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沒人想聽」到「讓人想買」的秘密:Start With Why

更新 發佈閱讀 8 分鐘
raw-image


這次要分享的書叫《START WITH WHY》,大家會不會有很常沒動力的狀況?講話時常不知道怎麼說服別人?不知道怎麼推銷產品?

所有的原因都可能就是缺乏了WHY。

我自認我就是個時常會有沒動力的人,常常需要一些激勵來激起動力。

這本書的作者是 Simon Sinek,他有一個關於黃金圈的TED TALK有非常多的觀看數,裡面解述的內容是一個黃金圈的概念。我在看完後就對黃金圈這個想法非常著迷,裡面的內容跟我許多日常經驗非常相似,所以就讓我想要深入研究,說不定就能讓我找到製造動力的方法。不過看完後,我學到了比想像中還要多的東西。

raw-image


講這本書之前,我先簡單介紹一下黃金圈的概念。TED TALK演講可能講得更好,也可以去聽作者的演講。

我這裡簡單說明,黃金圈是由WHAT HOW WHY所組成,內圈WHY代表的是執行的動機,中間HOW代表的是怎麼做,外圈WHAT代表的則是做甚麼。

正常的大腦運作是由內而外的,我們會先知道自己的動機WHY,在想HOW如何做,最後在想WHAT做甚麼。

raw-image


當違反由內而外的邏輯,就會出現感覺奇怪又難以說明的不適感,因為沒有WHY為甚麼要做的動力,舉個例子:有個人在賣手機時說:「我出的手機有超高的像素,而且有很好的望遠鏡頭,並且電池耗電量超低,最近上市你要不要買個一支」,聽完只會感覺確實是很棒,但感覺卻沒有吸引,要說出原因也回答不上來。

換另外一個廠商賣手機:「我們做的每件事,都是為了挑戰、改變現況。因為我們相信『不同凡響』的力量。挑戰現況的最好的方法,就是讓我們產品有最好的外觀,且簡單、好用。而剛好,我們做的剛好就是最好的電腦,想買嗎?」,聽完這個廠商介紹就突然想買了。

這個廠商就是有名的apple,介紹的人正是賈伯斯。賈伯斯很好的運用黃金圈由內而外的概念,不是先說型號,而是先說他們為什麼做。讓消費者由內而外自然地想買商品。

簡單的說話順序就有很大的效果,黃金圈的概念還可以套用在很多方面上,推銷、提案、領導力、人際關係、自我提升、時間管理、說服,幾乎視無所不在。

-

企業沒有WHY會發生甚麼是?

-

如果企業沒有WHY就會需透要過操弄的方式,來販售自己的商品。透過價格戰、促銷的方式來讓消費者購買商品,消費者主要並不是因為受到商品吸引而購買,只是被價格所吸引。

甚至更特別的狀況是,企業會透過恐懼的方式,來讓消費者買單,像「每36秒,就有人死於心臟病」。

這些方式都可以說是廣告的銷售手法,但都是只有短期有效,長期可能會有負面效果。當打價格戰時最後只會讓自家商品貶值,促銷方式只要一沒促銷就突然失去了優勢,恐懼方式也只能短暫讓人恐懼一下。

書裡說到要有長期的效果就必須要有感召,企業要讓消費者受到感召,願意主動去購買。

那要如何感召呢?那就要有明確的WHY,為甚麼要做這件事?蘋果就是最佳的例子,蘋果品牌在賈伯斯時的WHY一直都是「不同凡響」(雖然最近好像沒有),透過不斷推出創新的產品,來吸引一大堆的民眾。買蘋果手機的人並不是認為蘋果手機性能有多好,而是認為這個品牌太酷了,拿在手上就像我也是個喜歡「創造非凡」的人。民眾會受到企業的WHY感召,並認同企業的理念。當有WHY感召時就不需透過操弄來銷售,因為認同的人會自己過來,然後會帶更多的人來。

