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性機械觀與詩性邏輯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坂本龍一所著之《坂本圖書》中的夏木漱石篇章講述笛卡兒的機械式世界觀並不是世界真實的樣貌,而是應該以詩的邏輯去理解這個世界。其認為許多人士在作品中體現這樣的觀點。其中他提到的塔可夫斯基這個名字引起我的好奇心,查詢其相關資料時發現這篇講述其核心思想的文章讓我有所感觸:

https://moom.com.tw/tw/post/feature/andrei-tarkovsky

「他們對電影的需求,和對可口可樂的需求一樣。」他相信,在這種日漸普及的電影趨勢背後,隱藏著主導觀眾情感和認知的意圖,實際上是一種對人性的破壞。

可樂中的糖份和氣泡提供人感官上的刺激亦獲得即時的沁涼與醣份滿足。如同現在的電影對於普羅大眾來說不過是以娛樂目的為導向來滿足快樂。其充斥著鮮豔畫面與聲光效果,加上線性劇情與套路讓人即時填補生活的空虛。例如美國超級英雄電影中往往塑造出正邪兩元論的觀點,有能力者解救受壓迫的一方,簡化真實世界的樣貌:人非善即惡,對錯非黑即白。這些套路、情感都是被塑造出來的,角色都需要有合理的動機去推動劇情,我們被既定化的公式所影響,所有腳色都被臉譜化。下一句話會讓我思考幾個面向:

(1)價值觀往往是擁有最多話語權的人所決定的
我是由電影裡的諮商段落聽到的(好像是《長夜盡頭的微光》這部電影)。

(2)洪常秀談論「真實」:
無意間看到《在水中》這部電影於台灣上映,簡介上介紹其幾乎整部電影的畫面都是朦朧,看不清畫面,找尋導演相關資料時發現下述影片,我覺得很有意思。

這段話引起我的興趣是洪常秀導演曾於一段訪談中的回答:

A:「你的電影似乎捕獲了一些關於現實的秘密或現實的本質,例如在你的電影中對時間的處理常常出乎觀眾預料,又或者對同一場景賦予變化。這種秘密是精神性的還是具體性的,你是這樣思考你的電影的嗎?又或者你不會這樣去想?」

H:「即使我們表現出對於現實彼此間有著相同的理解,但如果你反覆去問同一個具體的問題,就會發現並非如此。我們假裝……我們希望相信我們生活在同一個現實裡。但現實永遠無法被捕獲,我們只是以人類有限的感官去經歷現實。」電影作為一種分享的媒介,我需要利用它傳遞某種訊息,有時候我利用技巧製造一些套路(cliche)。就是給予觀眾一些符合其預期去展開的內容,使他們自以為理解了,但其實都是套路。

將文字、語言、表情、肢體語言等約定俗成的套路試著去機械化地理解隱藏在背後的真實世界,但人跟人之間永遠無法真的理解彼此,就會理解為何《新世界福音戰士》的科學家希冀讓人類可以實現進化,以理解彼此真實的想法。

「我認為,商業電影這個可怕的代用品,會對無批判能力或文化素養的觀眾產生神奇作用(亦即把電影與生活混為一談),而且威力不亞於藝術電影對吹毛求疵的觀眾的影響。然而,二者悲劇性的差異在於,如果藝術能喚醒觀眾的情感與思想,大眾電影則以簡單卻強烈的影響力,徹底滅除他們殘餘的想法與情感。」

這對我來說是當頭棒喝,先前的我會觀看新聞、名人撰寫的文章建構自己的價值觀,抑或說是驗證自己的價值觀,汲汲營營於此。認為自己的視角深了,視野廣了。然而說穿了我只是利用別人的望遠鏡觀察世界。現在熱衷於電影或許我僅是做了件不同外衣包覆的事情,或許我熱衷於找尋規則、定律。抓著這條固定的繩索讓自己不掉入不安的情緒深谷。透過電影、書籍、自我對話讓自己去思索為何我會如此,這也是小小的進步吧。(?


