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音樂的科學》:為什麼要練音階?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為什麼要練音階?《好音樂的科學》這麼寫

(引用)你要是知道這些樂手其實是藉助一種叫做「肌肉記憶」功能的序列能在腦中形成單一記憶。 不過即便如此也無損於他們的成就。肌肉本身雖沒有記憶能力,但肌肉動作的複雜順序便如是花多少力氣綁鞋帶就知道了。下次綁鞋帶的時候,記得觀察一下自己手指的動作, 它們運用的雖然是相當複雜的肌肉動作,但大腦卻只需傳送一條訊息──「立刻綁鞋帶」即可。一位訓練有素的樂手可以將一整首樂曲轉化成一連串每根手指動作的指令,而是說:「下面接著的是中間輕快的樂段;而再下來則是有三個大聲演奏的和弦段」。要讓我們的腦袋如此運作的話,就得不斷地反覆練習,而這件事一點也不神奇,神奇的是我們所創造出來的音樂,以及人們對它們的反應。
縱然練習音階是很無趣的事,但了解「音階」、調子與「和聲」怎麼運作則是音樂訓練中很重要的一環。不論你是要演奏、即興作曲還是單純欣賞音樂,能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就會相當有幫助。下次在首流行樂的過程中曲調突然上揚時,不妨露出了然於胸的微笑,指著音響說:「嗯……,是卡車司機換擋了。」
嗯,你一年只能做一次這種怪事,所以請慎選時機……。
raw-image

練習音階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幾乎所有西方音樂都建構於音階之上;即便在印度、阿拉伯,甚至東南亞南島文化的音樂,也能用音符記錄下來,形成不同的樂譜。

當你反覆練習音階時,不僅會熟悉它們的聲音與在樂譜上的布局,也能訓練手指的肌肉記憶,並讓大腦建立起「聽覺、視覺與動作」之間的連結。這就是為什麼當你看到眼前的樂譜時,能夠自然而然地拿起手上的樂器,立刻演奏。

就像籃球選手反覆訓練特定動作,Michael Jordan 每天練習投籃上千次,目的就是將動作變成慣性,以便在比賽中任何情況下都能完成投籃。演奏樂器也一樣,是一種需要透過練習養成的條件反射。尤其在視奏時,因為無法預知樂譜的變化,你必須依靠反射與直覺完成演奏,讓大腦看到音符時,潛意識就能自動引導手指動作。

當你遇上一連串快速的音群時,大腦幾乎不可能逐一處理每個音符。然而,如果你熟悉音階、琶音或分解和弦,就能迅速辨識出其中的模式,手指自然知道怎麼運作。演奏樂器和運動一樣,越少刻意思考,表現往往越好,因為過度的意識反而會造成阻礙。

因此,練習音階、琶音與分解和弦至關重要。當這些動作化為直覺反射時,不僅能讓視奏更加輕鬆,也能讓學習與記憶樂曲變得高效而牢固。最後別忘了,練習時務必搭配節拍器!

好和弦-如何練音階文字版

為什麼厲害的人,視譜可以這麼快?

雖然長音、音階這些東西相當的基本,到現在我還是在練習樂曲前大概花10~30分鐘來先做這些基本練習,雖然還是吹得很爛,快速音群還是依然無法全部掌握...


