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體鍊魂】第一百二十九回 水之惡-病-(二十七)「疾病本質是資訊流」觀點的批判與檢視(四)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raw-image

 水之惡-病-(二十七)「疾病本質是資訊流」觀點的批判與檢視(四)

 

(續上回)


  雖然量子相干在光合作用等系統被證實,但把量子機制直接外推到大腦、意識或常見疾病,是目前缺乏足夠證據且高度爭議的跨尺度跳躍議題。

  「骨折」與「外傷」等肉體的物質性損壞雖論證適用於「病是資訊流」的觀點,且物質確實可以被視為一種資料結構,因為:

  它本質上儲存狀態(資訊存儲)。

  它允許傳遞與轉換(資訊交換)。

  它服從某種規則(演算法的約束)。

  還有以下角度的觀點:

  ●物理學角度:

  ◇量子資訊觀:在量子物理中,物質的基本單位(電子、光子、原子)同時可以被描述為能量與資訊的載體。量子態本身就是一種「資料結構」,因為它儲存了粒子的位置、動量、自旋等資訊。

  ◇霍金與比肯斯坦的黑洞資訊悖論:認為物質的消失不等於資訊的消失,物質可以視為資訊的表現方式。黑洞的「事件視界熵」本質上是一種「位元計數」。

  ◇物質=能量=資訊:蘭道爾定律(Landauer's Principle)提出「資訊是物理的」,任何位元的改變都需要能量消耗。反過來說,物質的狀態可視為一種穩定的資料存儲形式。

  ●資訊科學角度:

  ◇物質結構=編碼:物質的排列方式(例如 DNA 的鹼基序列、晶體的格子結構)其實是一種「編碼」。它既能被解讀,也能被複製、傳遞,與我們理解的資料結構(array、string、graph)非常類似。

  ◇物質是演算法的硬體:在某種意義上,物質不是資料本身,而是「資料結構的物理實現」。例如,DNA 是雙股鏈結構(linked list/graph),蛋白質摺疊是高維函數映射。

  ◇計算宇宙論(digital physics):有理論提出宇宙就是一台巨型電腦,物質不過是「程式的執行實例」,也就是演算法+資料結構的物理化身。

  ●哲學角度:

  ◇柏拉圖觀念論:物質的存在是理念的投射。如果理念是一種「抽象資訊」,那物質就是資訊的結構化實現。

  ◇佛學與唯識觀:萬法唯識,物質是心識投射的結構化影像,這也隱含著「物質不是純粹的實體,而是一種資料化的顯現」。

  ◇現象學視角:我們能「認識」物質的方式,就是透過其所表徵的資訊。如果沒有資訊結構,我們無法談論「物質」。

  因此,可以說——

  物質是一種被能量穩定化的資料結構,而宇宙是一個運行中的巨大演算法系統。

  在這樣的宇宙觀中,「骨折」與「外傷」作為一種資料結構損壞的狀態,便是能接受的觀點。

  但,免不了,是說法上的濫用與誤用。


  例如常見的量子濫用範疇:

  1.心靈控制與吸引力法則的「量子化」

  ■典型說法:「量子力學證明你的意念可以改變現實。」

  □問題:在量子力學裡,「觀測者效應」指的是測量行為會影響微觀粒子的狀態(例如電子波函數坍縮),但這需要 物理性儀器交互作用,不是單純「用心靈看一眼」就能改變宏觀世界。把它套用到「心靈創造實相」完全是類比誤用。

  2.量子治療與能量醫學

  ■典型案例:市面上的「量子手環」、「量子共振治療」、「量子醫學儀器」聲稱能修復細胞或平衡能量場。

  □問題:這些產品多數沒有經過隨機對照試驗驗證,且使用的「量子」通常只是一個商業行銷詞彙。真正的量子生物學(例如光合作用中的量子相干性)與這些產品毫無關聯。

  3.量子心靈論與靈魂物理化

  ■典型說法:「靈魂存在於量子場中,因此死亡只是量子能量轉換。」

  □問題:這種說法混淆了量子場論(QFT)中能量守恆的科學概念與靈性層次的推論。雖然有學者嘗試用量子效應解釋意識,如彭羅斯-哈默羅夫意識理論(Penrose–Hameroff,量子意識理論),但目前仍是高度爭議性假說,並未得到廣泛驗證,無法直接推論「靈魂=量子」。

