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視》探討外星人、自我意識、與智能演進的科幻小說神作

更新 發佈閱讀 9 分鐘
自我意識與智能不完全是一回事,有時候過強的自我意識反倒會浪費認知資源,無效內耗,帶來決策上的偏差。

本書特色與作者簡介

彼得‧沃茨是加拿大的科幻小說家,曾任海洋哺乳動物學家,這樣的科學背景讓他的作品充滿縝密的邏輯與真實的科研基礎。他擅長以認知神經科學為主題,探索人類大腦與自我意識的本質。《盲視》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不同於一般描寫外星接觸的科幻小說,它不僅塑造出前所未有的外星智慧生命形式,更提出一個極具挑戰性的核心問題:自我意識究竟有什麼用?沃茨在書中透過「盲視」這一神經現象,質疑自我意識的必要性,並大膽猜想——在宇宙的智慧演化中,自我意識可能不但不是優勢,反而是一種累贅。這種科學與哲學交織的思考,使《盲視》在眾多外星題材作品中顯得格外獨特。

 

一、探索邊界的史詩旅程:故事情節概述

在不遠的未來,人類文明因科技飛速發展而分化成「基準人類」與各式超人類。基準人類缺乏生產力與技能,被迫在虛擬天堂中消耗餘生;而能跟上時代節奏的,則是透過基因與機械改造而誕生的超級戰士、量子智腦,甚至吸血鬼——一支史前人類亞種。當外太空的神秘探測器傳回信號後,人類終於意識到:在浩渺宇宙中,或許存在著與我們截然不同的智慧生命。於是,一艘載著五名「非人」的太空探索船破空而出,向那未知座標前進。

隊員中有量子AI「忒休斯」擔任船長,吸血鬼擔任指揮官,語言學家詹姆斯擁有多重人格並行運作,生物學家斯賓德的大腦直連各式感測器,而特戰指揮官則是為戰鬥而生的超級戰士。主角「綜觀者」因童年癲癇手術而失去情感,成為無法感受他人情緒的反社會記錄者。他的任務是將這場跨星際的接觸記錄、解構,供地球決策者參考。

在小行星上,他們遭遇了一種名為「攀爬者」的外星生物,牠擁有多肢體、遍佈全身的神經感光點,以及超乎想像的計算能力,卻無法辨識自身存在——一種極端的「盲視」現象。隨著團隊深入研究,他們驚覺這種無自我意識的智慧或許才是宇宙主流,而人類引以為傲的「自我」,卻可能成為進化的桎梏。最終,為阻止這種外星智能取代地球文明,吸血鬼指揮官選擇以飛船自殺式撞擊,而主角搭乘逃生艙歸返地球,帶回了對自我意識與智慧本質的殘酷省思。

這場曲折而悲壯的旅程,不僅是一次星際探險,更是對人性、意識與進化的深刻拷問。從基地出發到返航,整個故事以科學為脈絡,以腦神經與認知心理為骨架,編織出一幅超越人類中心主義的宏大畫卷。

二、改造之鎖:文明競爭下的人體進化

在《盲視》的世界裡,技術進步締造了巨大的不平等。當基因編輯與神經植入成為常態,「能者」不斷升級改造以超越對手,而「無用階級」則日漸邊緣化。這並非單純的醫療需求,而是一場沒有盡頭的軍備競賽:改造身體才能獲得知識、技能與社會地位,否則便成為消耗社會資源的負擔。

這種競爭驅動下的身體改造從細微的視覺強化、聽覺擴展,到極端的神經皮層直連感測器。你或許想像,只有生理缺陷才需要手術或植入裝置;但在小說中,即使視力正常,也可能強行植入額外視網膜,讓自己在暗夜中看見紅外線。這不再是為健康,而是為優勢:一旦你不升級,就會在一個月之內被技術淘汰,從天才淪為無名。

