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132:你不是不夠好,只是太在乎別人怎麼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夜色靜靜落下,辦公室的燈還亮著。桌上散落的報表和文件,像一面面嘲諷的鏡子,把李芸的疲憊與不安放大。她心裡反覆浮現著一句話——「我是不是不夠好?」

raw-image


白天,她已經交出完整的提案,卻在主管一句「再想想」之後,開始無限自我懷疑。這不是第一次了,她習慣將別人的反應放大,放進心裡一遍遍檢討,直到夜深人靜都停不下來。

這,就是心理師周慕姿口中的「內耗」。

內耗是一種隱性的拉扯:表面上是努力、是追求完美,但背後卻是一場與自己永無休止的戰爭。


一、活在他人的眼光裡

周慕姿在對談裡說過:「很多人並不是因為事情本身困難,而是因為太在乎別人怎麼看。」

這句話像一盞燈,照進了許多人的心。

在故事裡,李芸明明已經做到盡力,卻仍舊覺得別人的不滿代表自己「不被肯定」。她的腦海像被監視器綁架,每一個眼神、每一句評論,都成為她衡量自己的尺。

心理學稱這種現象為「外控焦點」——我們把人生的標準交到他人手上,讓別人來決定我們的價值。結果就是,即使已經很努力,也總覺得自己不夠。


二、內耗的日常場景

在家庭裡,內耗可能是一通電話。母親隨口的一句「你最近是不是不太乖?」讓成年子女心裡揮之不去地懷疑自己是不是做錯了什麼。

在職場裡,內耗可能是會議桌前的一個眼神。當同事皺眉時,敏感的人會立刻解讀:「是不是覺得我表現不好?」

在人際關係裡,內耗可能是一則未讀的訊息。對方不回,心裡就開始上演無數劇本:是不是我說錯話了?是不是他不想理我了?

這些看似微小的瞬間,卻累積成一種消耗——我們不是被現實壓垮,而是被腦中「想像中的評價」壓得無法呼吸。


三、從外在評價到內在價值

周慕姿提醒:「如果我們的人生,不斷是為了符合別人的期待,那就永遠不會感到滿足。」

因為他人的期待是流動的、無窮的,你永遠追不完。

這讓我想起另一個故事。

一位年輕的律師,在法庭上贏下一場重要官司。大家都替他喝采,卻只有他自己回到家裡,覺得心裡空蕩蕩的。因為他不是為了自己打這場官司,而是為了「不讓別人失望」。

raw-image



那種掌聲落下的瞬間,他竟感覺不到快樂。

真正的價值,不是外界的評價,而是我們能不能在心裡對自己說:「這是我想做的,這是我相信的。」


四、練習把專注還給自己

那麼,要怎麼從內耗中走出來?

周慕姿給出了一個簡單卻深刻的方法——「把專注放回自己身上」。

她建議,每當陷入自我懷疑時,不妨問自己:

  1. 這件事情,我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2. 我已經盡力了嗎?
  3. 這是我能控制的嗎?

如果答案是「我已經盡力」且「這不在我能控制的範圍內」,那就該停下。因為再多的懷疑,只是消耗自己,卻不能改變結果。


五、內心的自由感

文章最後,周慕姿用了一句話收尾:「自由,不是沒有束縛,而是當外界的聲音嘈雜時,你還能選擇自己的聲音。」

想像一個場景:

你站在人群裡,四面八方都有人在指點你。有人說你應該更努力,有人說你太執著,有人說你不夠好。

但在這一片喧囂中,你深呼吸,聽見自己心裡的那句話——「我知道我在做什麼。」

那一刻,你不再需要外界的掌聲或肯定,你已經給了自己最大的允許。

這,就是停止內耗的開始。


✨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別忘了點擊下方的 愛心 💖,並加入會員。這樣一來,每當我有新的文章或分享,就能第一時間通知你,陪你一起走在成長與探索的路上!🚀

