在職場上的一段學習曲線,原來人與人的衝突不只發生在生活,也在專業之中重複上演。那時與另一部門的明星同事 Linda 合作一個重要專案。我當時自認實力不凡,雙方對細節意見不合時,我總覺得一讓步就是低頭,就是輸,於是僵持不下,回家後,我把過程向剛新婚的太太傾訴,她聽完淡淡說了一句:「你們目標是一樣的,只是方法不同,你是不是太急著證明自己,而忽略了她的價值?」

這句話像一束光,照亮我內心的盲點,隔天我調整態度,主動表達對 Linda 的肯定,也坦白自己的思考盲點,意外的是,她表達對我觀點的欣賞,還主動提出整合方案,我們最終攜手完成那個大專案,不只獲得主管與客戶的高度認可,成果也超出預期。我和 Linda 從此建立深厚情誼,至今二十多年還保持交流。

這段經歷讓我深刻體會:這段經歷讓我深刻體會:真正的高手,不是搶話語權,而是懂得讓別人發光。真正的贏家,不是爭一時高下,而是創造彼此成長。

在這些經歷中,我逐漸摸索出五個實踐雙贏的原則,也分享給你:

1.有分歧時,先傾聽再出招:真誠理解,遠勝急於反駁。

2.反駁前,釐清真正目標:是為了逞口舌之快,還是要共創成果?懂退讓,才有更大空間。

3.爭論超過五分鐘,就該反思:或許我們都卡在盲點,不妨退半步,先去看見彼此的優點。

4.先看見對方的光,再釋出善意:合作從欣賞開始,態度決定路的長短。

5.找一個能理性陪伴、讓你沉澱情緒的人:我太太就是我的那面鏡子,提醒我在衝動中保留思辨的空間。

我跟年輕朋友說,你最好的機會就是讓你的妻子成為你真正共贏的夥伴,他一定有值得欣賞的優點,你們才會結為夫妻,所以想清楚在這段關係中,你真正要追求的目標應該是什麼?

當然,並非每份善意都能即刻換來回應,如果你已誠意滿滿,對方仍拒絕合作、甚至背信違義,那麼設立底線就是保護自己最基本的智慧,『以牙還牙』策略(Tit for Tat),雖非首選,卻是守住信任規則的最後防線。

在職場中,真正的勝利,不是踩著別人往上爬,而是與對手攜手完成自己單獨無法達成的成就。在生活中,真正的贏家,不是讓他人都配合你,而是雙方都感受到被尊重被在乎。雙贏,不只是手段,更是一種格局;不只是策略,更是一種智慧。