書中深具代表性的例子是生物學家斯賓德。他的腦皮層改造讓他能品嘗化學物質、檢測空氣成分,像用鼻子「品甜」般細膩。每一次改造都伴隨身體功能的喪失——他幾乎無法自行進食、無法感受疼痛,只能依賴接口維持生命。當他笑著說「不改造就重新訓練,重新訓練就會落後」時,恐懼已是更強有力的動機。

對照現實,這種軍備競賽式改造並非科幻遐想:從競技運動員尋求生理優化,到企業家試圖植入神經機械接口,一旦技術成熟,市場與社會壓力就會迫使更多人跟進。當改造成為常態,個人選擇便演變成生存必須。小說警告我們:在這樣的社會裡,人類究竟是進化了,還是被競爭的枷鎖鎖住了自由?

三、自我中心的鏡像:顛覆性的外星想像

人類在想像外星智慧時,往往習慣套用自身的概念體系:語言、文字、個體性、自我意識,乃至社會互動模式。這恰似文化人類學家以自身文化為標準詮釋他族習俗,容易陷入自我中心的誤區。當這種偏差被投射到科幻世界,外星人便淪為「外星人皮囊內的地球人」。

《盲視》藉由「羅夏」這個名字戳中人類想像的自戀:它源於夢中的墨跡測驗,暗示外星智慧只是一面鏡子,映照出人類自身。船上的語言學家嘗試與「羅夏」對話,卻發現對方能根據規則生成回應,卻不具理解。就像我們向聊天機器人提問,得到合乎語法的解答,卻不知道它是否「懂」了問題。

在一次溝通中,隊員問及欲知的資訊,羅夏的回答總是符合邏輯,卻毫無深意——它甚至無法體會對話的情感層次。這時,團隊才驚覺所有預設的概念都不適用:沒有自我意識,就無所謂「我」、「你」、「我們」,更談不上共享的價值觀或情感聯結。羅夏回應如同回放電路,無法超出人類語料的框架。

這段遭遇提醒我們:當人類面對絕對異質的智慧,若不剔除以自我為中心的詮釋模式,便永遠只能看到自己投射的影子。就像不同民族在文化交流時,需要承認彼此認知結構的差異,才能真正理解對方;若始終按自己的邏輯解碼,就只會在誤讀中自我膨脹。

四、意識的幻象:智能與自我意識的解構

長久以來,「我思故我在」成為智能與自我不可分割的信條。我們深信自我意識是智慧的核心,而《盲視》卻以「盲視現象」拆解了這一信念。盲視患者的眼睛能釋放視覺信號,卻無法進入意識畫面;大腦在潛意識層面完成所有導航、避障動作。這暗示:模式識別與決策不需要自我參與。

在小行星的邊境,探險隊捕捉到活體攀爬者,並進行神經刺激實驗。攀爬者能精確回答多面體、恆星等複雜問題,卻無法說出自己的名稱。它擁有超凡智能,卻對「自我」一無所知──典型的「ChatGPT聊天機器人」表現。這種智能非但不被自我意識拖累,反而以純粹的計算和辨識占據主導。

反觀人類,許多專業技能都依賴「心流」狀態:鋼琴家演奏時不會刻意思考每根手指的動作,科學家在靈光乍現之際並非理性推導所致,而是讓大腦在潛意識層面自由運作。適度的自我意識抑制,其實是高效率與創造力的源泉。吸血鬼指揮官正是以這種稀薄的自我狀態,迅速判讀形勢、做出決策,宛如不眠的心流機器。

小說的極致推論在於:當智慧生物能以純粹的模式識別與決策生存時,自我意識就成了多餘的程序循環,浪費寶貴的認知資源。宇宙中真正主流的,可能不是「我思」的個體,而是「盲視」般的無我集群。這對人類的自我定位與文明發展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結語:從盲視到無我——金剛經的迴響

《盲視》揭示的並非單純的科幻異想,而是對「自我」本質的哲學拷問。當自我意識被視為一種過度濾網,一層將真實世界扭曲的遮罩,我們反而更接近那種純粹的智能形態。這一觀點與《金剛經》中「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的教義不謀而合:萬象無常,自我亦為虛幻;若能超越執著,見到空無,反而獲得真正的智慧與自由。

