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極限清理怎麼做?「有框定記憶範圍」vs.「隨時念四句話」差在哪?】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你有沒有遇過這樣的情況?明明很努力想減肥,卻總是忍不住吃下宵夜;或者明明想賺更多錢,卻總覺得卡卡的。

很多人問我:「零極限(Ho'oponopono)不是只要念『對不起、請原諒我、謝謝你、我愛你』就好了嗎?

為什麼還要特別框定記憶範圍來清理?」今天就來聊聊,這兩種清理方式到底有什麼不同,又該怎麼用最有效!


什麼是「有框定記憶範圍」的清理?

想像一下,你家書櫃亂到爆,有漫畫、食譜、證件、雜誌全都塞在一起。

你可以每天隨手整理一兩本,慢慢讓書櫃變整齊;但如果你今天特別想找出「所有食譜」來分類,是不是效率會高很多?

「有框定記憶範圍」的清理,就是這個概念。

當你有特定想要解決的議題(像是金錢、減肥、親子關係),你就可以鎖定這個主題,告訴自己的心智:「現在我要專心清理跟這個議題有關的記憶與資訊。」


隨時念「零極限四句話」的作用

另一種方式,就是你隨時隨地都可以念「對不起、請原諒我、謝謝你、我愛你」,或是你喜歡的清理詞(我建議念「冰藍」)。

這種做法比較像是隨手擦掉桌上的灰塵——當你腦中突然冒出一個負面念頭(例如:「吃這個會胖」、「等一下會塞車」),你就立刻用四句話清理,把這個念頭消除掉。

這種方式很好用,特別是應付日常生活中突然浮現的小情緒、小煩惱。


兩種清理方式有什麼差別?

最大的差別在於「有沒有聚焦」。

隨時念四句話,像是隨身攜帶的橡皮擦,遇到什麼就擦什麼;而框定記憶範圍的清理,則像是大掃除,針對某個主題一次清到底。

舉例來說,你腦中跟減肥相關的記憶可能有兩萬個,跟金錢相關的記憶又是另外一批。

如果你專門針對「減肥」這個主題來清理,很可能幾天之內就把這兩萬個記憶清得差不多,效果會很明顯——你可能突然不愛吃炸物,或自然而然想去運動,這就是清理後的「靈感」開始帶領你。


怎麼操作「有框定記憶範圍」的清理?

這個方法其實很簡單,像零極限老師~莫兒娜和修藍博士都推薦過:

  • 先寫下你要清理的主題:例如「金錢」、「工作」、「與父母的關係」。
  • 對自己說明清楚:告訴你的心智和潛意識,「我現在要清理跟這個主題有關的所有記憶」。
  • 開始念清理句:可以用「冰藍、對不起、請原諒我、謝謝你、我愛你」,或你習慣的任何清理句。
  • 過程中浮現的念頭也一起清理:有時候清理到一半,會突然想起某些往事、情緒,這些都可以一併用清理句帶過。

清理的終極目標:回到「神性」的自己

零極限的核心,是幫助我們清除那些阻礙我們本來面貌的記憶與資訊。

當這些雜訊被清理掉,我們自然會被「神性」或「靈感」帶領,回到(我是神本來如是的狀態),也就是零極限中說的(零的狀態)。


結語:你想嘗試哪一種清理方式?

總結來說,「隨時念四句話」適合日常小念頭的快速清理,「有框定記憶範圍」則適合針對特定議題做深度整理。兩者可以搭配使用,讓你的生活越來越輕盈!

你有想要清理的主題嗎?還是你有自己獨特的清理經驗?歡迎留言分享你的故事,或告訴我你還想知道哪些零極限的話題!

