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探索|我的擺爛與自我否定

更新 發佈閱讀 8 分鐘
父親總說:「你不可能做到。」 


一個人不自覺受原生家庭的影響到底有多大,真的是逐步自我探索後,才越深刻感受。但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非常的大這種事,其實也挺符合邏輯的。

因為原生家庭會塑造一個人最基本的樣貌,既然一個人都被原生家庭塑造了,那麼從骨子裡就充滿了原生家庭的各種影響,無論有察覺或沒察覺,都難以脫離。


讀了很久以前曾看過的書《為什麼總是感到很受傷》,第一章節的內容提到「認知迴避」與「行為迴避」這兩個詞。以下為書中對這兩個詞的解釋:

「認知迴避」指的是思考上的迴避。

「行為迴避」則是在現實生活中,逃離各種可能造成壓力的因素。


書中的第一個個案,與我的狀況有點相似,書中的個案因為不館怎麼努力都得不到認同,所以乾脆不努力了,只要不盡全力,不會得到認同就是正常的。

這個行為是為了維護自己的自尊。


我讀了之後特別難受,當年讀這本書時,就這樣停在了這個章節,沒有再往後繼續讀下去,是因為我沒有辦法面對這個議題。

當年的我連承認自己正在逃避,也沒有辦法。


多年後的現在,又陰錯陽差地再重讀了一次這篇內容,又再次勾起了我最不想面對的議題。

過去的我總是很努力,很努力讀書,但面對我的成績單,父親永遠只會說兩句話:「考一百分就這麼開心,少在那邊自以為是了。」、「你下次一定就沒辦法再考這麼好了啦,我們等著看。」

小時候家境貧困,我看著電視裡光鮮亮麗的有錢人,透過各種努力賺了很多錢,所以我很興奮地對父親說我也要賺大錢給你們過上好生活,但父親連看也沒看我一眼,就直接說:「你不可能做到啦。」

「為什麼不可能?人家都做得到,為什麼我做不到?」我不甘心。

「我說你不可能就是不可能啦。」父親沒有回答我的問題,而是直接否定我。

「那我就做給你看。」我更不甘心。

「你不可能做到的啦,我們走著瞧。」父親露出既往的嘲諷輕蔑笑容。


在國中時一切都還算順利,我因為天生比較聰明,不用太認真讀書,也可以考到好成績。

但高中考上第一志願後,就不是這樣了。

我成了班上的倒數,我努力不讓自己倒下,花了雙倍的努力讀書,但還是沒辦法名列前茅。父親總是在落井下石,說我就是沒天份還硬要跟聰明的人競爭,我不甘心,卻又無能為力,所以有一段時間,我是放棄自己放棄讀書的。

後來高三的時候,我突然意識到大考將至,我的成績排名突然不再重要,我把目標改成放在我想要讀的大學,當時只是想去讀警察學校,或中正大學。

所以我又重新開始讀書,學測考完的隔天,我馬上知道自己的成績一定不足以上中正大學,所以不像其他同學一樣在放鬆,而是接續繼續努力讀書。

後來指考,考上了成功大學,比自己預期還要好的學校。

但大學時光,才是我真正自我放棄的原因。

首先,大學教授全英文授課,我完全聽不懂,更別說教授又很愛點名叫學生回答問題,有無數次,我被點名後,只能戰戰兢兢地從座位站起來,然後沉默不語。

班上的某個角落總會傳來竊笑聲。那是班上成績最好的同學。後來他們那一小群人因為擅長交際,學長姐很喜歡他們,所以他們分別當上了系學會的會長與副會長。

但他們對我的嘲笑與閒後家常的八卦,持續了整整四年不曾停過。我是他們的嘲笑對象、輕蔑對象、也是怪人。

大學一年級時,我不甘心自己課堂上聽不懂,所以借了系所的英文資源中心(我是外文系的)練習英文,其他人在跑社團,我在努力學習。

但有天,我在借閱本上看見了一直嘲笑我的那個學霸同學,他也和我一樣每天都在這裡額外練習英文,努力學習。

突然之間,我的理智線斷線了。

第一,我在學習中心如果遇到他,會不會又被他嘲笑?