精選金句

  1. 「內耗,是一場與自己永無休止的戰爭。」
  2. 「很多人不是輸在事情本身,而是輸在太在乎別人的眼光。」
  3. 「外界的期待沒有盡頭,你永遠追不完。」
  4. 「真正的自由,是當外界聲音嘈雜時,你還能選擇自己的聲音。」
  5. 「專注放回自己身上,你才會慢慢找到平靜。」
  6. 「內耗不是努力的證明,而是心靈的枷鎖。」
  7. 「價值不該來自他人的眼神,而是內心的認可。」
  8. 「我們常被想像中的評價壓垮,而不是被現實打敗。」
  9. 「停止無謂的懷疑,是給自己最好的禮物。」
  10. 「內心的自由,才是真正的成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lan大叔的職場真心話
18會員
231內容數
我是 Alan大叔,熱愛閱讀與寫作,樂於分享心得與見解。在職場打滾多年,我以真誠的筆觸記錄所見所聞,提供實用的經驗與建議,幫助讀者在職場少走冤枉路。閒暇時,我喜歡透過攝影捕捉生活的美好,也熱愛騎單車享受自由與探索的樂趣。寫作對我而言不只是分享,更是一種與世界交流的方式,期待透過文字與更多人產生共鳴,一起成長、前行!
2025/09/10
在這個快速變動的時代,競爭似乎成了唯一的語言。然而,真正能走得長遠的人,不是爭到最後一口氣的人,而是懂得「共存、共榮、共利、共享」的人。本篇文章透過一個個具體故事,帶你看見「四共法則」如何在職場、家庭與人際關係中落地,讓我們不只是活下來,而是活得更好、更自在。
Thumbnail
2025/09/10
在這個快速變動的時代,競爭似乎成了唯一的語言。然而,真正能走得長遠的人,不是爭到最後一口氣的人,而是懂得「共存、共榮、共利、共享」的人。本篇文章透過一個個具體故事,帶你看見「四共法則」如何在職場、家庭與人際關係中落地,讓我們不只是活下來,而是活得更好、更自在。
Thumbnail
2025/09/10
經營企業,就像指揮一場交響樂。只有當人力、物力、財力、供應鏈與通路這五大資源被妥善整合,旋律才能和諧而有力。這不是冰冷的管理學,而是血肉鮮活的故事—有老闆的焦慮、員工的掙扎、也有突破困境後的感動。本文透過沉浸式敘事,帶你走進企業經營的真實場景,看見資源整合如何讓一個團隊從混亂走向綜效,從疲憊走向成長
Thumbnail
2025/09/10
經營企業,就像指揮一場交響樂。只有當人力、物力、財力、供應鏈與通路這五大資源被妥善整合,旋律才能和諧而有力。這不是冰冷的管理學,而是血肉鮮活的故事—有老闆的焦慮、員工的掙扎、也有突破困境後的感動。本文透過沉浸式敘事,帶你走進企業經營的真實場景,看見資源整合如何讓一個團隊從混亂走向綜效,從疲憊走向成長
Thumbnail
2025/09/10
很多人害怕「制度」,覺得它冰冷、僵化,甚至扼殺創意。但真正有效的 SOP,從來不是枷鎖,而是讓人安心的軌道。它讓老闆不必被小事拖垮,讓團隊能更自由地展現專業。本文以沉浸式故事重現創業現場,帶你看見 SOP 背後的心理學與人性,如何讓一個團隊從混亂走向秩序,從疲憊走向成長。
Thumbnail
2025/09/10
很多人害怕「制度」,覺得它冰冷、僵化,甚至扼殺創意。但真正有效的 SOP,從來不是枷鎖,而是讓人安心的軌道。它讓老闆不必被小事拖垮,讓團隊能更自由地展現專業。本文以沉浸式故事重現創業現場,帶你看見 SOP 背後的心理學與人性,如何讓一個團隊從混亂走向秩序,從疲憊走向成長。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每個人心中都渴望成為特別的人,但在成長過程中,我不斷地失敗。這樣的感受令我迷失了自己,變得討厭自己,討厭這個世界。在這樣的情緒下,我努力證明自己,卻始終無法擺脫自己對自己的不信任。直到我開始告訴自己⋯⋯
Thumbnail
