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晚上,我和 Zoe 約在信義區的一間小酒館。霓虹閃爍,氣氛熱鬧,可她卻靜靜攪著手裡的氣泡酒,眼神有些飄忽。
「大叔,你知道嗎?我最近在公司裡,常覺得自己像個局外人。」
她的聲音不大,卻沉甸甸的。「我們公司是跨國企業,團隊裡有美國人、日本人、德國人,還有我這個台灣女生。每次開會,我都覺得自己的聲音被淡化了。明明提了點子,卻沒人接話;可是外國同事講的,哪怕一樣內容,卻馬上被誇讚。」
她停了一下,苦笑著說:「久了,我甚至懷疑,是不是因為我來自小地方,所以注定不重要?」

我沒有急著回答,而是倒了杯水,慢慢說:「Zoe,你知道足球比賽裡,有時候球員雖然技術不差,但因為膚色、口音、或不是主流國家,就很難被選進主力隊伍。這不是技術問題,而是『身份認同』的偏差。」

她抬起頭,有點驚訝。
「嗯,你現在遇到的,不是專業不夠,而是文化環境裡的隱形偏見。跨國企業就像一場國際比賽,每個人帶著自己的文化護照進場。有些護照天生比較『響亮』,比如美國、歐洲;而來自小國或非主流文化的人,往往要花更多力氣證明自己。」
Zoe 聽完沉默了,手指輕敲桌面:「所以,不是我的錯?」
我點頭:「不是。這是一種『系統性偏見』。問題不在妳個人,而在環境。但妳能做的,是找到方法,把這道『隱形國界』翻越。」
心理學的視角
我在紙上寫下三個詞:身份、歸屬、價值。
「心理學告訴我們,人有三大核心需求:被看見(身份)、被接納(歸屬)、被肯定(價值)。當這三個需求被忽略,人就會感到邊緣化。」
Zoe 點頭:「對!我覺得自己在會議裡透明,好像講話沒份量。」
我補充:「而在跨國企業裡,這種『文化邊緣化』特別常見。因為語言、文化、甚至幽默感不同,很容易讓少數族群感到孤立。久而久之,這不只影響表現,還會動搖自信。」
她眼神一暗,低聲說:「大叔,我最近甚至開始懷疑,我適不適合待在這樣的公司。」
我想起自己年輕時的經歷。
「Zoe,你知道嗎?當年我去美國念博士時,也是班上唯一的台灣人。每次討論時,我的口音讓同學笑,有時候明明講得很有道理,卻沒人理會。後來,一個美國同學重複我的話,大家才點頭稱讚。」

我苦笑了一下:「那時我心裡超不平衡,也懷疑自己是不是永遠比不過他們。但後來我學會了三件事:找盟友、建橋樑、創價值。」
三個突破關鍵
1. 找盟友(Alliance)
在跨國企業裡,不要單打獨鬥。去尋找一兩個願意支持你的人,可能是同事、主管,甚至跨部門夥伴。當你發表意見時,有盟友幫你 echo(附和、補充),聲音就不容易被淹沒。
2. 建橋樑(Bridge)
不同文化之間,常缺乏翻譯。你要當那個「橋樑」,把不同語境轉化,讓大家理解。比如美國人習慣直接,日本人習慣含蓄,你就能成為兩者之間的協調者。這樣,你的價值就超越了專業,而變成團隊不可或缺的「黏合劑」。
3. 創價值(Value)
別只專注在「比別人一樣好」,而是要「提供獨特價值」。身為台灣人,妳可能對亞洲市場更敏感;身為女生,妳可能更細膩。這些差異不是劣勢,而是獨特視角。要讓團隊看見:因為有妳,結果不一樣。
「大叔,你這樣說,我突然覺得……我一直想要變得跟他們一樣,可是其實我該做的,是找到我自己的獨特。」
她眼神亮了一點,像是抓住了什麼。
我笑著點頭:「沒錯。差異不是你的弱點,而是你的資產。」
生活的延伸
Zoe 嘆了口氣:「可是不只職場,我有時候在感情裡也會這樣。比如,男朋友是外國人,他常開一些我聽不懂的玩笑,久了我會懷疑,我是不是永遠都跟不上?」
我說:「這就是身份認同的延伸。當我們太在意『我是不是符合對方的文化』,就會忽略『我自己本來的價值』。感情裡,重要的是互相欣賞,而不是單方面迎合。」
她點頭,若有所思。
我寫下一個小練習,交給 Zoe:
【身份認同日記】
每天回答三個問題:
- 今天我在哪裡感覺到自己被看見?
- 今天我在哪裡感覺到自己被邊緣化?
- 今天我能如何把「差異」轉化為「價值」?
這個練習能幫助她覺察,並慢慢建立心理韌性。
行動方案
我給了 Zoe 一份「跨國職場行動清單」:
- 在會議前,先私下找一位同事溝通,請對方在妳發言時 Echo。
- 用「數據+故事」的方式表達意見,讓國際團隊更容易共鳴。
- 主動提出「文化翻譯」角色,幫助不同背景的同事互相理解。
- 每月設定一個「個人價值專案」,展現妳的獨特觀點。
- 找一位 Mentor(導師),幫妳在組織裡建立影響力。
結語
Zoe 靜靜看著那張清單,臉上慢慢浮出笑容。
「大叔,我覺得……原來我不是『邊緣人』,我只是還沒找到屬於自己的舞台。」
我舉起杯子,笑著說:「對啊,妳不是邊緣,而是橋樑。跨國企業需要的,不是更多一樣的人,而是能把不同文化連結起來的人。那,就是妳的價值。」
她眼裡閃過一絲光亮。那一刻,我知道,她開始走出那片陰影。
✍️ 總結
在跨國企業裡,文化差異常讓人感到孤立,但這並不代表你不重要。
- 覺察:知道邊緣化的感受,承認它。
- 轉念:差異不是缺點,而是獨特資產。
- 行動:建立盟友、成為橋樑、創造獨特價值。
職場裡的「隱形國界」,其實就是人生給你的挑戰。翻越它,你會發現,世界並不只分成「中心」與「邊緣」——而是因為有你,地圖才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