  4.量子意識與日常決策

  ■典型案例:有人說 「你的潛意識是量子電腦,所以只要下定決心,宇宙會給你答案。」

  □問題:量子電腦確實存在,但它們運算的物理基礎與人腦完全不同。神經科學目前沒有證據顯示人腦在認知與決策過程中依賴可驗證的量子疊加效應。大腦是一個高溫、潮濕的環境,不利於量子相干長時間存在。

  5.量子金融/量子投資

  ■典型案例:「我們的理財系統基於量子場原理,能預測市場波動。」

  □問題:金融市場本身充滿隨機性,但並不是量子隨機性,而是社會行為的複雜非線性動態。這裡「量子」完全是包裝詞,沒有任何數學或物理基礎。


  由上述可見,「量子」在大眾語境裡經常被濫用,從心靈療癒、商品行銷到金融投資。

  真正的量子科學能做的,是在微觀尺度上解釋自然現象,而不是直接為靈魂、心靈或人生哲學背書。

  而「病是資訊流」的論證也用到量子領域的資料,以證明肉體的物質性損傷可含納於此概念當中,亦符合「在微觀尺度上解釋自然現象」的科學解釋。

  不過,這番論證也間接支持了量子治療之類的空泛言論,故遭到誤用、濫用的機會相當高,是個不可忽視的醫病風險。

  任何強大的新範式都必須經過嚴格的批判性審視,以識別其潛在的風險與缺陷。

  「病是資訊流」這一觀點雖然極具啟發性和整合能力,但同樣存在若干需要警惕的風險和尚未解決的缺陷。

  以下,便將上述內容依其風險與缺陷做進一步整理——


(待下回)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鍊魂師-認識、確立、實現自我的靈魂升級旅程。
27會員
576內容數
人工智能普及的未來,靈魂自我的呈現將越來越重要! 靈魂強大的人,一舉手一投足一開口一下筆均氣勢非凡,怎麼鍊成的? 看過雙眼有靈魂智慧的人嗎?內在世界是如何呢? 充滿靈魂力量的商品呢? 歡迎參觀鍊魂師養成工房,找到屬於你的靈魂解答,練成你的靈魂未來!
2025/10/05
模型可解釋性與臨床可用性的衝突,是醫療技術轉譯過程中的核心挑戰。 太注重可解釋性,可能犧牲效率;太注重可用性,可能失去透明性與信任。 同樣,這也是「病是資訊流」如果想要付諸臨床應用時的根本挑戰。
Thumbnail
2025/10/05
模型可解釋性與臨床可用性的衝突,是醫療技術轉譯過程中的核心挑戰。 太注重可解釋性,可能犧牲效率;太注重可用性,可能失去透明性與信任。 同樣,這也是「病是資訊流」如果想要付諸臨床應用時的根本挑戰。
Thumbnail
2025/10/04
「疾病的本質是資訊流」的命題,要論證成一個假說不難,但要證明成一個臨床可用的實務技術,就有許多要弄清楚的關竅,以免釀成醫療疏失與道德悲劇。
Thumbnail
2025/10/04
「疾病的本質是資訊流」的命題,要論證成一個假說不難,但要證明成一個臨床可用的實務技術,就有許多要弄清楚的關竅,以免釀成醫療疏失與道德悲劇。
Thumbnail
2025/10/03
「疾病本質是資訊流」與「你生病是自己意識的選擇」這句話一樣,都是一種「隱喻」的說法,對於內在運作及轉化機制的內容毫無闡述,容易成為不求甚解的道聽塗說者,或者有心操弄的謠言宣傳者,任隨己意妄作解釋,造成更多誤會與實務操作的風險。
Thumbnail
2025/10/03
「疾病本質是資訊流」與「你生病是自己意識的選擇」這句話一樣,都是一種「隱喻」的說法,對於內在運作及轉化機制的內容毫無闡述,容易成為不求甚解的道聽塗說者,或者有心操弄的謠言宣傳者,任隨己意妄作解釋,造成更多誤會與實務操作的風險。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拜醫學科技之賜,現代人越活越長,越來越多的重大疾病都能治癒。父母祖上那輩,醫療不普及,一個小小的感冒未及時就醫就漫延成重病而失去生命,沒錢就醫,或是來不及就醫的悲傷故事家家戶戶都曾有過。不過,長壽有長壽的隱憂,肉體還撐得住,智力卻以數倍的速度在退化,忙碌了大半輩子,到了晚年卸下責任腦子突然就當機了,
