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強化學習》2/100 與監督學習的差異 🔄 沒有標準答案,只靠回饋學習!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 第三部:強化學習 —— AI 的決策與進化

2/100 第一週:📌 強化學習概論

2.與監督學習的差異 🔄 沒有標準答案,只靠回饋學習!


🎯 單元導讀:

強化學習(Reinforcement Learning, RL)與監督式學習(Supervised Learning)常被並列討論,

但兩者在學習方式、訓練資料來源、回饋機制與目標導向上,有根本性的不同。

強化學習不再倚賴明確的標準答案,而是根據「行動的結果好不好」來逐步修正策略。

這種學習更貼近「現實世界中的決策過程」,適合應對動態、不確定且回饋延遲的情境。


🔍 一、核心差異比一比

  • 是否有標準答案
    • 監督學習:✅ 有(label)
    • 強化學習:❌ 沒有,只有回饋(reward)
  • 資料型態
    • 監督學習:大量輸入與對應的正確輸出
    • 強化學習:無需標籤,透過環境互動取得經驗
  • 學習目標
    • 監督學習:預測最接近真實答案的輸出
    • 強化學習:學會能最大化長期報酬的策略
  • 資料一次性 / 連續性
    • 監督學習:資料點獨立、無前後關聯
    • 強化學習:決策序列,回饋可能延遲,狀態彼此相關
  • 評估指標
    • 監督學習:準確率、MSE、交叉熵等
    • 強化學習:累積獎勵(Cumulative Reward)、策略效能
  • 舉例
    • 監督學習:猜出圖片是貓還是狗、判斷房價
    • 強化學習:玩遊戲、導航、資源調度、自駕車決策等


🧠 二、實例對照

📸 監督學習範例:圖像分類

  • 輸入:一張圖片(如貓)
  • 標籤:正確答案為「貓」
  • 模型學習:計算錯誤、反向傳播、調整權重
  • 結果:輸出「這是貓」的概率最高

🕹 強化學習範例:玩迷宮遊戲

  • 輸入:目前位置、方向、地圖狀態(State)
  • 沒有答案,只能「嘗試行動」看看會發生什麼
  • 模型學習:根據成功或失敗的「回饋值(Reward)」調整策略
  • 結果:學會最快走出迷宮的路線


📦 三、為何需要強化學習?

許多問題無法明確定義「正確答案」,例如:

  • 玩遊戲 → 只有分數高低能判斷優劣
  • 投資股票 → 未來才知道回報是賺還是賠
  • 自駕車 → 每一秒都要根據環境動態決策

此時,監督學習不夠靈活,強化學習提供了更自主、實時、決策導向的方式。


🧪 四、過渡區:模擬學習 vs 現實互動

·  監督式學習

·        特點:一次性資料、反覆學習、無需與環境互動。

·  強化學習(模擬)

·        特點:透過模擬器(如遊戲環境)進行自我學習,能大量試錯而不受現實成本限制。

·  強化學習(實體)

·        特點:機器人、自駕車等在真實世界中邊做邊學,直接從真實回饋中獲取經驗。

·  強化學習最適合的場景

·        行為與回饋之間有強烈因果關係,且回饋不一定立即出現(如自駕、理財、策略決策)。


🧩 五、思考挑戰與任務

1️⃣ 大學選科系 → 能否用 RL 學會更好的選擇?

可以。RL 模型能將「選科系」視為一個 行動(Action),環境則是學習與職涯的未來發展,回報來自於就業滿意度、收入、興趣契合度等長期效果。透過模擬不同選擇與回饋,RL 能逐步學會「哪些決策帶來更高的長期獎勵」。但挑戰是:人生的回饋高度延遲(可能數年後才知道結果),需要設計合理的模擬環境與獎勵函數。


2️⃣ 標註資料不齊的新疾病診斷 → RL 是否適合?

若資料不足,監督學習難以建立精準模型,這時 RL 可以考慮。AI 可透過與「模擬病人」或「臨床決策系統」互動,不斷嘗試診斷與治療方案,依據病人反應(改善、惡化)獲得獎勵或懲罰。這樣 AI 不需每次都依賴人工標籤,而是靠回饋持續優化策略。不過在醫療領域要小心風險,通常會先用模擬環境或歷史數據做安全測試。


3️⃣ 沒有標準答案但有成功/失敗結果 → AI 如何學習?