「行遠必自邇,登高必自卑」,出自《禮記·中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無聊亂寫的小茶几
168會員
464內容數
一個步入中年才開始學管樂的貪吃大叔無聊亂寫一通的地方
2025/08/21
一位朋友臨時需要「三仙臺之歌」樂譜以準備豐年祭演出,作者透過聆聽歌曲並使用Sonic Visualiser軟體,快速採出樂譜並分享完成過程。
Thumbnail
2025/08/21
一位朋友臨時需要「三仙臺之歌」樂譜以準備豐年祭演出,作者透過聆聽歌曲並使用Sonic Visualiser軟體,快速採出樂譜並分享完成過程。
Thumbnail
2025/07/07
最新研究發現,年紀大也不怕,只要持續學樂器,大腦就能保持年輕!刊登在《Imaging Neuroscience》的研究指出,長者連續四年練習樂器,不只記憶力沒退化,大腦的關鍵區域還更健康,關鍵不是彈得多厲害,而是有沒有「持續練習」,就算是直笛、口風琴這種簡單樂器,只要每天玩一玩,就對預防失智有幫助!
Thumbnail
2025/07/07
最新研究發現,年紀大也不怕,只要持續學樂器,大腦就能保持年輕!刊登在《Imaging Neuroscience》的研究指出,長者連續四年練習樂器,不只記憶力沒退化,大腦的關鍵區域還更健康,關鍵不是彈得多厲害,而是有沒有「持續練習」,就算是直笛、口風琴這種簡單樂器,只要每天玩一玩,就對預防失智有幫助!
Thumbnail
2025/06/19
一位薩克斯風演奏者分享編譜的過程與心得,以及近期工作繁忙導致編譜計畫延宕...
Thumbnail
2025/06/19
一位薩克斯風演奏者分享編譜的過程與心得,以及近期工作繁忙導致編譜計畫延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教練,這個動作是練哪裡? 如果我練到不對的肌肉會不會長得很奇怪? 這樣對嗎?怎麼看起來跟其他人的不太一樣 這些問題雖然常讓我心裡莞爾一笑,但卻也習以為常,這個時候我已經會習慣性的掛上職業微笑,慢慢說到 「放寬心,我們先把動作學好做確實,該練的自然就會練到」 當然
Thumbnail
教練,這個動作是練哪裡? 如果我練到不對的肌肉會不會長得很奇怪? 這樣對嗎?怎麼看起來跟其他人的不太一樣 這些問題雖然常讓我心裡莞爾一笑,但卻也習以為常,這個時候我已經會習慣性的掛上職業微笑,慢慢說到 「放寬心,我們先把動作學好做確實,該練的自然就會練到」 當然
Thumbnail
回想起我幼年學習京劇的歲月,東方的身體訓練方法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我們被教導如何通過站立丹田提氣,尋找身體的支點和核心。訓練著重於運用氣息增強穩定性,非單純依賴肌肉力量。更注重陰柔與施力的平衡,一種與西方訓練迥然不同的理念。
Thumbnail
回想起我幼年學習京劇的歲月,東方的身體訓練方法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我們被教導如何通過站立丹田提氣,尋找身體的支點和核心。訓練著重於運用氣息增強穩定性,非單純依賴肌肉力量。更注重陰柔與施力的平衡,一種與西方訓練迥然不同的理念。
Thumbnail
有目標‧有規畫‧有紀律‧有方法,這些在健身房鍛鍊過程中的套路是否也能運用到樂器的練習? 通常大家針對「能對樂器練習帶來幫助的運動」這個問題,給出的答案幾乎都是類似跑步或游泳這類提高心肺功能的有氧運動,畢竟練習與表演都需要體力。但,兩者之間沒有其他更深刻的連結嗎?
Thumbnail
有目標‧有規畫‧有紀律‧有方法,這些在健身房鍛鍊過程中的套路是否也能運用到樂器的練習? 通常大家針對「能對樂器練習帶來幫助的運動」這個問題,給出的答案幾乎都是類似跑步或游泳這類提高心肺功能的有氧運動,畢竟練習與表演都需要體力。但,兩者之間沒有其他更深刻的連結嗎?
Thumbnail
體育課是為了讓孩子們鍛鍊身體而已嗎?還是作為其他考試科目的調課優先選擇?運動的本質從來就不是為了強身健體,而是為了提升更多關於大腦跟心理的相關內容。知識有可能會忘記或是不夠用;但透過運動打造的身心是可以維持很久的。
Thumbnail
體育課是為了讓孩子們鍛鍊身體而已嗎?還是作為其他考試科目的調課優先選擇?運動的本質從來就不是為了強身健體,而是為了提升更多關於大腦跟心理的相關內容。知識有可能會忘記或是不夠用;但透過運動打造的身心是可以維持很久的。
Thumbnail
練習烏克麗麗時,我喜歡嘗試簡單卻好聽的爬階,因為目前還是初學者,有時候練累了,就先不彈練習曲了,就彈彈簡單柔和的音,也是增加對烏克的喜愛。 我在看影片跳舞的時候,已經是簡單的舞了,但我認為隨意,不用一定要跟著影片跳,開心怎麼擺動身體就怎麼擺動,持續下去比較重要。
Thumbnail
練習烏克麗麗時,我喜歡嘗試簡單卻好聽的爬階,因為目前還是初學者,有時候練累了,就先不彈練習曲了,就彈彈簡單柔和的音,也是增加對烏克的喜愛。 我在看影片跳舞的時候,已經是簡單的舞了,但我認為隨意,不用一定要跟著影片跳,開心怎麼擺動身體就怎麼擺動,持續下去比較重要。
Thumbnail
『每支舞蹈的舞步都是編舞者用心去編排的, 所以要用心去學習,享受音樂並融入舞蹈情感。』 臨時接到任務的山姆老師,為今天的運動課做了好的開場,沒想到一堂簡單的律動課及舞蹈,可以連結到不同學習面向
Thumbnail
『每支舞蹈的舞步都是編舞者用心去編排的, 所以要用心去學習,享受音樂並融入舞蹈情感。』 臨時接到任務的山姆老師,為今天的運動課做了好的開場,沒想到一堂簡單的律動課及舞蹈,可以連結到不同學習面向
Thumbnail
漸進式肌肉放鬆是一套經過設計的放鬆動作,可以改善緊繃的感覺,並幫助身體更快的放鬆下來。此外,漸進式肌肉放鬆能提升自己對於放鬆感受的覺察與瞭解,進一步提升內在控制的感覺。挑選一個不易被打擾且舒適的環境,安穩的坐著,開始練習與感受漸進式肌肉放鬆所帶來的效果與體驗吧。
Thumbnail
漸進式肌肉放鬆是一套經過設計的放鬆動作,可以改善緊繃的感覺,並幫助身體更快的放鬆下來。此外,漸進式肌肉放鬆能提升自己對於放鬆感受的覺察與瞭解,進一步提升內在控制的感覺。挑選一個不易被打擾且舒適的環境,安穩的坐著,開始練習與感受漸進式肌肉放鬆所帶來的效果與體驗吧。
Thumbnail
如何透過生理測試/情緒測試/生化測試找出準確的指標肌肉,並且在調和前做事前檢查-迴路檢測/任脈檢測/充水度檢測 ,而在肌肉調和的方法則有脊椎反射、神經淋巴按揉點、神經血脈觸點、掃經、肌肉起止點技巧、利用食物強化肌肉。
Thumbnail
如何透過生理測試/情緒測試/生化測試找出準確的指標肌肉,並且在調和前做事前檢查-迴路檢測/任脈檢測/充水度檢測 ,而在肌肉調和的方法則有脊椎反射、神經淋巴按揉點、神經血脈觸點、掃經、肌肉起止點技巧、利用食物強化肌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