蘋果不用去跟其他商品去做品質、服務、價格、功能的競爭,只要讓品牌「創造非凡」就可以了。

不過雖說WHY重要,但HOW WHAT也很重要。WHY像內在動機,HOW WHAT就像要如何執行,如果有強烈的WHY卻沒在HOW WHAT執行出來,別人肯定也不會相信。就像APPLE如果說「不同凡響」,結果手機卻做得很爛,那別人自然也不會買單。

黃金圈最重要的概念並不是WHY最重要,而是黃金圈的順序要對。

-

黃金圈在領導力上也說得通

-

好的領導者會激發隊員的動力,不好的則是會透過操弄的方式。

當被分配工作時很沒動力,極可能的原因就是領導者沒有給明確的WHY。

如果直接分配給隊員WHAT,就像是說:「給我把心得寫出來、現在馬上」,隊員本身是沒受到感召的,只是被硬逼要做出來,這時就會很不情願。

好的做法是透過WHY由內而外的方式,「這次時間很趕,需要今天請你把心得寫出來。」告訴隊員WHY為甚麼要做這件事,可以激發隊員更多動力,讓隊員自己願意主動去做,小技巧是可以把WHY連結到當事人特別在意的事情。

不過思考一下為甚麼領導者會想透過為操弄的方式來對待隊員呢?我覺得有一部份的原因就是短期來說真的太有效了,就跟前面說的企業操弄一樣。不過操弄都只能短期有效,長期來說對團隊或企業都會帶來傷害。

-

WHY還有甚麼好處?

-

書裡有說道一個測試叫「芹菜測試」,有一個想要健康的人,到了聚會跟四個人對話,四個人分別推薦不同的食物,有豆漿、OREO、芹菜和M&M巧克力。聚會結束後他打算去超市買這些食物,如果他不知道自己的WHY,他可能就會四個都買下去試試看哪個不錯。但如果他知道自己是想要健康的,那他就會選擇芹菜和豆漿,少了全部都買多花費的錢。路過的人也會覺得它是一個健康的人,因為他手上拿著芹菜和豆漿。

這故事點出了WHY的兩個好處,第一是可以不用有無用的花費、嘗試,讓自己專注在自己的WHY上。二是可以讓別人感受到一個人一致性的態度,並激發別人的感召,主動想要跟隨。

-

WHY要如何立刻用在自己身上呢?

-

這個內容是對我啟發最多的,書裡說了一個故事。

有一位腦性麻痺患者,他名字叫班恩,他在田徑場上是跑最慢的一個,每次他都跑在最後。一次比賽中他在中途跌倒了,導致他與其他人拉開了差距,但他還是努力地站起繼續跑,不過這故事並不是要說跌倒了就站起來。

後來所有跑者都跑完了,只剩班恩在賽場上。所有跑者全部一起往回跑,陪班恩一起完成比賽。觀眾席也都為他歡呼,其他跑者也都陪著他一起跑過終點。

這故事告訴我們:當和別人競爭,沒有人會來幫忙,因為如果雙方是敵人在競爭自然就不會互相幫忙。但當每個人都有一個自己的WHY之後,那每個人的對手就只有過去的自己,也會有更多的人願意幫忙。

班恩會站起的原因,目標是想勝過自己。

蘋果公司不去跟別人競爭價格,只是想突破自己讓自己「不同凡響」。

這讓我想到《鬼滅之刃》裡,打上弦之四時不死川玄彌想跟炭志郎搶當柱的畫面,炭志郎能坦然的祝福玄彌當柱,因為炭志郎知道自己的WHY並不是當柱,而是想要殺掉無慘,所以可以很真心的祝福別人。

除此之外,當明確自己的WHY後,會吸引到更多認同理念的夥伴,這比透過HOW WHAT還更有力,因為人是被信念由內而外的感召過來。

-

總結來說

-

這本書我覺是得滿適合當初學者看的第一本書,內容啟發性很高,運用的場合也很廣。書裡的內容有一些理論知識,但作者會透過許多故事舉例,讓內容不會過難吸收,難度剛好還滿中等的。