❤️思函老師聊心諮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思函老師❤️聊心頻道
2會員
6內容數
我是一名心靈老師,提供一對一諮詢,這是是我分享心靈觀點與心得的地方,分享:零極限、肯定句、顯化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搬家不只添購必需品,更能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近期搬家時添購的各種實用好物,包含多功能工作桌、電競椅、氣炸烤箱、收納神器等,並詳述如何透過蝦皮雙 11 活動聰明購物、善用優惠,同時利用分潤機制將敗家行為轉化為被動收入,推薦給想聰明消費又想賺額外收入的你!
Thumbnail
搬家不只添購必需品,更能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近期搬家時添購的各種實用好物,包含多功能工作桌、電競椅、氣炸烤箱、收納神器等,並詳述如何透過蝦皮雙 11 活動聰明購物、善用優惠,同時利用分潤機制將敗家行為轉化為被動收入,推薦給想聰明消費又想賺額外收入的你!
Thumbnail
貓奴每月進貢的時間又來啦! 身為專業貢品官,我從蝦皮搜尋各種零食,只為取悅家中三位貓主子!結果究竟會是龍心大悅,亦或是冷眼相待,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Thumbnail
貓奴每月進貢的時間又來啦! 身為專業貢品官,我從蝦皮搜尋各種零食,只為取悅家中三位貓主子!結果究竟會是龍心大悅,亦或是冷眼相待,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Thumbnail
看到「清空練習」四個字時,你會想到甚麼?斷捨離?丟東西?物品收納?還是只是單純地做用品的分類而已?關於整理,我想說的其實是「整理,是一種習慣」,培養這個習慣的契機點
Thumbnail
看到「清空練習」四個字時,你會想到甚麼?斷捨離?丟東西?物品收納?還是只是單純地做用品的分類而已?關於整理,我想說的其實是「整理,是一種習慣」,培養這個習慣的契機點
Thumbnail
一、減法的生活 1.物品的斷捨離 打造零雜物的空間,讓生活中只留下自己現在有在使用的物品,將物品控制在管理的質與量中 2.資訊的斷捨離 除了減去多餘的物品外,資訊也須斷捨離,留意生活中進入你的資訊,網路自媒體平台發達,滑手機時帶給你的都是哪些訊息,也許很多是煽動你購物慾的熱銷商品,或想滿足你
Thumbnail
一、減法的生活 1.物品的斷捨離 打造零雜物的空間,讓生活中只留下自己現在有在使用的物品,將物品控制在管理的質與量中 2.資訊的斷捨離 除了減去多餘的物品外,資訊也須斷捨離,留意生活中進入你的資訊,網路自媒體平台發達,滑手機時帶給你的都是哪些訊息,也許很多是煽動你購物慾的熱銷商品,或想滿足你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瞭如何刪除無謂的負擔和壓力,讓生活回歸簡潔自在,透過這樣的學習與修行,找到內心的平靜與快樂。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瞭如何刪除無謂的負擔和壓力,讓生活回歸簡潔自在,透過這樣的學習與修行,找到內心的平靜與快樂。
Thumbnail
斷捨離是什麼? 斷=斷絕不需要的東西 捨=捨棄多餘的廢物 離=脫離對物品的執著 讓閉塞的人生恢復流動的方法,提升人生的新陳代謝 減法的哲學 重視的是空間而不是物品 斷捨離的好處?(為什麼要斷捨離) 可以從此擺脫雜亂的生活,不再讓雜物堆滿家中,增加幸福感 為什麼你丟不掉東西 我們居
Thumbnail
斷捨離是什麼? 斷=斷絕不需要的東西 捨=捨棄多餘的廢物 離=脫離對物品的執著 讓閉塞的人生恢復流動的方法,提升人生的新陳代謝 減法的哲學 重視的是空間而不是物品 斷捨離的好處?(為什麼要斷捨離) 可以從此擺脫雜亂的生活,不再讓雜物堆滿家中,增加幸福感 為什麼你丟不掉東西 我們居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作者開始執行不消費清單後的生活點滴,從物品的分類到經濟的規畫,透過設定目標和重新養信用,作者逐步培養對財務的信心和積極的消費觀點。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作者開始執行不消費清單後的生活點滴,從物品的分類到經濟的規畫,透過設定目標和重新養信用,作者逐步培養對財務的信心和積極的消費觀點。
Thumbnail
斷捨離挑戰,簡單生活目標 思考分辨必要&非必要:需要時間練習→開心很重要→找到自己的規則→打造收納系統 如何盤整:回憶過去→整理環境→盤點資源→清出空間:食衣住睡洗學走 執行方式:從小地方執行,每天丟一點。與其整理一整間房子,不如從一個衣櫃、一個抽屜開始 我的斷捨離清單: 大型家具、餐具、
Thumbnail
斷捨離挑戰,簡單生活目標 思考分辨必要&非必要:需要時間練習→開心很重要→找到自己的規則→打造收納系統 如何盤整:回憶過去→整理環境→盤點資源→清出空間:食衣住睡洗學走 執行方式:從小地方執行,每天丟一點。與其整理一整間房子,不如從一個衣櫃、一個抽屜開始 我的斷捨離清單: 大型家具、餐具、
Thumbnail
你的周圍環境,需要整理嗎?你的心,需要整理嗎?你的人生,需要整理嗎?書中談論到需要斷捨離的面向,除了外在環境的人際關係,親密關係,時間管理與方法,如何面對拖延,物品整理,購物欲,飲食,到內在的心,內心的成長與覺悟......等於全身心內外都需要檢視調整,才能擺脫負面能量對我們的拉扯與牽制.
Thumbnail
你的周圍環境,需要整理嗎?你的心,需要整理嗎?你的人生,需要整理嗎?書中談論到需要斷捨離的面向,除了外在環境的人際關係,親密關係,時間管理與方法,如何面對拖延,物品整理,購物欲,飲食,到內在的心,內心的成長與覺悟......等於全身心內外都需要檢視調整,才能擺脫負面能量對我們的拉扯與牽制.
Thumbnail
好像問題主要是出在「人一天能做的決策量有限」的設定上。
Thumbnail
好像問題主要是出在「人一天能做的決策量有限」的設定上。
Thumbnail
加法思維要在假設情況下才能順利達成目標,用減法思維可以幫助你重返軌道,順利達標
Thumbnail
加法思維要在假設情況下才能順利達成目標,用減法思維可以幫助你重返軌道,順利達標
Thumbnail
記錄是覺察的第一步,「幫自己喊停!」的作者提供一個「無痛戒癮3分鐘魔法筆記」,以書寫式認知行為療法,來處理自己想要戒除的壞習慣。這個方式的前提是,我們認同想戒掉的習慣背後都有隱藏的原因(行為功能),只要用能夠滿足這個隱藏原因的「其他行為」來取代,就比較容易戒斷壞習慣。
Thumbnail
記錄是覺察的第一步,「幫自己喊停!」的作者提供一個「無痛戒癮3分鐘魔法筆記」,以書寫式認知行為療法,來處理自己想要戒除的壞習慣。這個方式的前提是,我們認同想戒掉的習慣背後都有隱藏的原因(行為功能),只要用能夠滿足這個隱藏原因的「其他行為」來取代,就比較容易戒斷壞習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