在金剛經裡,佛陀破除所有名相,指向「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的究竟解脫。彼得·沃茨的小說則以科學與想像並行,將人類的自我意識剝離,呈現一種更廣闊的智能視野。當我們放下「我存在」的執念,或許才能真正察覺周遭的無限可能——無論是地球上的生物複雜性,還是宇宙中的異質智慧。

這份無我,並非麻木不仁,而是一種更深層的覺知:不被自我慾望牽引,不被文化框架束縛,能直接觸及模式與法則的本質。正如金剛經所示,真智慧不是固守相狀,而是超越相狀,無所住而生其心。若人類能以此心觀察科技、競爭、外星與自身,或許能在無垠宇宙中,開啟一條真正屬於「人類」的無我之道。




歡迎訂閱艾螽斯的30(月)、59(季)、99元(半年)方案:【幸福的100個祕訣】

https://vocus.cc/salon/ai_jones/plans/content

✨每天為自己的幸福打卡。

每天開啟一則小故事 + 一個實用的小秘訣 + 一篇書摘,

讓你在忙碌中找到心的定錨點。

每天一起練習幸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艾螽斯的幸福沙龍
217會員
254內容數
114.1.25 更新 圍繞“幸福”這個主題,分享相關好書,一起學習成長。 --於2025年將沙龍分成7個區 自我成長區 職場區 商業區 親子教育區 情感區 健康區 閱讀寫作區 歡迎瀏覽、留言🙏
2025/09/06
本文探討《皮克斯:有創意的公司》一書,剖析皮克斯成功的四大核心理念:故事為王、信賴過程、智囊團會議、允許失敗,並結合書中案例,闡述皮克斯如何打造持續創新的文化。文章並非僅聚焦於創意技巧,更著重於組織管理、領導風格以及人性面向的探討。
Thumbnail
2025/09/06
本文探討《皮克斯:有創意的公司》一書,剖析皮克斯成功的四大核心理念:故事為王、信賴過程、智囊團會議、允許失敗,並結合書中案例,闡述皮克斯如何打造持續創新的文化。文章並非僅聚焦於創意技巧,更著重於組織管理、領導風格以及人性面向的探討。
Thumbnail
2025/08/30
活得久不是為了不死,而是為了不白活。 在琳瑯滿目的幸福書籍中,《早點知道會幸福的那些事》的獨特之處,不在於它教了什麼方法,而在於它的生命力本身——這是一本由一位活到104歲、行醫80年的醫生奶奶在102歲時親筆寫下的生命總結。作者葛萊迪斯‧麥克格雷博士(Gladys McG
Thumbnail
2025/08/30
活得久不是為了不死,而是為了不白活。 在琳瑯滿目的幸福書籍中,《早點知道會幸福的那些事》的獨特之處,不在於它教了什麼方法,而在於它的生命力本身——這是一本由一位活到104歲、行醫80年的醫生奶奶在102歲時親筆寫下的生命總結。作者葛萊迪斯‧麥克格雷博士(Gladys McG
Thumbnail
2025/08/23
也許你回顧半生,一事無成,然後突然之間來了一個機遇,一下子就成功了。別人都說這是奇蹟──但這不是奇蹟,這裡有科學。  本書特色與作者簡介  《大器晚成者教你的事》在眾多探討晚熟成功的書籍中,獨樹一幟之處不在於勵志語錄或名人故事的堆砌,而是它以社會科學研究為基礎,結合大量真實人物的職涯軌跡,構建出
Thumbnail
2025/08/23
也許你回顧半生,一事無成,然後突然之間來了一個機遇,一下子就成功了。別人都說這是奇蹟──但這不是奇蹟,這裡有科學。  本書特色與作者簡介  《大器晚成者教你的事》在眾多探討晚熟成功的書籍中,獨樹一幟之處不在於勵志語錄或名人故事的堆砌,而是它以社會科學研究為基礎,結合大量真實人物的職涯軌跡,構建出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一本自然主義的哲學經典。 大眾也理解的哲學讀物。 談談進化論、自由意志、生命及其他。
