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公司經營的月結帳投資人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這幾天收到前公司同事來line詢問近況,我忽然覺得,當我最近認真覺得有點無聊,開始在想接下來要做甚麼的時候,同事來問近況,其實不是想知道我退休過得如何?而是應該在想我是不是找了其他工作,然後我的新公司有沒有適合它們的職缺?

大概它們以為我離職前說的"可能就退休了"是開玩笑的吧。

其實離職前我說這句話的時候,70%的確是覺得就會退休的了,只有30%在想如果有不錯的工作,可以再做。前提是:"如果有不錯的工作"。

離職後到現在我收過一家大外商主動來詢問對他們某職位的興趣,因為興趣不算高,所以我直接回信說等我去紐約休息完回來再說,他就消失了。近日有一家獵頭也來說有個工研院技轉分出來的新創公司在找人,說看到我的經歷覺得很合適,來問我的意願,我看一看覺得現在對有挑戰性的工作興趣不高(以前可能會很有興趣),所以也直接回覆說不適合。現在,就是除非真的有很想做的工作,不然實在不想再去上班了。其實,我本質上就真的是一個錢夠用就好了的人。

這兩天真的覺得很無聊,偶爾看到、也開始看一些有關退休的文章。

想說參考看看其他人退休都在做甚麼? 像是下面這篇,好像工具書,乾脆列出他建議你可以做的事,其實看看好像大家的退休生活都差不多。

無聊到分類自己應該是屬於退而不休這一群的吧?

然後,因為時間太多,真的得好好想想要做甚麼? 或...不做甚麼。

今天慶幸自己現在退休錢還不夠多,所以有個目標,就是要在哪時候資產再上升到多少,才能更安心退休。我覺得這是個禮物,假設我現在退休就已經有足夠的錢了,以我的個性,我現在會更佛系投資,就像我之前還在上班一樣,股票反正都是多賺的,所以更是佛系在投資,但現在,因為有一個既定目標,所以雖然我的投資"動作"是佛系比如看盤不勤,但我的投資心態是積極的比如每月至少得有多少進帳。我認為這讓我的生活多了點樂趣。也讓我發現原來我可以真的這樣設目標,而且,因為設了目標,投資法也會不一樣。

比如之前有上班我的投資,就是找到標的然後只要耐心等,等標的長到我要的價格,中間幾乎不去管它,每天就喵一下他今天怎麼樣、大盤怎麼樣就好。

但現在,我自己會搞"月結"。比如到月底,即便我當時覺得還會再漲,我也會先做一個賣出的動作來月結他,讓自己感覺到比如這個月的業績是多少,這也給我帶來樂趣。例如美股,每個月月底我會來結帳個一次(中間可能有過兩三次交易,但月底一定來一次),讓自己在月底有個數字去對比上個月月底的數字,然後知道自己賺多少,如果覺得該股還可以漲,就是結了這個帳,再買進。這讓我在跟家人聊天時,也可以具體說我這個月賺了多少多少,感覺自己真的在經營一項生意一樣,很有意思。

不知道有沒有其他也是幫自己投資的投資人跟我一樣?