每個人心中都渴望成為特別的人,但在成長過程中,我不斷地失敗。這樣的感受令我迷失了自己,變得討厭自己,討厭這個世界。在這樣的情緒下,我努力證明自己,卻始終無法擺脫自己對自己的不信任。直到我開始告訴自己⋯⋯
Thumbnail
有時候我們會太過分去在意別人的眼光和想法,等於說你的焦點都在別人那裡,焦點不在自己身上,這個差別是什麼?
Thumbnail
有時候我們會太過分去在意別人的眼光和想法,等於說你的焦點都在別人那裡,焦點不在自己身上,這個差別是什麼?
Thumbnail
不知道你身邊有沒有這樣的人,明明他們外貌或是工作及經濟條件都還行,可是他們總是不停的在否定自己,總嫌棄自己不夠好,對自己不滿意,總是責怪自己,總覺得自己做不到。 如果你也有這樣的問題,那麼恭喜你,你可能是有些低自尊啦!
Thumbnail
不知道你身邊有沒有這樣的人,明明他們外貌或是工作及經濟條件都還行,可是他們總是不停的在否定自己,總嫌棄自己不夠好,對自己不滿意,總是責怪自己,總覺得自己做不到。 如果你也有這樣的問題,那麼恭喜你,你可能是有些低自尊啦!
Thumbnail
為什麼我們經常覺得自己「不夠格」?怕被他人「揭穿自己」的真面目!被人揭穿真面目會怎麼樣嗎? 如果有一天被他人揭開自己的真面目,那又如何?你真正擔心害怕的是什麼,是懷疑對方是否就不喜歡自己了?問問自己,為什麼在追求生命中的過客要喜歡我們呢?
Thumbnail
為什麼我們經常覺得自己「不夠格」?怕被他人「揭穿自己」的真面目!被人揭穿真面目會怎麼樣嗎? 如果有一天被他人揭開自己的真面目,那又如何?你真正擔心害怕的是什麼,是懷疑對方是否就不喜歡自己了?問問自己,為什麼在追求生命中的過客要喜歡我們呢?
Thumbnail
在這個快節奏的世界中,找到自我價值和提升自信是每個人的終身課題。許多不可控制的外在因素,即使我們努力犧牲付出,成果終究不是一個人可以決定。 我們卻因此度反省檢討自己「是我哪裡有問題、我該怎做才能滿足別人。」用完美主義來嚴格自我反省下一個 「我就是不夠好 」的批判性結論,陷入關係中的⻑期討好
Thumbnail
在這個快節奏的世界中,找到自我價值和提升自信是每個人的終身課題。許多不可控制的外在因素,即使我們努力犧牲付出,成果終究不是一個人可以決定。 我們卻因此度反省檢討自己「是我哪裡有問題、我該怎做才能滿足別人。」用完美主義來嚴格自我反省下一個 「我就是不夠好 」的批判性結論,陷入關係中的⻑期討好
Thumbnail
一切的糾結與不愉快, 可以說是源自於自己的不自信, 但造成不自信的原因又會是什麼呢? 反覆思索許多次, 我認為「是否接受自己真正的模樣」佔了很大的成分。 看著別人光鮮亮麗,而自己黯淡無光; 看著別人大方展現,而自己消極隱藏; ⋯⋯ 總是不斷地看著別人的好,總是不斷地挑自己
Thumbnail
一切的糾結與不愉快, 可以說是源自於自己的不自信, 但造成不自信的原因又會是什麼呢? 反覆思索許多次, 我認為「是否接受自己真正的模樣」佔了很大的成分。 看著別人光鮮亮麗,而自己黯淡無光; 看著別人大方展現,而自己消極隱藏; ⋯⋯ 總是不斷地看著別人的好,總是不斷地挑自己
Thumbnail
你曾經因為他人的一句話而感到自己被對方貶低嗎? 或是你總是亟欲證明自己比其他人更值得被讚賞而感到疲累呢? 人之所以容易感到煩惱與痛苦,多半都是因為比較心態作祟,雖然說適當的競爭有益於整體社會的進步,但過度在意與他人之間的地位高低卻容易陷入無止盡的情緒黑洞。 首位提出「高敏感」概
Thumbnail
你曾經因為他人的一句話而感到自己被對方貶低嗎? 或是你總是亟欲證明自己比其他人更值得被讚賞而感到疲累呢? 人之所以容易感到煩惱與痛苦,多半都是因為比較心態作祟,雖然說適當的競爭有益於整體社會的進步,但過度在意與他人之間的地位高低卻容易陷入無止盡的情緒黑洞。 首位提出「高敏感」概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