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壓別人的說話結構通常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1. 假性讚美 + 但書
這種是最常見的,先給予一個表面上的讚美,但立刻用一個「但書」或「附加條件」來否定或貶低對方,讓讚美瞬間歸零。- 「妳的穿搭很有個人風格,但看起來有點太用力了。」
- 「妳的歌聲不錯,不過音準好像不太穩定。」
- 「妳真的很有想法,但這些想法似乎不太切實際。」
2. 稱讚第三人 + 比較
這種方式是間接貶低對方,透過讚美一個與對方相關的第三人,來暗示對方的不足。
- 當對方講了一個笑話:「我朋友比你還會說笑話。」
- 當對方分享自己的成就:「我認識一個大學生,他做的東西比你這個厲害多了。」
- 「你長得不錯,但我覺得你朋友的氣質更吸引人。」
3. 用「假性關心」或「建議」來貶低
這種方式將貶低包裝成關心或建議,讓對方感到困惑,因為表面上似乎是為對方好,實際上卻是在否定對方。
- 當對方表現得興奮時:「你這麼容易開心,是不是因為從小生活比較單調?」
- 當對方分享自己的喜好時:「你還喜歡看這種東西?我以為只有小孩才看。」
- 「妳應該把頭髮紮起來比較好,這樣看起來臉才不會這麼圓。」
4. 提出「非必要」的質疑
當對方說了一些話或做了某件事時,提出一個沒有必要、甚至有些挑釁的質疑,讓對方必須為自己辯護,從而處於劣勢地位。
- 對方說:「我喜歡聽搖滾樂。」你回:「你確定你真的懂搖滾樂嗎?」
- 對方說:「我週末要去學瑜伽。」你回:「你應該沒辦法堅持吧?」
- 當對方表示自己是某個領域的專家時:「我聽說這個領域沒那麼簡單,你才剛開始學吧?」
這些說話結構的共同點是,它們都不會直接說「你很差」,而是用一種看似無害、甚至帶有一絲關心的口氣,但實質上帶有貶低或批評的說話方式來打擊對方的自信。這些 人製造一種不確定性,讓對方感到困惑、不舒服,但又找不到明確的證據來反駁,於是陷入自我懷疑,這正是 PUA 想要達到的效果。
這種打壓人的說話方式,基本是沒有禮貌且非常惡劣的行為。它背後的目的是為了削弱對方的自信心,並建立一種不健康的權力關係。
為什麼說這類行為「沒有品」且「沒禮貌」?
- 缺乏尊重: 任何健康的溝通都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而打壓式的說話方式,從一開始就沒有尊重對方的意願,而是將對方視為一個可以被操縱和控制的「對象」。
- 目的不良: 它的目的不是為了溝通,也不是為了表達真實的感受,而是為了達到特定的「操縱」目標,也就是讓對方對自己產生不安全感和依賴。
遇到這種人,不用為對方的無禮行為找理由,需要保持好自己的情感界線。
如果打壓者是權力位階比較高的人(例如上司、長輩、老師),怎麼回應與反應呢?
- 設定界線:簡潔而禮貌地回應
這是一種直接但不帶攻擊性的做法,目的是讓對方知道你的界線,並阻止話題繼續朝貶低方向發展。
回應方式:
- 「謝謝您的意見,但我覺得我做得還不錯。」(禮貌性地結束話題)
- 「我不太確定您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可以說得更清楚嗎?」(將問題丟回給對方,讓對方意識到自己的話語帶有冒犯性)
- 「我不覺得這個笑話很好笑。」(直接表達你的感受,適用於對方用「開玩笑」來包裝打壓的情況)
2. 轉移話題:不讓對方有機會繼續打壓
如果直接衝突風險太大,或覺得不值得為此爭辯,可以忽略其打壓部分,只回應其言論中與工作或任務相關的部分。
舉例:
- 對方說:「你的簡報做得不錯,但這麼簡單的東西也花了你這麼久?」
可以回應:「這個簡報的重點在於…,我希望它能清楚呈現我們下季度的目標。」(完全忽略後面的貶低,只談論工作本身)
- 對方說:「你這個想法很有趣,但像你這麼年輕的人,應該還有很多東西要學。」
- 可以回應:「是的,我確實想多學一些東西。您對這個想法有什麼具體的建議嗎?」(將重點轉回專業討論,避免情感上的糾纏)
3. 私下溝通:當事件重複發生時
如果這類打壓性言論不是單一事件,而且已經影響工作或心情,可以選擇一適當的時機,私下與對方溝通。
溝通技巧:
- 使用「我」開頭的陳述句: 專注於你的感受,而不是指責對方。「我」訊息的表達方式能有效降低對方的防衛心。
例如:「當您說『你的簡報…』這類話的時候,我會感到有點困惑和不舒服,這會影響我的工作積極性。」
- 保持冷靜和專業: 溝通的目的是解決問題,而不是發洩情緒。
4. 評估與反思:這段關係值得嗎?
在某些極端情況下,如果對方是習慣性地使用貶低來控制他人,而且你的任何反應都無法改變其行為,那麼你可能需要認真思考這段關係的本質。
問自己:
- 這個人是真的在指導我,還是只想貶低我?
- 這段關係對我來說是健康的嗎?
- 我有辦法在這種環境下繼續成長嗎?
雖然改變高權力位階者的行為很難,但可以選擇如何回應,以及是否要讓他們的言語影響你的內心。保護自己的情感和自尊,永遠是第一位的。
後記:研究整理這一篇文章是起因為我確實在職場上遇到喜歡說話打壓人、讓人非常不舒服的有權勢者。真心希望我們的社會、職場溫暖多一點、善良多一點、和氣多一點、尊重多一點、禮貌多一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