月結也給你帶來樂趣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呱阿夏的沙龍
21會員
105內容數
2021年開始身為上班族的我想幫自己增加被動收入,基於一些基礎,我開始了我的yahoo股市五分鐘選股投資法,輕鬆幫自己判斷潛力股,也真的賺到了一些錢。隔年,大家知道的航海王時代,我也成功預測到陽明股價至少漲到220以上,用這方法,有個15萬本金,認真點選股的話每個月幫自己增加個3、5000被動收入。
呱阿夏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9/20
今年四月底從工作中畢業,我認為我開始實現"資本家"的生活,也就是把投資當作工作。"資本家"這個詞是我喜歡用的,因為我覺得我不是在"賭博""玩股票",而是真正的在"投資"被低估的企業,藉以獲得利潤。所以是"資本家",不是"玩股票"。 四月底到現在,離職後我先追了一陣子的田馥甄的田調野地小巡演。本來我
2025/09/20
今年四月底從工作中畢業,我認為我開始實現"資本家"的生活,也就是把投資當作工作。"資本家"這個詞是我喜歡用的,因為我覺得我不是在"賭博""玩股票",而是真正的在"投資"被低估的企業,藉以獲得利潤。所以是"資本家",不是"玩股票"。 四月底到現在,離職後我先追了一陣子的田馥甄的田調野地小巡演。本來我
2025/09/18
晉泰需要好好的查一查。 五、六年前我曾經跟他的創辦人之一,也是當時的晉泰總經理談合作,我很喜歡他,一個很正派又有格調的科技人,當時他就突然感歎自己不應該把股權稀釋出去,會談中不知道為什麼他突然有這感歎,會談後沒多久看到新聞晉泰大股東變成精誠,精誠指派新的總經理。 然後這公司就經歷了一陣混亂。
2025/09/18
晉泰需要好好的查一查。 五、六年前我曾經跟他的創辦人之一,也是當時的晉泰總經理談合作,我很喜歡他,一個很正派又有格調的科技人,當時他就突然感歎自己不應該把股權稀釋出去,會談中不知道為什麼他突然有這感歎,會談後沒多久看到新聞晉泰大股東變成精誠,精誠指派新的總經理。 然後這公司就經歷了一陣混亂。
2025/09/17
台灣先生對我來說是後知後覺,在他現在提到Bloom Energy的時候,我早就從去年投資到現在賺一波了。大家可以去翻翻我過去的PO文看看,是不是我之前就提到因為AI伺服器用電需求我看好Bloom Energy的文。 因為first trade的月報表是一大份很難呈現,不然我可以從今年四月曬單,呈現
2025/09/17
台灣先生對我來說是後知後覺,在他現在提到Bloom Energy的時候,我早就從去年投資到現在賺一波了。大家可以去翻翻我過去的PO文看看,是不是我之前就提到因為AI伺服器用電需求我看好Bloom Energy的文。 因為first trade的月報表是一大份很難呈現,不然我可以從今年四月曬單,呈現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本來想再拖一陣,但看到前輩很用心在教,覺得很有罪惡感,縱使他們很缺人但決定不要浪費他們的時間,快刀斬亂麻,反正自己也還不算人力。 工作場合完全開放式,直接去找主管,大概整間的前輩們都會知道。我也沒有加主管的line,平時都是群組聯絡,怕傳訊息他會收不到,所以想說下班後再私下找主管,媽呀好像單挑🤣
Thumbnail
本來想再拖一陣,但看到前輩很用心在教,覺得很有罪惡感,縱使他們很缺人但決定不要浪費他們的時間,快刀斬亂麻,反正自己也還不算人力。 工作場合完全開放式,直接去找主管,大概整間的前輩們都會知道。我也沒有加主管的line,平時都是群組聯絡,怕傳訊息他會收不到,所以想說下班後再私下找主管,媽呀好像單挑🤣
Thumbnail
員工可能離職時(員工尚未提出,只是我覺得該員怪怪的),多半我會先單獨約來聊聊,有些人可以在對談中把心結打開,然後回歸正軌,有些人則不行。 大部分離職員工在決定提出離職當天講述的原因都不是真正的原因。因此等到當天才想到要慰留,多半會抓錯方向。 當團隊成員提離職時,我還是會詢問原因,主要是確認對方已
Thumbnail
員工可能離職時(員工尚未提出,只是我覺得該員怪怪的),多半我會先單獨約來聊聊,有些人可以在對談中把心結打開,然後回歸正軌,有些人則不行。 大部分離職員工在決定提出離職當天講述的原因都不是真正的原因。因此等到當天才想到要慰留,多半會抓錯方向。 當團隊成員提離職時,我還是會詢問原因,主要是確認對方已
