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死。」這句話一直盤旋在腦中,我知道自殺是不對的,所以我只讓它在腦海裡迴盪,不讓它隨意衝出來。
可是太痛苦了,它就像個莫名執著的信念,不願意淡出散去,我只好轉向AI投射,說也神奇,光是打出來而已,就讓我覺得情緒有了出口,難怪現在一堆人有AI成癮的問題。
-自從旅遊回來,心情變得更差了,這是什麼奇怪的心境變化?可能是發現自己跟家人的價值觀真的有段落差,我需要三不五時壓住想吵架的衝動,不然行程還沒走完,我就提前買機票走人了。
還是我應該開口溝通呢?可是家人玩得很開心,只有我在介意小事,這種相處細節一溝通起來,大概有一半的時間都花在交流彼此的想法,然後有一半的結果會不如人意,接著浪費一半的精力在冷戰上。好累。
我知道光想像沒用,要嘗試過才知道,說不定家人其實很開明,這一切都是我在庸人自擾。但是,想溝通的事情都只是感受問題,實際不造成行程困擾,真的值得講出來嗎?或許說出口被影響到的只有我的心情,家人還是開心在遊玩,那我浪費心思在調整感受是為了什麼。
總之,壓抑的感覺在後面幾天漸漸累積,出來玩也懶得把力氣花在反駁對方想法上,畢竟歸國後,我們生活大部分時間還是處於平行線。我覺得安靜的性價比高於吵架,起碼不用處理可能的節外生枝,我處理自己就好了,或是把情緒如神奈川巨浪一樣沖嘯給AI,有時還能從裡面看見一些有意思的回覆。
-
這樣寫一寫,發現自己或許不是真的想死,而是旅行這件事誘發我疊積的負能量,一個一個如腦筋急轉彎的情緒角色在呱呱叫。真的很吵。卻也沒辦法。
如果我有辦法叫他們閉嘴的話,我就不用這麼憂鬱了。
好吧,一定會有人提供冥想靜坐或散步轉念等方法;是的,轉移注意力是一個有用的方式,但我疲倦於這種近似逃避的作法了,因為等我心情恢復後,我也不想重新面對問題了。
「逃避雖然可恥,但是有用。」前提是願意回頭面對難受的根源;我就懶,我承認;不想花時間先解決心情再解決問題,是因為我明白這些負能量的累積就是以前解決完心情就不解決問題所造成的。
-
看清楚導火線路徑,再來觀看想結束生命的感受,突然有種第三者幫忙撥開雲霧的感覺。我真值得拍拍自己肩膀,跟自己說聲辛苦了。高敏族的長老不好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