「人類生活中有某些層面只有用詩才能忠實表達。」塔可夫斯基說。為了傳達生命中各種幽微的關係,其深刻的複雜性本質,必須跨越線性邏輯的界線,動用詩的邏輯與方法;如此,觀眾便不必依賴作者所預設的情節模式,由被動轉為主動,從散落的片段中思索其中的未盡之處,親自參與一場探索生命、人類情感和內在本質的歷程。

這段話會讓我想到《蒼鷺與少年》這部作品,我太習慣線性的邏輯思考,這部電影的敘事有些未詳盡之處,但當時「創傷理論」和「阿德勒」的論述讓我很觸動,某些片段帶代入我所理解的,還是很吸引人,用自己的五感、個人哲學觀去感受藝術品我相信不同年紀會有不一樣的感觸。

「我所有的電影所訴說的,都是人們並不孤單,也沒有被拋棄在空蕩蕩的世界裡 — — 他們與過去和未來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每個人的命運都和全人類的命運產生關聯⋯⋯即使有足以摧毀世界的戰爭,四處蔓延的社會災難,甚或哀鴻遍野,人們仍須尋找接近彼此的道路。」

現在的我是過去的積累,曾經讓我觸動的訪談片段與新獲得的資訊有所連結,一點一滴進入我欣賞之人所體驗的世界,再慢慢建構屬於自己的世界觀讓我愉悅,我感受到自己的存在。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醺寶的沙龍
0會員
14內容數
紀錄平庸的自己邁入平凡,再追求卓越的過程。
醺寶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11/02
人生的前半段我沒有看清自己在社會中的階級,沒有思索過時間資本對我造成的根本影響,也以二元論建構我的價值觀。我的父母幾乎是犧牲他們的一生來供養我,讓我得以無後顧之憂地專心於讀書這件事上,同時我的成長包裹著他們的期許與盼望。回首人生,其實我一直活在別人的期望裡,我透過他人的目光認識自己,
Thumbnail
2025/11/02
人生的前半段我沒有看清自己在社會中的階級,沒有思索過時間資本對我造成的根本影響,也以二元論建構我的價值觀。我的父母幾乎是犧牲他們的一生來供養我,讓我得以無後顧之憂地專心於讀書這件事上,同時我的成長包裹著他們的期許與盼望。回首人生,其實我一直活在別人的期望裡,我透過他人的目光認識自己,
Thumbnail
2025/10/31
Why do I read this movie ? 一開始是受到海報的設計所吸引,藍綠色的背景下,小孩站在偌大的老人紳士與壯年男子之下並有著困惑的表情面向觀看者。老人與男子有斑駁的刷色,標題《老狐狸》有被水滴潤濕或是以沾水的透鏡觀看產生的模糊感。讓我好想收藏這張海報,但半開大小
Thumbnail
2025/10/31
Why do I read this movie ? 一開始是受到海報的設計所吸引,藍綠色的背景下,小孩站在偌大的老人紳士與壯年男子之下並有著困惑的表情面向觀看者。老人與男子有斑駁的刷色,標題《老狐狸》有被水滴潤濕或是以沾水的透鏡觀看產生的模糊感。讓我好想收藏這張海報,但半開大小
Thumbnail
2025/10/30
《年少日記》由一封未署名的遺書為起點,男主角翻開陳年的日記向觀眾揭開塵封的往事,他讀著一篇篇的日記,向觀眾呈現的是不斷晃動的畫面,對我來說是表現男主角顫抖的內心,抑是傳達當時「那個」男孩逐漸崩毀的靈魂。 有傑面對毆打和言語羞辱後緊抓住許多讓他活下去的事物: 幫忙家事以
Thumbnail
2025/10/30