走一條共贏的路,當我們願意在意他人的好處,也就為自己鋪好了通往成熟的道路,這世界從來不缺爭贏輸的人,但能創造共贏的人,才真正改變世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黃同慶的沙龍
23會員
248內容數
歡迎來到我的空間,我是黃同慶ching: 走在企業管理、人際觀察與各地文化之間,喜歡用一雙觀察的眼睛、一顆好奇的心,記錄生活與理解世界,這裡是我思想的延伸,也是與你交流的空間。 我相信——生活即體驗,分享即連結,希望這個空間,能陪伴你思考、感受與前行。
黃同慶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9/23
當提醒成了指責,當誤解成了距離,我們該如何相處? 我們都曾遇過這樣的情況--你原以為是一次善意的提醒,對方卻像是遭遇到攻擊而反彈;你以理解靠近,他卻以築牆防衛,這不是誰的錯,而是一種人際關係中常見又無奈的風景,我那位從未見面的網友「小明」的故事,也許比我們想像的還熟悉。
Thumbnail
2025/09/23
當提醒成了指責,當誤解成了距離,我們該如何相處? 我們都曾遇過這樣的情況--你原以為是一次善意的提醒,對方卻像是遭遇到攻擊而反彈;你以理解靠近,他卻以築牆防衛,這不是誰的錯,而是一種人際關係中常見又無奈的風景,我那位從未見面的網友「小明」的故事,也許比我們想像的還熟悉。
Thumbnail
2025/09/12
「他者奇蹟」(Allokataplixis)是美國生態學家利亞姆·赫內根(Liam Heneghan)在2017年創造的新詞,起源於他帶學生去他的故鄉愛爾蘭,學生會對當地居民習以為常的「小事」感到極度驚訝和著迷,因為當時並沒有一個特定的詞來形容這種現象,因此他...
Thumbnail
2025/09/12
「他者奇蹟」(Allokataplixis)是美國生態學家利亞姆·赫內根(Liam Heneghan)在2017年創造的新詞,起源於他帶學生去他的故鄉愛爾蘭,學生會對當地居民習以為常的「小事」感到極度驚訝和著迷,因為當時並沒有一個特定的詞來形容這種現象,因此他...
Thumbnail
2025/08/28
清晨,走在山徑上,我望著腳邊每一塊石頭,每一步都是選擇:繞開、踩上、跨過。登山的人都知道,走得穩,不代表走得遠;看得清,不代表看得懂。 這些年,我常問自己一個問題—— 你是在做生活的冒險,還是生命的冒險?
2025/08/28
清晨,走在山徑上,我望著腳邊每一塊石頭,每一步都是選擇:繞開、踩上、跨過。登山的人都知道,走得穩,不代表走得遠;看得清,不代表看得懂。 這些年,我常問自己一個問題—— 你是在做生活的冒險,還是生命的冒險?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這些人每每面對到紛爭,分明有更好的選擇,就是不選,偏挑那種最糟糕的處理方式。
Thumbnail
這些人每每面對到紛爭,分明有更好的選擇,就是不選,偏挑那種最糟糕的處理方式。
Thumbnail
就像寫作,有天不需要我你就贏了,而我不用再為讀者寫作就表示我贏了。
Thumbnail
就像寫作,有天不需要我你就贏了,而我不用再為讀者寫作就表示我贏了。
Thumbnail
「該放下,就放下,也放過自己,工作也好,人際關係也罷,沒有什麼不能捨棄。」
Thumbnail
「該放下,就放下,也放過自己,工作也好,人際關係也罷,沒有什麼不能捨棄。」
Thumbnail
工作、生活、感情只要有人的地方,一定會遇到意見分歧時,就會遇到辯論戲碼,因為要一個雙方認同的結論,得先各自表述,再進行對方的論述反攻,最後再將較不易攻破方的論述做總結執行,但,通常是在雙方極為理性,且共識是在雙贏,結果才能趨於圓滿。所以重點不在事本身,其實還是在人心。 以往學佛聽師父講經提
Thumbnail
工作、生活、感情只要有人的地方,一定會遇到意見分歧時,就會遇到辯論戲碼,因為要一個雙方認同的結論,得先各自表述,再進行對方的論述反攻,最後再將較不易攻破方的論述做總結執行,但,通常是在雙方極為理性,且共識是在雙贏,結果才能趨於圓滿。所以重點不在事本身,其實還是在人心。 以往學佛聽師父講經提
Thumbnail
學會放過自己 而不是什麼不順自己感受的話 全都收到腦袋瓜裡 於是就不開心 不然就否定了他人所對你的誠意 眼界跟心要學會懂得柔軟與寬闊些 真正的成長絕不是一時 而是日積月累經過時間的淬煉 而面對任何事情都能夠圓融看待 停、看、聽 是不二法門 停下脚步不是〔不停的追求無法〕
Thumbnail
學會放過自己 而不是什麼不順自己感受的話 全都收到腦袋瓜裡 於是就不開心 不然就否定了他人所對你的誠意 眼界跟心要學會懂得柔軟與寬闊些 真正的成長絕不是一時 而是日積月累經過時間的淬煉 而面對任何事情都能夠圓融看待 停、看、聽 是不二法門 停下脚步不是〔不停的追求無法〕
Thumbnail
做著一件看似沒有結果的事,除了要面對自己時不時的靈魂烤問,還要承受他人投來異樣的眼光。 不管不顧放手一博的創業家,即使犯錯跌倒了,身邊的人還是會給予支持及肯定。 一個深思熟慮,追求心靈層面及自我成長的人,要得到認同就顯得比較困難。 追求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的意識型態。 「物質欲望」與「心靈欲望
Thumbnail
做著一件看似沒有結果的事,除了要面對自己時不時的靈魂烤問,還要承受他人投來異樣的眼光。 不管不顧放手一博的創業家,即使犯錯跌倒了,身邊的人還是會給予支持及肯定。 一個深思熟慮,追求心靈層面及自我成長的人,要得到認同就顯得比較困難。 追求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的意識型態。 「物質欲望」與「心靈欲望
Thumbnail
你曾想過,其實與他人辯論,輸掉的那一方才是贏家,因為他才是真正學到新知的人。所以表面上的輸贏掙來的只有面子。 不曉得為什麼,生病後的我會很認真去聽別人的話,然後多了讚美和謝謝。我思考了一下,發現有時候利弊等得失根本就不是吵來的,而是在保持寧靜中得來的。 眼看暑假就要來了,昨天終於有動力出門辦護照
Thumbnail
你曾想過,其實與他人辯論,輸掉的那一方才是贏家,因為他才是真正學到新知的人。所以表面上的輸贏掙來的只有面子。 不曉得為什麼,生病後的我會很認真去聽別人的話,然後多了讚美和謝謝。我思考了一下,發現有時候利弊等得失根本就不是吵來的,而是在保持寧靜中得來的。 眼看暑假就要來了,昨天終於有動力出門辦護照
Thumbnail
為所當為者,需要智慧
Thumbnail
為所當為者,需要智慧
Thumbnail
有句話這樣子說 ……沒事不找事,有事不怕事…… 人哪,在很多時候會犯下一個狀態, 主觀認定自己的想法就是對而去反駁他人,忽略掉所謂的“尊重二個字” 造就彼此間為了一件事情而心生芥蒂 形成沒事找事,卻又無法拉下面子去談開。 若真是如此就讓時間給予彼此空間, 讓人與事情去用時間冷卻沉澱吧…… 冷靜生智慧
Thumbnail
有句話這樣子說 ……沒事不找事,有事不怕事…… 人哪,在很多時候會犯下一個狀態, 主觀認定自己的想法就是對而去反駁他人,忽略掉所謂的“尊重二個字” 造就彼此間為了一件事情而心生芥蒂 形成沒事找事,卻又無法拉下面子去談開。 若真是如此就讓時間給予彼此空間, 讓人與事情去用時間冷卻沉澱吧…… 冷靜生智慧
Thumbnail
從小到大,我們都被教導要競爭、贏過,但對付競爭是極為耗神的。每個人都是獨特的,攀比贏過在邏輯上說不過去。因此,與其痛苦抑鬱,不如和不同的夥伴合作,截長補短,贏得幸福愉悅。
Thumbnail
從小到大,我們都被教導要競爭、贏過,但對付競爭是極為耗神的。每個人都是獨特的,攀比贏過在邏輯上說不過去。因此,與其痛苦抑鬱,不如和不同的夥伴合作,截長補短,贏得幸福愉悅。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