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寫到第 60 篇 Vocus 的理由?!

PACM-avatar-img
發佈於PACM 王者世代 個房間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走到第 60 篇,不是為了湊數,而是為了釐清一件比數字更重要的事

台灣,該從「京都幻象」中醒來了。

二十年前,《京都議定書》開啟了碳交易的概念,那時世界相信,只要有一張「碳信用憑證」,就能抵銷排放、買回良心。許多國家與企業也確實因此起步,從減碳、造林、再生能源,一步步學會把環境成本算進帳本裡

但那是一個「前協定」的時代,一個建立在舊制度、舊邏輯、舊思維的碳市場

2015 年,《巴黎協定》PA 改變了一切

那年開始,全球進入 PACM(Paris Agreement Cooperative Mechanism) 與 NDC 國家自主貢獻減緩的時代。它不再是誰能賣碳,而是誰能對帳。它要求每一筆減排或移除都要與國家貢獻(NDC)對應,要有授權書(LoA),要進入主權帳(CA),要能避免重複計算。換句話說,這不再是自由市場的「碳權遊戲」,而是主權治理的「合規秩序」。

然而,台灣卻依然被留在京都的舊夢裡。

太多所謂的「碳權專案」、「國際碳信用」仍以早期 VCC(自願性碳信用)為榮,甚至被誤導成為可用於抵換的「碳資產」。我們看到的,是一場精心包裝的幻覺: 標榜永續,卻忽略主權;談交易,卻跳過遵約;談碳市場,卻從未進入國際規則。

這一篇文章,是為了推廣台灣對 PACM 改革的認識

不是宣傳、不是利益,而是希望讓更多人知道世界真正走到哪裡。 PACM 不是遙遠的國際新詞,而是每一個國家必須面對的碳治理現實。 今天新加坡、印尼、泰國、馬來西亞、越南都已完成自己的國家註冊(NR)與 LoA 架構;各國企業早已轉向符合 A6.2 或 A6.4 規範的「合規型碳信用(CCC)」。唯獨台灣,還在混用舊詞、玩舊規、信舊夢

我不是什麼「利益工作者」,也不屬於任何利益陣營。

我只是個關心台灣永續生態系的人,在海外一級市場努力的人。 這幾年,我看著國際制度不斷前進,而台灣卻被過時的知識與假資訊綁住。這不是誰的錯,而是我們沒有足夠的人去講真話。每次我寫一篇文章,其實心裡都知道,這是一場孤單的努力。但孤單並不代表錯誤。真正的改變往往從少數人開始,從一個願意講清楚、寫明白的聲音開始。

我希望,這些文字能讓更多人理解:

碳市場不是一門投機生意,而是一套公共治理的語言。 永續,不是品牌口號,而是一場制度革命。 PACM 帶來的改革,不只是國際報表的格式改變,而是整個人類社會對「責任、透明與公平」的重新定義。