《年少日記》由一封未署名的遺書為起點,男主角翻開陳年的日記向觀眾揭開塵封的往事,他讀著一篇篇的日記,向觀眾呈現的是不斷晃動的畫面,對我來說是表現男主角顫抖的內心,抑是傳達當時「那個」男孩逐漸崩毀的靈魂。 有傑面對毆打和言語羞辱後緊抓住許多讓他活下去的事物: 幫忙家事以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搬家不只添購必需品,更能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近期搬家時添購的各種實用好物,包含多功能工作桌、電競椅、氣炸烤箱、收納神器等,並詳述如何透過蝦皮雙 11 活動聰明購物、善用優惠,同時利用分潤機制將敗家行為轉化為被動收入,推薦給想聰明消費又想賺額外收入的你!
Thumbnail
搬家不只添購必需品,更能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近期搬家時添購的各種實用好物,包含多功能工作桌、電競椅、氣炸烤箱、收納神器等,並詳述如何透過蝦皮雙 11 活動聰明購物、善用優惠,同時利用分潤機制將敗家行為轉化為被動收入,推薦給想聰明消費又想賺額外收入的你!
Thumbnail
貓奴每月進貢的時間又來啦! 身為專業貢品官,我從蝦皮搜尋各種零食,只為取悅家中三位貓主子!結果究竟會是龍心大悅,亦或是冷眼相待,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Thumbnail
貓奴每月進貢的時間又來啦! 身為專業貢品官,我從蝦皮搜尋各種零食,只為取悅家中三位貓主子!結果究竟會是龍心大悅,亦或是冷眼相待,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Thumbnail
一本自然主義的哲學經典。 大眾也理解的哲學讀物。 談談進化論、自由意志、生命及其他。
Thumbnail
一本自然主義的哲學經典。 大眾也理解的哲學讀物。 談談進化論、自由意志、生命及其他。
Thumbnail
看他寫書的風格就可以看見他和這個世界的互動方式,他從生活中引例的方式,他文章的行文結構,從文本之外的地方都可以看見工巧。 不愧是大數學家,簡潔凝練的習慣被他應用在生活的各個層面。在自己的生命中觀察到的細枝末節出發,每一個例子應用的巧妙,陳述事實時的客觀和貼切。 「只有天才可以辨識天才」。他
Thumbnail
看他寫書的風格就可以看見他和這個世界的互動方式,他從生活中引例的方式,他文章的行文結構,從文本之外的地方都可以看見工巧。 不愧是大數學家,簡潔凝練的習慣被他應用在生活的各個層面。在自己的生命中觀察到的細枝末節出發,每一個例子應用的巧妙,陳述事實時的客觀和貼切。 「只有天才可以辨識天才」。他
Thumbnail
邏輯是我們思考的基礎,影響著我們如何看待世界和進行推論。透過假設前提和推論,我們可以從邏輯的角度來思考生活中的各種情況和決策。深入瞭解邏輯可以幫助我們更清晰地思考,理解事物之間的關聯。
Thumbnail
邏輯是我們思考的基礎,影響著我們如何看待世界和進行推論。透過假設前提和推論,我們可以從邏輯的角度來思考生活中的各種情況和決策。深入瞭解邏輯可以幫助我們更清晰地思考,理解事物之間的關聯。
Thumbnail
  「二十世紀語言學之父」瑞士語言學家索緒爾(F. de Saussure, 1857-1913)在他去世之後,其學生和同事根據他在1907至1911年間的課堂筆記,於1916年出版了《普通語言學教程》(Cours de linguistique générale),被視為是結構主義的起點,
Thumbnail
  「二十世紀語言學之父」瑞士語言學家索緒爾(F. de Saussure, 1857-1913)在他去世之後,其學生和同事根據他在1907至1911年間的課堂筆記,於1916年出版了《普通語言學教程》(Cours de linguistique générale),被視為是結構主義的起點,
Thumbnail
當我們在談論心物二元論、存有與存有者或主客二元論時,這些看似矛盾的理論,其共通點是什麼呢?是─「語言」。語言決定了我們的思考,或者說語言就是思考、語言與思考是不可分的。思考決定了自我的世界觀,以及認識他人世界、甚或存有世界的可能。關於對世界(宇宙、自然)的認知,如同海德格所言,我們皆是被拋擲
