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覺得,我吵架吵得都快可以當心理師了。跟男友吵架的時候,我深刻體會到「溝通障礙」這四個字的重量。
我們的問題其實很簡單:我有需求時,他總是把重心放在自己身上,不是接納我的需求,而是立刻問:「那我呢?你有注意到我的需求嗎?」我講得再溫柔,他都會立刻轉回來檢視我,而不是理解我真正想說的。
今天,我終於有了一個小突破。我跟他說:「我現在真的需要說話,你能先讓我說完嗎?」
這聽起來很簡單,但對我們來說,是歷經N百次吵架才學會的技巧:給對方表達的時間,並且仔細聆聽,講完才換另外一個人講。
這次,我以我需要蘋果🍎舉了一個例子:每次我說我要一顆蘋果,他的反應是他也要蘋果。我只是希望他看到我有這個需求——我只是想要一顆蘋果——不是要從他那裡得到什麼。但人的大腦常常把事情想得太複雜,他自己會解釋成「我要給你蘋果(這樣有壓力),我也要我的(我現在看到你想要,那我也想要)」。
今天的成功點在於:花了很多時間解釋需要靜下來聽我講話、我發言不要打斷,好好跟他描述我要蘋果的畫面時,他會同時來要蘋果,然後讓他了解到他可以不要立刻也來要蘋果。這真是一個巨大的進步!
終於讓他知道我在描述我要蘋果時,他會有的反應,讓他深刻看見他會來「要蘋果」的這個畫面、同理我的感受。(我當時的感受是:我沒辦法表達我要蘋果的需求,還要管秩序請他不要來要蘋果。)
我覺得,這不只是吵架,更是用具體具象化表達態度和同理心的重要。
對三十幾歲的人來說,學會同理心、學會聽對方說話,或許還需要重新練習。但我相信,只要他慢慢學會了,之後可以越來越好。
今天,我們的進步,就是當我再說:「我需要蘋果」,不用擔心這會被理解成「我要跟你要蘋果」,或是立刻喚起他「我也想要蘋果」的想法。
希望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