這正是 RL 的強項。AI 可以:

  • 試錯探索(Exploration):嘗試不同策略,觀察環境反應。
  • 利用回饋(Exploitation):若某行為曾經成功,增加重複使用的機率。
  • 累積經驗:透過 Q-Learning、Policy Gradient 等方法,將「成功/失敗」結果逐步轉化為行動價值。
    最終,即使沒有明確標準答案,AI 仍能透過反覆互動,學出最可能導致成功的行為。


✅ 六、小結與啟示

• 監督學習適合靜態標註任務,如分類、回歸

• 強化學習適合互動式任務,如遊戲、決策、導航

• RL 不需要標準答案,只依靠環境的回饋學習策略

• 是 AI「思考如何行動」的關鍵途徑,也是未來智能化系統的基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Hansen W的沙龍
16會員
459內容數
AIHANS沙龍是一個結合AI技術實戰、產業策略與自我成長的知識平台,主題涵蓋機器學習、生成式AI、創業經驗、財務規劃及哲學思辨。這裡不只提供系統化學習資源與實作案例,更強調理性思維與行動力的結合。無論你是AI初學者、創業者,還是追求人生升維的行者,都能在這裡找到前進的方向與志同道合的夥伴。
Hansen W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9/23
強化學習是一種透過「試錯 + 獎勵」的學習方式,AI 在環境中不斷行動並根據回饋調整策略,以最大化長期報酬。其核心由 Agent、狀態、行動、獎勵與環境構成 MDP 循環。應用廣泛,從遊戲 AlphaGo、自駕車、機器人到智能理財與教育,皆展現 RL 在自主決策與效能提升上的突破性價值。
2025/09/23
強化學習是一種透過「試錯 + 獎勵」的學習方式,AI 在環境中不斷行動並根據回饋調整策略,以最大化長期報酬。其核心由 Agent、狀態、行動、獎勵與環境構成 MDP 循環。應用廣泛,從遊戲 AlphaGo、自駕車、機器人到智能理財與教育,皆展現 RL 在自主決策與效能提升上的突破性價值。
2025/09/23
《強化學習 —— AI 的決策與進化》系統性介紹RL理論、演算法與應用,從MDP、Q-Learning到DQN、PPO與多智能體學習,並涵蓋自駕車、金融、工業等實戰案例,培養AI自主決策與未來應用能力。
Thumbnail
2025/09/23
《強化學習 —— AI 的決策與進化》系統性介紹RL理論、演算法與應用,從MDP、Q-Learning到DQN、PPO與多智能體學習,並涵蓋自駕車、金融、工業等實戰案例,培養AI自主決策與未來應用能力。
Thumbnail
2025/09/22
本章總結深度學習全貌,涵蓋 MLP、CNN、RNN、GAN、Transformer 等模型,並實踐部署、壓縮與 Edge AI。提供測驗與應用雛型流程,結合資料處理、API、CI/CD 與監控,助力快速迭代。下一部將邁入強化學習領域。
2025/09/22
本章總結深度學習全貌,涵蓋 MLP、CNN、RNN、GAN、Transformer 等模型,並實踐部署、壓縮與 Edge AI。提供測驗與應用雛型流程,結合資料處理、API、CI/CD 與監控,助力快速迭代。下一部將邁入強化學習領域。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搬家不只添購必需品,更能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近期搬家時添購的各種實用好物,包含多功能工作桌、電競椅、氣炸烤箱、收納神器等,並詳述如何透過蝦皮雙 11 活動聰明購物、善用優惠,同時利用分潤機制將敗家行為轉化為被動收入,推薦給想聰明消費又想賺額外收入的你!
Thumbnail
搬家不只添購必需品,更能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近期搬家時添購的各種實用好物,包含多功能工作桌、電競椅、氣炸烤箱、收納神器等,並詳述如何透過蝦皮雙 11 活動聰明購物、善用優惠,同時利用分潤機制將敗家行為轉化為被動收入,推薦給想聰明消費又想賺額外收入的你!
Thumbnail
貓奴每月進貢的時間又來啦! 身為專業貢品官,我從蝦皮搜尋各種零食,只為取悅家中三位貓主子!結果究竟會是龍心大悅,亦或是冷眼相待,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Thumbnail
貓奴每月進貢的時間又來啦! 身為專業貢品官,我從蝦皮搜尋各種零食,只為取悅家中三位貓主子!結果究竟會是龍心大悅,亦或是冷眼相待,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Thumbnail
在開始學習計畫前的三個問題 為什麼學? 該學什麼? 如何去學? 為什麼學的主要歸類 本質性的學習 為了學習而去學習 不確定將來如何使用 功能性的學習 學習這個技能或主題可以幫助自己達成目標 該學什麼? 概念 若某些事物需要被理解而非只是記憶,就屬於概念 ex: 學習人工智能