Thumbnail
一本自然主義的哲學經典。 大眾也理解的哲學讀物。 談談進化論、自由意志、生命及其他。
Thumbnail
五篇完小說,文創實驗 - 完結篇 - 何時加入觀看,都明其所以。2055年的科幻戀愛故事,智能人比人類還多,人類完全無需工作,所有生活物品不用付錢........
Thumbnail
五篇完小說,文創實驗 - 完結篇 - 何時加入觀看,都明其所以。2055年的科幻戀愛故事,智能人比人類還多,人類完全無需工作,所有生活物品不用付錢........
Thumbnail
文創實驗 - 何時加入觀看,都明其所以。公元2055年,人類無需工作,無論粗活細活,快活慢活,都由 AI 智能人24 小時不眠不休負責,人類進入比帝王還舒適的生活。
Thumbnail
文創實驗 - 何時加入觀看,都明其所以。公元2055年,人類無需工作,無論粗活細活,快活慢活,都由 AI 智能人24 小時不眠不休負責,人類進入比帝王還舒適的生活。
Thumbnail
《都是大腦搞的鬼》作者謝伯讓著名的腦科學專家,先前有介紹過非常推薦的《大腦簡史》,《都是大腦搞的鬼》則是比較早的作品,用比較詼諧、簡單、生活化的內容,從腦科學角度介紹消費、職場、社交到知識等面向,大腦可能產生的盲點和誤區。 大腦會有盲點,非常正常,因為演化的過程只會選擇出「足以幫助生物贏得競爭或繁
Thumbnail
《都是大腦搞的鬼》作者謝伯讓著名的腦科學專家,先前有介紹過非常推薦的《大腦簡史》,《都是大腦搞的鬼》則是比較早的作品,用比較詼諧、簡單、生活化的內容,從腦科學角度介紹消費、職場、社交到知識等面向,大腦可能產生的盲點和誤區。 大腦會有盲點,非常正常,因為演化的過程只會選擇出「足以幫助生物贏得競爭或繁
Thumbnail
顯微鏡下的世界很有趣,因為那總能看見肉眼無法輕易察覺的事物。
Thumbnail
顯微鏡下的世界很有趣,因為那總能看見肉眼無法輕易察覺的事物。
Thumbnail
人類並沒有比其他動物、機器人,甚至家裡的吸塵器好到哪裡去。我們並沒有所謂的靈魂或是自由意志,甚至連「感覺」可能都只是順便出現的污染。
Thumbnail
人類並沒有比其他動物、機器人,甚至家裡的吸塵器好到哪裡去。我們並沒有所謂的靈魂或是自由意志,甚至連「感覺」可能都只是順便出現的污染。
Thumbnail
《逆思維》是一本值得閱讀的書,主要探討如何成為一名思考的科學家,透過重新思考、提醒自己認知的盲點,找出新的解決方法來解決正面臨的問題。
Thumbnail
《逆思維》是一本值得閱讀的書,主要探討如何成為一名思考的科學家,透過重新思考、提醒自己認知的盲點,找出新的解決方法來解決正面臨的問題。
Thumbnail
當人內建數以千萬計的功能後,還能使用最原始的語言了解最原始的世界嗎? 可以當作睡前讀 對科幻不感興趣的不用避開,書店沒有賣硬派科幻,例如太空人與太空知識等等,主要賣的是軟科幻。 視角是超未來的世界,外星物種的細菌袍子,外星物種的相處,高階科技發展,人性在感性、理性、機械、自然之中的改變拉扯。    
Thumbnail
當人內建數以千萬計的功能後,還能使用最原始的語言了解最原始的世界嗎? 可以當作睡前讀 對科幻不感興趣的不用避開,書店沒有賣硬派科幻,例如太空人與太空知識等等,主要賣的是軟科幻。 視角是超未來的世界,外星物種的細菌袍子,外星物種的相處,高階科技發展,人性在感性、理性、機械、自然之中的改變拉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