第二,他是個比我優秀一百倍的同學,教授沒有點名他,他就都會自己舉受回答問題,而且都表現得這麼好,他這麼優秀,又和我一樣努力,那我到底拿什麼來追上他?

是阿,我要怎麼追上他,不再被他嘲笑?

那天我回宿舍後,一個人哭了很久。

我意識到一件事:爸爸說的是對的,我不可能。

我再怎麼努力,也不可能追上那個學霸同學。

結果我做了兩件事:

  1. 我自殺未遂。
  2. 我完全放棄學業


為什麼會單單因為學業而作傻事?這理由其實也很簡單,因為我的父母從以前就灌輸給我一個觀念:「你的個性很糟,連父母都討厭,你什麼都不好,唯一的好就是會讀書而已。」

我在成長的過程,把讀書和自我價值深深地綁在一起了。

學校每學期都一定會有人自殺,我應該多少也有受到一點影響。

我的成績一直都是低空飛過的狀態,其實,不努力對我而言,真的比較輕鬆。

因為努力的我也一樣被嘲笑,不努力的我也一樣會被嘲笑,那我就乾脆不努力了吧。

我真心不希望自己的努力被殘忍踐踏。

------------------------------

我今天又跟家教學生請假了。

這已經是連續第二個星期了。

我總是這樣,其實我的狀態並沒有不好,但就是感覺到莫名不舒服,不想上課,所以就向學生請假了。

之前也有好幾個學生也是這樣,最後我甚至也不接課了。

我會害怕,怕自己做不好,怕學生發現老師的能力其實不足以教這些高中的課程。

我深深相信自己的能力不足,也深深相信自己一定會做不好。

就向父親說的:「你不可能。」意思是,你不可能做到,你不可能把事情做好。換句話說就是:你會爛一輩子,你理所當然是爛的。

而且沒有任何理由。

爛不需要理由。

他的話對我影響真的非常地大。

就連現在我信奉基督教,時常接觸的教義告訴我說,神創造人都有祂的美意,每個人都是優秀的,都是值得被愛的。

我也沒有辦法馬上轉換。

即使我理智上知道父親說的是錯的,基督教說的才是對的,但遇到事情的時候,我還是習慣性地刻意迴避,就只為了不要被發現我很糟。

當我做得還不錯,想為自己感到開心時,就會有另一個聲音出現制止我,告訴我說:「不准開心,不要太自以為是了。」

就連我看到有人因為做得好而非常開心時,我也會下意識地覺得他真的很自以為是。

父親的話語,就像烙印一樣深深地科在我的骨子裡,我根本找不到任何入口去把這個烙印去除。

我的成長過程,從尖銳反抗不同意父親說的話,到大學之後變成深深認同父親說的話。這樣的過程真的令我感到非常扎心。

若小的時候,父親說的那些話是肯定我本來就是優秀的孩子,那大學時,我是不是就不會理所當然地認為我就是爛所以才表現不好所以才會被嘲笑,我就是爛,所以被嘲笑是我活該。

我是不是就不會因此而在大學時多次自殺未遂?也不會一直跑去身心科拿藥了又不吃藥?更不會白白地受到前男友的羞辱和欺負?

全部都是因為當時大學的我深深相信父親說的那句話:「你不可能。」換句話說就是:你天生就是爛,而且會爛一輩子。

所以我才會認為就是因為我很爛,所以這些全部的不公平,都是我活該應得的屈辱。


現在的我其實也沒怎麼在努力了,又或是我一直努力地不讓自己看起來像是在努力的樣子。

我要追上誰?我的目標在哪裡?

這些都離我很遠了。

但我仍在自己很優秀與自己很爛這兩個想法下掙扎,走不出來。

下次遇到事情時,我會不會又開始焦慮然後下意識地迴避?