Thumbnail
在開始學習計畫前的三個問題 為什麼學? 該學什麼? 如何去學? 為什麼學的主要歸類 本質性的學習 為了學習而去學習 不確定將來如何使用 功能性的學習 學習這個技能或主題可以幫助自己達成目標 該學什麼? 概念 若某些事物需要被理解而非只是記憶,就屬於概念 ex: 學習人工智能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繼 AI說書 - 從0開始 - 82 與 xxx ,我們談論了衡量 AI 模型的方式,那當你訓練的模型比 State-of-the-Art 還要好並想要進行宣稱時,需要
Thumbnail
我想要一天分享一點「LLM從底層堆疊的技術」,並且每篇文章長度控制在三分鐘以內,讓大家不會壓力太大,但是又能夠每天成長一點。 繼 AI說書 - 從0開始 - 82 與 xxx ,我們談論了衡量 AI 模型的方式,那當你訓練的模型比 State-of-the-Art 還要好並想要進行宣稱時,需要
Thumbnail
加強媒體素養教育 : 教導學生如何辨識AI生成的資訊,培養批判性思維。 設計更有針對性的作業 : 要求學生提供思考過程,而不只是最終結果。 結合AI與傳統教學 : 善用AI優勢,同時保留人際互動和深度討論。 定期檢視AI工具 : 了解其局限性,並向學生說明可能的錯誤。 .....
Thumbnail
加強媒體素養教育 : 教導學生如何辨識AI生成的資訊,培養批判性思維。 設計更有針對性的作業 : 要求學生提供思考過程,而不只是最終結果。 結合AI與傳統教學 : 善用AI優勢,同時保留人際互動和深度討論。 定期檢視AI工具 : 了解其局限性,並向學生說明可能的錯誤。 .....
Thumbnail
本文介紹自我監督學習的概念和訓練方式,以BERT和GPT為例,深入探討Masking Input及Fine-Tune的實際操作和可應用性。
Thumbnail
本文介紹自我監督學習的概念和訓練方式,以BERT和GPT為例,深入探討Masking Input及Fine-Tune的實際操作和可應用性。
Thumbnail
在機器學習領域中,監督學習、無監督學習和強化學習是三種核心方法,它們在解決不同類型的問題時發揮著重要作用。
Thumbnail
在機器學習領域中,監督學習、無監督學習和強化學習是三種核心方法,它們在解決不同類型的問題時發揮著重要作用。
Thumbnail
本篇文章分享了對創意和靈感來源的深入思考,以及如何將其轉化為實際的成果或解決方案的過程。透過學習、資料收集、練習、創新等方法,提出了將創意落實的思路和技巧。同時介紹了AI在外顯知識的自動化應用,以及對其潛在發展方向的討論。最後探討了傳統機器學習技術在模擬中的應用案例和對AI世界的影響。
Thumbnail
本篇文章分享了對創意和靈感來源的深入思考,以及如何將其轉化為實際的成果或解決方案的過程。透過學習、資料收集、練習、創新等方法,提出了將創意落實的思路和技巧。同時介紹了AI在外顯知識的自動化應用,以及對其潛在發展方向的討論。最後探討了傳統機器學習技術在模擬中的應用案例和對AI世界的影響。
Thumbnail
★學習能力、策略與表徵 【知覺集中】(反義詞-去集中化) 思維方式尚未成熟,導致思維方式不合邏輯,只憑知覺所及,集中注意於事物的單一層面...
Thumbnail
★學習能力、策略與表徵 【知覺集中】(反義詞-去集中化) 思維方式尚未成熟,導致思維方式不合邏輯,只憑知覺所及,集中注意於事物的單一層面...
Thumbnail
《超越AI的思考框架》聚焦決策與組織心智,強調思考品質提升。探討因果、反事實、限制等概念,旨在改進決策。內容基礎,對新手入門有助。提倡多元思維,拓展決策框架。雖深度不足,但與管理學理論相輔相成。
Thumbnail
《超越AI的思考框架》聚焦決策與組織心智,強調思考品質提升。探討因果、反事實、限制等概念,旨在改進決策。內容基礎,對新手入門有助。提倡多元思維,拓展決策框架。雖深度不足,但與管理學理論相輔相成。
Thumbnail
延續上週提到的,「有哪些不訓練模型的情況下,能夠強化語言模型的能力」,這堂課接續介紹其中第 3、4 個方法
Thumbnail
延續上週提到的,「有哪些不訓練模型的情況下,能夠強化語言模型的能力」,這堂課接續介紹其中第 3、4 個方法
Thumbnail
這一節課說明,如何透過改變給模型的指示或咒語(prompt),來得到不同的結果 。如果直接說結論的話會是,在今天語言模型的能力之下,我們只要交代清楚任務就好,可以包括背景以及需求。而這節課很像是一堂模型咒語的歷史課 XD
Thumbnail
這一節課說明,如何透過改變給模型的指示或咒語(prompt),來得到不同的結果 。如果直接說結論的話會是,在今天語言模型的能力之下,我們只要交代清楚任務就好,可以包括背景以及需求。而這節課很像是一堂模型咒語的歷史課 XD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