Thumbnail
拜醫學科技之賜,現代人越活越長,越來越多的重大疾病都能治癒。父母祖上那輩,醫療不普及,一個小小的感冒未及時就醫就漫延成重病而失去生命,沒錢就醫,或是來不及就醫的悲傷故事家家戶戶都曾有過。不過,長壽有長壽的隱憂,肉體還撐得住,智力卻以數倍的速度在退化,忙碌了大半輩子,到了晚年卸下責任腦子突然就當機了,
Thumbnail
帶動病人和家屬說出內心話的解釋模式,有助於醫師正視病人的觀點,以此組織臨床醫療的對策。而醫師將自己的解釋模式清楚地傳達給病人了解,相對也有助於病人、家屬對於什麼時候要開始治療,要找哪些醫師治療,進行怎樣的治療,成本效益大概如何,作出比較實用的判斷。
Thumbnail
帶動病人和家屬說出內心話的解釋模式,有助於醫師正視病人的觀點,以此組織臨床醫療的對策。而醫師將自己的解釋模式清楚地傳達給病人了解,相對也有助於病人、家屬對於什麼時候要開始治療,要找哪些醫師治療,進行怎樣的治療,成本效益大概如何,作出比較實用的判斷。
Thumbnail
科學食品不僅提供了消費者更多選擇,也帶來了食安風險。透過瞭解產品的保質期、儲存方法、配料和正確烹飪,消費者可以自我保護。適度食用天然食品也是保持健康的重要因素。此外,透過查看正規渠道銷售的未來肉產品,消費者可以體驗新的飲食體驗。
Thumbnail
科學食品不僅提供了消費者更多選擇,也帶來了食安風險。透過瞭解產品的保質期、儲存方法、配料和正確烹飪,消費者可以自我保護。適度食用天然食品也是保持健康的重要因素。此外,透過查看正規渠道銷售的未來肉產品,消費者可以體驗新的飲食體驗。
Thumbnail
久病會慣性成惡化,醫治不易。預防甚於治療,才能積極人生,樂觀態度,人生沒有一定要得病。 有些古老留下,勵志人心的話語,至今不該完全沿用,時代背景不同,有些狀況是古時的無知無助,才需錯誤中換取經驗,如果知道心是病的根源,就不易病入膏肓。 前文〔腦細胞嗅覺記憶|身心靈〕提及腦記憶會影響身心靈
Thumbnail
久病會慣性成惡化,醫治不易。預防甚於治療,才能積極人生,樂觀態度,人生沒有一定要得病。 有些古老留下,勵志人心的話語,至今不該完全沿用,時代背景不同,有些狀況是古時的無知無助,才需錯誤中換取經驗,如果知道心是病的根源,就不易病入膏肓。 前文〔腦細胞嗅覺記憶|身心靈〕提及腦記憶會影響身心靈
Thumbnail
近期在有限的時間,我覺得我衛教的文章很多都過眼雲煙,有時候要跟一般民眾分享我的經驗時,還是會想找一下相關之前寫的文章(因為能說的東西太多了,怕會LOSS),所以建立這個魚骨圖分享給更多人參考
Thumbnail
近期在有限的時間,我覺得我衛教的文章很多都過眼雲煙,有時候要跟一般民眾分享我的經驗時,還是會想找一下相關之前寫的文章(因為能說的東西太多了,怕會LOSS),所以建立這個魚骨圖分享給更多人參考
Thumbnail
你生過病嗎? 面對不舒服的身體,你會怎麼做呢?是會好好重視、積極面對,調整生活作息,改善不舒服的狀態;還是會忽略身體的不適,用意志力支撐自己熬過去,或者吃藥緩解疼痛,度過眼前的危機就將之拋諸腦後。
Thumbnail
你生過病嗎? 面對不舒服的身體,你會怎麼做呢?是會好好重視、積極面對,調整生活作息,改善不舒服的狀態;還是會忽略身體的不適,用意志力支撐自己熬過去,或者吃藥緩解疼痛,度過眼前的危機就將之拋諸腦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