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無薪假,減薪。除了兼職外,我們還能有其他收入來源嗎(比方說政府補助)?還有,面對無薪假,我們該注意哪些事 or 如何面對?
------------------------------------------------------
政府提供的補助
面對經濟衝擊或是無薪假所造成的薪資收入減少。除了兼職、創業外。目前,政府方面有勞動部的「充電再出發計畫」、「僱用安定計畫」、「產業人才投資方案」以及衛服部的「急難舒困」...等這幾種主要的補助。我這邊整理了一下相關資訊,方便大家參考。請注意:可以申請補助的前提,是你們公司有依法去申報無薪假。
一、充電再出發計畫(勞動部)
內容:勞工在無薪假期間,可參加勞動部自辦或是委辦的職業訓練課程。
補助:每小時190元。
限制:
- 每月上限17,210元;
- 且不超過投保薪資差額
註:投保薪資差額=前一年度在這家公司最高6個月平均勞保月投保薪資-受訓期間之勞保月投保薪資
- 請領的時數不得超過無薪假停工的時數。
申請單位:洽詢各辦理訓練的單位。
諮詢窗口:
可洽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臺灣就業通客服電話0800-777-888)或直接聯繫各分屬。
北基宜花金馬分署:(02)8995-6399
桃竹苗分署:(03)485-5368
中彰投分署:(04)2359-2181
雲嘉南分署:(06)698-5945
高屏澎東分署:(07)821-0171
資料來源:點此查看勞動部官網資訊
二、僱用安定計畫(勞動部)
內容:「全時」或「依約定時間」之部分工時勞工,不用上課,只要公司實施無薪假超過30天即可。
補助:無薪假開始前三個月的平均投保薪資與無薪假實施後薪資差額的50%,若屬於勞動部2025.08.13公佈的9大行業(也就是,紡織業、塑膠、橡膠及金屬製品製造業、食品及飼品製造業、機械設備製造業、汽車及零件製造業、電力設備及配備製造業以及其他運輸工具及零件製造業)則為70%。
限制:
- 最高每月8,700元,若屬於上述9大行業,最高則為12,100元。
- 原則6個月,且需於無薪假實施滿30日後90天內申請。
- 可與上述充電再出發計畫合併領取,但合計不能超過因無薪假實施而短少的薪資。
- 需在目前公司投保三個月以上,或領薪一個月以上。
- 不得為該公司負責人、合夥人或董監事。
申請單位:點此線上申辦
諮詢窗口:(同充電再出發計畫)
資料來源:點此查看勞動部官網資訊
三、急難紓困(衛服部)
內容:此項補助雖然與無薪假無關,不過若勞工是家中主要經濟支柱,因失業或因其他原因無法工作,導致家庭生活陷於困境,可以申請急難救助。
補助:核定後可獲得關懷救助金1萬至3萬元;若是急迫個案,政府人員訪視時將立即先發給新台幣5千元救助金。
限制:一次為限。
申請單位:各縣市政府社會局(處)
諮詢窗口:1957免付費專線
資料來源:點此查看衛服部官網資訊
四、產業人才投資方案(勞動部)
內容:其實嚴格來說,這項補助也與無薪假無關。原先主要是提供勞工在職進修。之所以在這提出是因為,由於正在領取「僱用安定計畫」的勞工,也可同時領取此項補助(且不受投保薪資差額的限制)。所以,想要進修的人,可以評估一下這方案與我們前面說的「充電再出發計畫」哪一個對自己比較有利。
補助:訓練費用的80%~100%,三年最多可以獲得十萬元的補助(若符合原因應貿易自由化產業調整支援方案者,則為三年七萬,訓練費用的100%)。
注意:這項補助須勞工先自行負擔訓練費用,等訓練完成符合資格者,才可以獲得津貼補助。
申請單位:先上台灣就業通網站加入會員;然後再到職業訓練網報名。
諮詢窗口:臺灣就業通客服電話0800-777-888
資料來源:點此查看勞動部官網資訊
如何面對無薪假or 我該注意什麼?
一、什麼是無薪假?
其實台灣勞基法中並沒有無薪假的規定,它是一個被行政機關創造出來的名詞「減班休息」。依據勞動部的規範,目前原則上,公司要放無薪假,必須遵守下面五個要件。
1.必須出現營運困難。
2.必須「事先與勞工協商」、「以書面通知」、「在一定時間內」且「未更動原勞動契約」。
3.必須通報主管機關(至少實施前一天)。***這點非常重要(是補助的認定標準)***
4.必須無不良意圖(比方說給予員工差別待遇)。
5.必須符合相關法令。
二、我該接受無薪假 or 資遣?