Thumbnail
當我們在談論心物二元論、存有與存有者或主客二元論時,這些看似矛盾的理論,其共通點是什麼呢?是─「語言」。語言決定了我們的思考,或者說語言就是思考、語言與思考是不可分的。思考決定了自我的世界觀,以及認識他人世界、甚或存有世界的可能。關於對世界(宇宙、自然)的認知,如同海德格所言,我們皆是被拋擲
Thumbnail
毀三觀,指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受到顛覆的看法所改變或影響。《世界觀》一書正是一本人類世界觀更迭的演化史。從亞里斯多德的世界觀談起,到後來的牛頓力學的世界觀、愛因斯坦相對論的世界觀、以及當代量子力學的世界觀。說明過去被堅信是鐵一般事實的世界觀,是如何慢慢的受到新的證據、新的儀器、新的理論等的
Thumbnail
毀三觀,指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受到顛覆的看法所改變或影響。《世界觀》一書正是一本人類世界觀更迭的演化史。從亞里斯多德的世界觀談起,到後來的牛頓力學的世界觀、愛因斯坦相對論的世界觀、以及當代量子力學的世界觀。說明過去被堅信是鐵一般事實的世界觀,是如何慢慢的受到新的證據、新的儀器、新的理論等的
Thumbnail
精神層面受外在環境影響而情感流竄的同時,藝術可以作為我們的內涵,我是這樣理解這本書的。
Thumbnail
精神層面受外在環境影響而情感流竄的同時,藝術可以作為我們的內涵,我是這樣理解這本書的。
Thumbnail
太刀川英輔提出的是一條透過觀察、思考、實驗,不斷往前的試錯過程,人類社會往往期待看起來一蹴可及的成功模板,但若將目光拉遠,一定會發現所謂的天才、奇蹟,背後不過是一次又一次的調適與改變,這些經驗並不是失敗,反而是創造的必經之路......
Thumbnail
太刀川英輔提出的是一條透過觀察、思考、實驗,不斷往前的試錯過程,人類社會往往期待看起來一蹴可及的成功模板,但若將目光拉遠,一定會發現所謂的天才、奇蹟,背後不過是一次又一次的調適與改變,這些經驗並不是失敗,反而是創造的必經之路......
Thumbnail
搬運6年前文章:以「刻意為之」的系統化、複雜邏輯化又帶有詩味的語言行文,反諷當時商管界風行一時的「系統思考(systems thinking)」。以哲學和科學發展視角,批判、諷諭「系統思考」。 --更是為了揶揄六年前把「系統思考」當作圭臬/聖杯的創業團隊而作。 *文後還有後記。
Thumbnail
搬運6年前文章:以「刻意為之」的系統化、複雜邏輯化又帶有詩味的語言行文,反諷當時商管界風行一時的「系統思考(systems thinking)」。以哲學和科學發展視角,批判、諷諭「系統思考」。 --更是為了揶揄六年前把「系統思考」當作圭臬/聖杯的創業團隊而作。 *文後還有後記。
Thumbnail
作為哲學的門外漢,我當然甚少讀到論文這般專業的哲學文章。所以我每讀這書都必須要先準備好精神狀態,以便聚精會神去消化內容。 結果發現,我還真讀不太懂這書呀🤨 孔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所以我也無謂對大家強裝我理解這書呀😭
Thumbnail
作為哲學的門外漢,我當然甚少讀到論文這般專業的哲學文章。所以我每讀這書都必須要先準備好精神狀態,以便聚精會神去消化內容。 結果發現,我還真讀不太懂這書呀🤨 孔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所以我也無謂對大家強裝我理解這書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