可能會吧。


現在這種無力感,不知道該如何表達。

明知道價值觀是錯的,但就是改不過來,這種狀況真的很無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靜的沙龍
33會員
292內容數
意識流書寫。心靈探索、小說、詩詞創作。
靜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10/03
逛著夜市,恍惚想到曾有人說我一個人的背影看起來很落寞。 但當時的我是極享受在其中。 我想起了曾聽過的一句話:「外在世界是內在世界的投射。」 那說我落寞的人,或許認為一個人逛夜市即是落寞吧。 這世界有太多苦毒惡言、負能量爆棚的辱罵,有時我會想,是不是他們眼裡的世界和我看到的世界完全不同,他們看到的世界
2025/10/03
逛著夜市,恍惚想到曾有人說我一個人的背影看起來很落寞。 但當時的我是極享受在其中。 我想起了曾聽過的一句話:「外在世界是內在世界的投射。」 那說我落寞的人,或許認為一個人逛夜市即是落寞吧。 這世界有太多苦毒惡言、負能量爆棚的辱罵,有時我會想,是不是他們眼裡的世界和我看到的世界完全不同,他們看到的世界
2025/09/25
被主管罵完之後,對我影響最大一句話是:「你看看其他人,沒有人像你一樣沒把事情做好。」 以下分成兩部分自我探討: 與他人比較,而且我是最差的那個 沒把事情做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與他人比較,而且我是最差的那個 為什麼與他人比較,會
2025/09/25
被主管罵完之後,對我影響最大一句話是:「你看看其他人,沒有人像你一樣沒把事情做好。」 以下分成兩部分自我探討: 與他人比較,而且我是最差的那個 沒把事情做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與他人比較,而且我是最差的那個 為什麼與他人比較,會
2025/09/24
主管說:「你沒把事情做好。我要盯著你做每件事,這不是第一次了。」 這句話聽起來似乎沒有問題,但問題其實可大了。 若我是真的沒把事情做好,倒是不會有這麼大的憤怒和委屈。 但他指責我的事情,都是莫須有的罪名。 我又再次憤怒到哭了一整個早上、在家亂砸東西。 出社會的這十年來,我從來沒有憤怒到亂砸
2025/09/24
主管說:「你沒把事情做好。我要盯著你做每件事,這不是第一次了。」 這句話聽起來似乎沒有問題,但問題其實可大了。 若我是真的沒把事情做好,倒是不會有這麼大的憤怒和委屈。 但他指責我的事情,都是莫須有的罪名。 我又再次憤怒到哭了一整個早上、在家亂砸東西。 出社會的這十年來,我從來沒有憤怒到亂砸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你曾經感覺自己在面對父母時,需要成為他們的「父母」?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覺得自己無論做什麼,都得不到父母的肯定?也許他們總愛拿你跟別人家小孩比較,或是對你的人生指手畫腳。 這篇文章將分享在面對家庭中的困惑和恐懼時,如何成為家庭的支柱,以及如何在挑戰面前堅定信念。 如何在面對父母的
Thumbnail
你曾經感覺自己在面對父母時,需要成為他們的「父母」?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覺得自己無論做什麼,都得不到父母的肯定?也許他們總愛拿你跟別人家小孩比較,或是對你的人生指手畫腳。 這篇文章將分享在面對家庭中的困惑和恐懼時,如何成為家庭的支柱,以及如何在挑戰面前堅定信念。 如何在面對父母的
Thumbnail
一個人的生活,出現了意外的訪客。心裡再多的不願及不甘還是要學習面對。 家始終是我們想逃離卻又不得不面對的課題。理性層面來說我們無法選擇父母及成長的環境。 如果說靈魂投生前真的是有意識選擇,那麼這個家就是我們所選,只是不記得了。 無論如何,要面對的始終逃不了。轉念是唯一能做的事。孝順是我們從小到
Thumbnail