首先要有一個觀念,「無薪假」不是只要老闆提出,我們就只能接受。勞工是可以要求雇主依法資遣我們的(勞基法第10之1及第11條)。但,到底要怎麼評估,該要求公司資遣我們或是接受無薪假呢?想要了解這一點,我們需要先知道,無薪假除了會直接造成「薪水減少」外。同時,還會造成勞工下面三種權益的損失。
「資遣費」損失
要是公司最後仍舊撐不過,要關門,那資遣就難以避免。但,資遣費是依據「離職前六個月的平均薪資」來計算。舉例來說:若因無薪假的實施,我們的月平均收入從46,000降至29,000少領17,000元。那實際上,我們少掉的不只薪水,還會額外少掉「資遣費基數」x 17,000 的資遣費。
比方說:一位工作8年的勞工:其資遣費基數為5(8年/2+預告期間1=5)。所以他的資遣費部分會損失5x17,000=85,000元。
「失業給付」損失
而隨著薪資收入降低,勞保的月投保薪資也可能降低。由於失業給付是用「離職前六個月平均月投保薪資60%(最高80%)」來計算。若以剛剛上面這案例來說,他的平均月投保薪資,應該會從最高的45,800減至30,300元,每月少15,500元,用失業給付給予投保薪資的60%計算,等於每個月少領失業給付9,300元。6個月下來將損失55,800元(或最高74,400)元。
「職業訓練生活津貼」損失
至於職業訓練生活津貼的算法同上,差別在於可領6個月或是9個月。所以,這損失的範圍會將因人而異從55,800元到111,600元不等。
綜合上述,若一位原先薪水為46,000元的勞工,因無薪假而降至29,000元。公司在苦撐6個月後,最終仍舊無法經營下去而關門大吉時。我們粗估,這6個月中,他可以領到的薪水共計174,000元。但,也會損失資遣費85,000元+失業給付55,800元+職業訓練生活津貼55,800元=合計196,600元的期待利益。換句話說,這六個月我們實際上的經濟利益是174,000-196,600=-22,600元,也就是每個月大約虧3,766元。那...我們還要接受這無薪假嗎?
接受無薪假的好處是,我們還有工作、有收入。但卻也要同時考慮,長期進行無薪假模式的公司,他最終可能有連資遣費都無力負擔的風險(雖然有救濟途徑)以及上述相關權益的損失。
所以,究竟要不要接受無薪假,我們需要從「薪資收入」+「上面三種權益的損失」+「判斷公司能否撐過去」這三方面來進行綜合評估。
關於資遣費:你可以上勞動部全球資訊網上取得:資遣費試算表。
想了解「資遣費基數」及勞工遭資遣的相關權益,可點此索取免費課程了解。
三、面對無薪假,你需要知道的3+5
面對無薪假,請務必完成三項確認及記住五項注意:
三項確認:
1.確認已提前了解資遣相關規範及政府可利用資源。
2.確認公司實施無薪假有符合前面說的5個必須。
3.確認保留相關通知、會議紀錄或薪資單等資料。
五項注意:
1.無薪假期間,薪水不得減低於最低工資。
2.「勞退金」需按原工資提繳,不得調降。
3.「勞保」投保金額,可以協商不調降。
這點要從兩方面來考慮。簡單來說,勞保投保金額是勞保權益的計算基礎(含失業給付),所以不調降對我們會較為有利。但,若是想要申請前面提到勞動部充電再出發計畫或是僱用安定的計畫的人,則建議按實際薪資投保 。
4.原則上一次不超過3個月,若要延長需重新與勞工協商。(非法律規定)
5.原僱用契約禁止兼職的規定,不再適用。(非法律規定)
結語:
無薪假是勞、資雙方共體時艱的一種過渡作業方式。不該看成是一種上對下的命令。若勞方可以獲得補助或是通過進修充實自己,雇主自然應該協助或是勞工應該勇於與雇主協商工作的時間。畢竟,勞工收入短缺的問題若能夠過補貼緩解,就能有更多餘裕陪同資方共渡難關,你說是吧!
要是你有親友需要以上資訊,歡迎您可以將這內容轉寄給他們。讓他們有機會可以利用政府資源渡過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