我在看的時候,腦中會一直想到過往的經驗,並且腦中不停地浮現原來如此,真的很受啟發。

可以參考作者的Ted Talk演講:https://youtu.be/qp0HIF3SfI4?si=7VZMnBcVnL4-ktJr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王子的冒險旅途
2會員
2內容數
這是一個王子的冒險故事,希望透過分享的方式幫助更多旅途上的人。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有技巧的努力回報翻倍》⁣這本書帶領讀者從工作、人際及生活等面向,思考我們所努力的方向,是否有忠於自己內心想做的事。本文分享了書中的幾章心得,並鼓勵讀者確定目標及方向後再開始努力。
Thumbnail
《有技巧的努力回報翻倍》⁣這本書帶領讀者從工作、人際及生活等面向,思考我們所努力的方向,是否有忠於自己內心想做的事。本文分享了書中的幾章心得,並鼓勵讀者確定目標及方向後再開始努力。
Thumbnail
這是一本關於22個人的書籍,分為六個部分介紹,包括金錢、閱讀、說好故事、助人等面向。這本書推薦慢慢閱讀,並透過思索和延伸來理解每個篇章的內容。本文也分享自己在這些內容中的所思、所得與感想。
Thumbnail
這是一本關於22個人的書籍,分為六個部分介紹,包括金錢、閱讀、說好故事、助人等面向。這本書推薦慢慢閱讀,並透過思索和延伸來理解每個篇章的內容。本文也分享自己在這些內容中的所思、所得與感想。
Thumbnail
作者在第一章提到當你想到開始的時候,就是開始就對了!!他提到當很多人想開始一個新事業的時候,他們的第一直覺都是先多學一點,先讀書啦!先上個課程啦!尋求建議啦!然後才是採取行動! 但作者認為有效率的方式應該是
Thumbnail
作者在第一章提到當你想到開始的時候,就是開始就對了!!他提到當很多人想開始一個新事業的時候,他們的第一直覺都是先多學一點,先讀書啦!先上個課程啦!尋求建議啦!然後才是採取行動! 但作者認為有效率的方式應該是
Thumbnail
我們都喜歡閱讀,然而我更重視閱讀後:我收獲了什麼?文章能跟我生活的哪些事情結合?文章能幫助別人什麼嗎?今天來聊聊《你的人生,真正重要的是什麼?》的心得運用。
Thumbnail
我們都喜歡閱讀,然而我更重視閱讀後:我收獲了什麼?文章能跟我生活的哪些事情結合?文章能幫助別人什麼嗎?今天來聊聊《你的人生,真正重要的是什麼?》的心得運用。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開始一個新的事物,不需要完全改變自己,只需要有想要繼續前進的念頭。文章強調了不需要費力改變什麼,只需要足夠的意願就可以了。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開始一個新的事物,不需要完全改變自己,只需要有想要繼續前進的念頭。文章強調了不需要費力改變什麼,只需要足夠的意願就可以了。
Thumbnail
1.想要學得任何技能,第一步是要找到動機,而動機來自意義。 2.意義不會自動找上門,而是我們必須自己去發現。 3.尋找動機有四招 (1)靈魂拷問 (2)盡情探索 (3)工作塑造 (4)同儕影響 4.靈魂拷問時,問問自己,我學這個應用在工作/生活上的畫面是什麼樣子,並花20分
Thumbnail
1.想要學得任何技能,第一步是要找到動機,而動機來自意義。 2.意義不會自動找上門,而是我們必須自己去發現。 3.尋找動機有四招 (1)靈魂拷問 (2)盡情探索 (3)工作塑造 (4)同儕影響 4.靈魂拷問時,問問自己,我學這個應用在工作/生活上的畫面是什麼樣子,並花20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