Thumbnail
上一篇文章聊到若已經有新工作,來思考提離職的決定;但有時也有那種先結束原工作,先休息一段時間停下腳步,再找新工作的「裸辭」情形,我們也聊聊這種情況下的思考點。
Thumbnail
上一篇文章聊到若已經有新工作,來思考提離職的決定;但有時也有那種先結束原工作,先休息一段時間停下腳步,再找新工作的「裸辭」情形,我們也聊聊這種情況下的思考點。
Thumbnail
年底也常是大家思考轉換跑道的時間點。我們收到樓友的來信詢問,有關於年後轉職及提離職時間點的疑問,這次我們先假設你找到新工作在考慮何時提離職,來分享幾個思考點。
Thumbnail
年底也常是大家思考轉換跑道的時間點。我們收到樓友的來信詢問,有關於年後轉職及提離職時間點的疑問,這次我們先假設你找到新工作在考慮何時提離職,來分享幾個思考點。
Thumbnail
好幾天沒上來了,寫個文,刷個存在感~
Thumbnail
好幾天沒上來了,寫個文,刷個存在感~
Thumbnail
事出突然,最近被晉升。完全沒有任何預告,實在是又驚喜又糾結。 一方面有被調薪,職稱也相對好聽些(到時找下一份工作應該會比較有利),但對於預計離職這回事,又突然猶豫了起來,晉升之後一、兩個月馬上走人,好像還是太怪了。 計畫果然都只是計畫,變化才是真實的😮‍💨
Thumbnail
事出突然,最近被晉升。完全沒有任何預告,實在是又驚喜又糾結。 一方面有被調薪,職稱也相對好聽些(到時找下一份工作應該會比較有利),但對於預計離職這回事,又突然猶豫了起來,晉升之後一、兩個月馬上走人,好像還是太怪了。 計畫果然都只是計畫,變化才是真實的😮‍💨
Thumbnail
有些朋友喜歡聽我講一些科技公司業界的暗黑面,其實我個人不大喜歡討論這些事,總覺得太負能量了,對年輕人來說,太早知道這當中的八卦事,也沒甚麼太大的幫助。離開了業界也一年了,真的深深感受到,當時再大的事,回頭來看都不算是件事了。   把時間回撥到2022年的年底,在我所屬的前公司,在更早之前,就持續
Thumbnail
有些朋友喜歡聽我講一些科技公司業界的暗黑面,其實我個人不大喜歡討論這些事,總覺得太負能量了,對年輕人來說,太早知道這當中的八卦事,也沒甚麼太大的幫助。離開了業界也一年了,真的深深感受到,當時再大的事,回頭來看都不算是件事了。   把時間回撥到2022年的年底,在我所屬的前公司,在更早之前,就持續
Thumbnail
在進行職涯轉換的談話中,我收集了一些資訊 離職的原因其實蠻多種的, 有未來發展的/年終不好/我看誰誰不爽/他做的跟狗*樣還比我錢多 因為負債所以需要更多的薪水,我看不到在公司的未來 另外也發現了在公司待得越久3-5年左右,通常是有關【發展】的課題 而3年以下的通常是工作貢獻沒有達到肯定,
Thumbnail
在進行職涯轉換的談話中,我收集了一些資訊 離職的原因其實蠻多種的, 有未來發展的/年終不好/我看誰誰不爽/他做的跟狗*樣還比我錢多 因為負債所以需要更多的薪水,我看不到在公司的未來 另外也發現了在公司待得越久3-5年左右,通常是有關【發展】的課題 而3年以下的通常是工作貢獻沒有達到肯定,
Thumbnail
又到了在職場上離別的季節,同事開始紛紛離職,你是否也想離職呢?利用檢核表一起來思考自己是否應該離職吧!
Thumbnail
又到了在職場上離別的季節,同事開始紛紛離職,你是否也想離職呢?利用檢核表一起來思考自己是否應該離職吧!
Thumbnail
我相信不少人身邊肯定都聽過類似的故事情節「我朋友以前在職場中不僅是公司的傑出高階主管,且身邊的客戶與同事也都非常景仰他……但是,退休後不知道為什麼,變得非常無精打采,整天盯股票、滑手機,幾乎不出門,和以前風光的模樣天差地遠。」 - 也許是少了工作的成就感、人際互動的機會、無價值感、經濟壓力……等
Thumbnail
我相信不少人身邊肯定都聽過類似的故事情節「我朋友以前在職場中不僅是公司的傑出高階主管,且身邊的客戶與同事也都非常景仰他……但是,退休後不知道為什麼,變得非常無精打采,整天盯股票、滑手機,幾乎不出門,和以前風光的模樣天差地遠。」 - 也許是少了工作的成就感、人際互動的機會、無價值感、經濟壓力……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