一個人的生活,出現了意外的訪客。心裡再多的不願及不甘還是要學習面對。 家始終是我們想逃離卻又不得不面對的課題。理性層面來說我們無法選擇父母及成長的環境。 如果說靈魂投生前真的是有意識選擇,那麼這個家就是我們所選,只是不記得了。 無論如何,要面對的始終逃不了。轉念是唯一能做的事。孝順是我們從小到
Thumbnail
很多人從小到大受到原生家庭的影響,不得不讓自己「快速長大」,那是一種自然界生物求生本能,碰到壓力自然啟動進化系統來防禦自己,然而在孩提時期進化過頭,不小心就會成為父母的父母。  A的母親17歲那年嫁給父親19歲生下她,家境貧困又時常目睹母親被父親羞辱家暴,孩子從小被迫接收母親大量的悲傷、哭泣、
Thumbnail
很多人從小到大受到原生家庭的影響,不得不讓自己「快速長大」,那是一種自然界生物求生本能,碰到壓力自然啟動進化系統來防禦自己,然而在孩提時期進化過頭,不小心就會成為父母的父母。  A的母親17歲那年嫁給父親19歲生下她,家境貧困又時常目睹母親被父親羞辱家暴,孩子從小被迫接收母親大量的悲傷、哭泣、
Thumbnail
我覺得我小時候非常希望討爸媽歡心,但是不論怎麼嘗試,總是被笑,被批評,被貶低,被侮辱。後來長大了以後,就很不喜歡爸媽了。看他們表面上成功,細看其實問題也一大堆。就算告訴自己不要學他們的缺點,但是實際上,很多他們的一些做人處事的態度跟方法還是會被我內化了。
Thumbnail
我覺得我小時候非常希望討爸媽歡心,但是不論怎麼嘗試,總是被笑,被批評,被貶低,被侮辱。後來長大了以後,就很不喜歡爸媽了。看他們表面上成功,細看其實問題也一大堆。就算告訴自己不要學他們的缺點,但是實際上,很多他們的一些做人處事的態度跟方法還是會被我內化了。
Thumbnail
「你知道孩子什麼時候最像自己的父母嗎?」 「什麼時候?」 「當孩子說出:『我這輩子都不會像你一樣!』的時候」 這段對話出自我大學修習《家庭發展》時,教授在課堂中說的一段話,當時聽完全班同學只覺得有趣,沒想到多年前一句玩笑話,卻成為現今正中眉心一發子彈。
Thumbnail
「你知道孩子什麼時候最像自己的父母嗎?」 「什麼時候?」 「當孩子說出:『我這輩子都不會像你一樣!』的時候」 這段對話出自我大學修習《家庭發展》時,教授在課堂中說的一段話,當時聽完全班同學只覺得有趣,沒想到多年前一句玩笑話,卻成為現今正中眉心一發子彈。
Thumbnail
你們和家人的關係如何呢? 我從小就和原生家庭的關係就很微妙,雖然從外觀來看,我應該是個幸福的孩子,從小到大我家從來沒給我經濟壓力,甚至我的零用錢都比同齡的人多;爸媽平常雖然工作忙碌,但假日還是會陪我們,帶我們出去玩;我家每天開火,甚至到現在出社會了,我媽還會替大家帶便當,總而言之,在這樣環
Thumbnail
你們和家人的關係如何呢? 我從小就和原生家庭的關係就很微妙,雖然從外觀來看,我應該是個幸福的孩子,從小到大我家從來沒給我經濟壓力,甚至我的零用錢都比同齡的人多;爸媽平常雖然工作忙碌,但假日還是會陪我們,帶我們出去玩;我家每天開火,甚至到現在出社會了,我媽還會替大家帶便當,總而言之,在這樣環
Thumbnail
2020.10.21 一階療癒的課程,最主要是清理家族業力, 根據老師自己及個案經驗,目前人生所遇到的90%問題,都是家族業力的延伸。畢竟當我們如白紙來到這世界後,開始累積學習建構自我是由原生家庭開始,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血親們人生種種酸甜苦辣所碰撞出來的行為模式,就這麼直接
Thumbnail
2020.10.21 一階療癒的課程,最主要是清理家族業力, 根據老師自己及個案經驗,目前人生所遇到的90%問題,都是家族業力的延伸。畢竟當我們如白紙來到這世界後,開始累積學習建構自我是由原生家庭開始,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血親們人生種種酸甜苦辣所碰撞出來的行為模式,就這麼直接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