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裡,我們總是對自己說:
「等我考上那個證照,我就會安心了。」
「等我談到理想的戀愛,我就會幸福了。」「等我存到某個金額,我就能快樂了。」
這些語句,聽起來合理,卻暗藏陷阱。
因為當你把快樂綁在一個未來結果上,幸福往往會一直延後,直到你感覺永遠也等不到。
心理學上稱這種狀態為「結果導向焦慮」:人一旦太渴望某個答案,就會忽略當下的美好。
想要結果,為何反而讓你失落?
心理學有個概念叫控制幻覺(illusion of control)。當我們過度想要一個結果時,會誤以為只要努力,就能掌控全局。
可是,現實並非如此。
影響結果的變因很多:外在環境、別人的選擇、運氣與時機……這些都不是我們能決定的。
當努力與結果之間沒有立即對應關係,我們就會感到焦慮與失落。
這就像雙手握著沙子,越想握緊,沙子流失得越快。
幸福不在「下一站」
心理學有個概念叫享樂適應。意思是:當人們達成目標後,快樂會迅速消退,因為我們的注意力又投向了下一個目標。
- 考上學校 → 開始焦慮找工作。
- 存到第一桶金 → 又覺得「還不夠」。
- 遇到愛情 → 又期待「是不是該走到婚姻?」
幸福因此變成了「永遠在下一站」。
於是,我們忙著追逐,卻錯過了沿途的風景。
今天、當下才是最重要的
這也讓我想到,我自己也曾經因為太執著結果,而忽略了過程中的快樂。
我曾經一心想追求財務自由,所以完全把眼光放在遠方。
我放棄了很多東西,甚至一度覺得現在的自己「沒有資格」快樂。
到後來我才驚覺,如果我沒有把注意力拉回來,那可能即便我達到財務自由,我還是會把快樂寄託在「未來」。
所以現在的我,專注在過好當下、今天。
即便還是為了五斗米折腰,但我不再對現狀不滿。
我有我愛的人、也有愛我的人,在意的家人朋友大家都安好,現況沒什麼讓我太操煩的事情,有穩定的工作,有堅固的家,每天可以吃飽睡足,其實就是很值得開心的事情了。
我的偶像Freen 在一次訪談中分享過一段話,我非常感同身受。
「我覺得自己要先征服『今天』才行,要全力以赴,讓今天成為自己最棒的一天。
因為每天其實就是『今天』。
如果我們太活在未來,就會忘記當下的快樂;若太擔心過去或未來,也會讓我們看不到眼前的美好。
如果今天是美好的,未來也一定會很好。」
允許「還沒到」的狀態
療癒的開始,是允許自己「還沒到」。
- 還沒達到理想體態,但依然欣賞現在的自己。
- 還沒實現夢想,但肯定自己已經走在路上。
- 還沒遇到理想的愛情,但依然能在日常裡體驗愛與溫暖。
當我們允許「不完美」,生活就會釋放出更多的輕盈與自由。
結語
或許你太想要一個結果了,所以你不快樂。
但幸福不是未來的「答案」,而是現在的「狀態」。
正如我的偶像 Freen 所說:「如果今天是美好的,未來也一定會很好。」
全心活在此刻,就是最好的選擇。
如果你把全力投注在當下,未來自然會如它該有的模樣展開。
享受這一刻吧,因為過去已經給了你所需的一切教訓。
願我們都能在今天過得用心、專注、豐盛。
當下的每一份美好,都會一點一滴累積成我們想要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