如果我們願意正視這一點,台灣不必永遠是追趕者。

我們完全有能力成為亞洲最透明、最具誠信的永續國家。 而這條路,從理解開始,從誠實開始。

第 60 篇,不是里程碑,是座路標

提醒我,也提醒每一個在乎台灣未來的人—— 我們這些在體制邊緣奮戰的小小永續工作者,或許孤單,但絕不孤立。 因為我們相信,當台灣選擇對的方向,世界就會看見台灣。

大家加油。

讓世界看見台灣的永續,不是京都幻象,而是巴黎真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PACM 陋室說書
3會員
66內容數
合規碳信用 : 國際規則 → 各國制度 → 市場轉型! 合規碳信用的發展路徑,是從《巴黎協定》第六條的國際規則出發,由各國立法制度化,最終推動市場從自願性信用轉向合規信用。未來能真正「抵稅、履約、計入國家帳本」的碳信用,只會是合規體系下的產品。
PACM 陋室說書的其他內容
2025/10/22
十年前,企業碳揭露的世界仍相對簡單。 2015 年的《範圍二指南》(Scope 2 Guidance)讓企業可以用兩種方法計算用電排放:地點法(Location-based Method, LBM)與市場法(Market-based Method, MBM)
Thumbnail
2025/10/22
十年前,企業碳揭露的世界仍相對簡單。 2015 年的《範圍二指南》(Scope 2 Guidance)讓企業可以用兩種方法計算用電排放:地點法(Location-based Method, LBM)與市場法(Market-based Method, MBM)
Thumbnail
2025/10/22
新加坡宣布,將從加納、秘魯與巴拉圭三國購買 217.5 萬噸符合《巴黎協定》第六條(Article 6)規範的碳信用,金額達 7,600 萬新元。這筆交易是主權級的、雙邊協定下的合規碳信用(Compliance Carbon Credit,CCC),屬於
Thumbnail
2025/10/22
新加坡宣布,將從加納、秘魯與巴拉圭三國購買 217.5 萬噸符合《巴黎協定》第六條(Article 6)規範的碳信用,金額達 7,600 萬新元。這筆交易是主權級的、雙邊協定下的合規碳信用(Compliance Carbon Credit,CCC),屬於
Thumbnail
2025/10/22
2025 年 ISO 發布全球首個生物多樣性標準 ISO 17298,象徵 ESG 從碳中和邏輯邁向自然治理時代。 此標準整合 TNFD、IFRS、GBF 框架,要求企業將生物多樣性納入公司治理、風險管理與財務揭露。 它讓自然第一次進入董事會,也讓商業重新回到地球的倫理。
Thumbnail
2025/10/22
2025 年 ISO 發布全球首個生物多樣性標準 ISO 17298,象徵 ESG 從碳中和邏輯邁向自然治理時代。 此標準整合 TNFD、IFRS、GBF 框架,要求企業將生物多樣性納入公司治理、風險管理與財務揭露。 它讓自然第一次進入董事會,也讓商業重新回到地球的倫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在閱讀這本書之前,有兩個數字我們得先記得,分別是510億和0,前者是全球每年溫室氣體排放噸數,後者是我們必須達到的目標。
Thumbnail
在閱讀這本書之前,有兩個數字我們得先記得,分別是510億和0,前者是全球每年溫室氣體排放噸數,後者是我們必須達到的目標。
Thumbnail
距離2030年實現永續發展目標僅剩六年時間,我們能否實現「我們想要的未來」?聯合國於6月28日發布了2024年永續發展目標報告,並提供了相關進度及觀察洞見。
Thumbnail
距離2030年實現永續發展目標僅剩六年時間,我們能否實現「我們想要的未來」?聯合國於6月28日發布了2024年永續發展目標報告,並提供了相關進度及觀察洞見。
Thumbnail
本篇數據分享主要是讓更多人了解人類現在面臨的全球氣候風險,不容樂觀。 但葉教授也提醒聽眾「堅持一個原則會忽略其他角度,光用環境角度解決問題是不夠的」因此高峰會議如COP28等有針對相應的問題提出因應措施會在下篇分享。
Thumbnail
本篇數據分享主要是讓更多人了解人類現在面臨的全球氣候風險,不容樂觀。 但葉教授也提醒聽眾「堅持一個原則會忽略其他角度,光用環境角度解決問題是不夠的」因此高峰會議如COP28等有針對相應的問題提出因應措施會在下篇分享。
Thumbnail
環境與「綠色洗腦」The Environment and “Greenwashing”
Thumbnail
環境與「綠色洗腦」The Environment and “Greenwashing”
Thumbnail
🌍今天來看聊聊一本和SDGs相關的繪本, 欸,不要看到「SDGs」就轉臺, 我保證,這本不一樣, 這本美麗、有邏輯、有知識, 甚至還有點詩意, 最重要的是這本書不無聊! 通常和SDGs相關的議題書籍, 會稍稍的有那麼一點生硬, 讓人覺得似乎像在說教, 但這本書讓我出乎意料
Thumbnail
🌍今天來看聊聊一本和SDGs相關的繪本, 欸,不要看到「SDGs」就轉臺, 我保證,這本不一樣, 這本美麗、有邏輯、有知識, 甚至還有點詩意, 最重要的是這本書不無聊! 通常和SDGs相關的議題書籍, 會稍稍的有那麼一點生硬, 讓人覺得似乎像在說教, 但這本書讓我出乎意料
Thumbnail
  今天是第54屆的世界地球日,該節日源於1970年的美國校園,並於1990年第20屆時推向世界,如今成為全球性的環境保護運動。然而,全球的環境保護運動無疑是失敗的,全球對環境持續破壞,每分鐘仍有約10個足球場的原始森林消失。造成的結果是,去年溫室氣體排放量、化石能源補貼、人均肉類產量、地表高溫
Thumbnail
  今天是第54屆的世界地球日,該節日源於1970年的美國校園,並於1990年第20屆時推向世界,如今成為全球性的環境保護運動。然而,全球的環境保護運動無疑是失敗的,全球對環境持續破壞,每分鐘仍有約10個足球場的原始森林消失。造成的結果是,去年溫室氣體排放量、化石能源補貼、人均肉類產量、地表高溫
Thumbnail
作為一個地球上的居民,我們每天都在影響著環境。我們的行為和決定會對我們周圍的世界產生影響,其中最主要的之一就是我們的碳足跡。在這篇文章中,我將帶你進入碳足跡的世界,解釋什麼是碳足跡,它為什麼重要以及如何減少它。   Image Source: Unsplash‍ 首先,我們需
Thumbnail
作為一個地球上的居民,我們每天都在影響著環境。我們的行為和決定會對我們周圍的世界產生影響,其中最主要的之一就是我們的碳足跡。在這篇文章中,我將帶你進入碳足跡的世界,解釋什麼是碳足跡,它為什麼重要以及如何減少它。   Image Source: Unsplash‍ 首先,我們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