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這句「誰知盤中餐」,陸區這幾十年一直都是「盤中餐」;而臺港地區則一直都是「盤中飧」。經考證,「盤中飧」才對。
飧,《說文》:从夕、从食。注音ㄙㄨㄣ,拼音sūn,粵音孫。意指晚上的飯食。那是「會意」字。這個字在古代是常用字。例如:饔飧不繼,指生活貧困吃不飽。又例如:杜甫《客至》:盤飧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
也許有人問:既然「飧」字的筆畫比「餐」字少,那為什麼把「飧」字改成「餐」呢?這是個好問題。
大陸的漢字改革,不但要簡化,而且要減少。把哪些他們所謂「生僻」的字詞兒,竄改為較常見的字。又把那些同音字,通通人間蒸發。
2025-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