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談薪水不是原罪,但亂聊薪水會讓整間公司變修羅場。
想像一下,你正在茶水間悠哉泡咖啡,突然聽到隔壁同事說:「欸~我跟你同職等耶,我多五千。」
那一刻,咖啡變苦的不是豆子,是你的心。這就是為什麼「薪資保密」成為職場的禁忌話題。
企業訂定薪資保密原則,一方面是防止內部比較心爆炸,另一方面則是保護薪資結構與市場策略。
畢竟薪資不是胡亂開的,它背後有「職等、績效、市場行情、預算分配」這整套演算法。
如果員工一窩蜂比薪水,沒有人會關心績效,只剩下怨氣四起,然後人資部門集體掉髮。
不過,從法律角度來看,「員工有權討論自己的薪資」。
雇主不能禁止員工談論,也不能因此懲處或解僱。
但前提是:
- 你談的是「自己的薪水」,不是洩漏別人的;
- 你為的是「合理薪酬與公平性」,不是「茶水間八卦比氣長」。
而近年來,許多企業也開始推動「薪資透明化」政策,像是:
1. 面試前公開薪資範圍(依法規定低於4萬必須揭露)。
2. 內部薪資帶制度化,讓員工知道晉升或調薪的依據。
3. 鼓勵公平對話,而不是祕密角力。
因為當薪資透明時,信任感會提升、性別薪資差距會下降、員工離職率也會減少。
換句話說,真正成熟的企業,不怕你知道薪水,而是怕你不知道自己值多少。
行動方案:
1. 簽約前看清楚保密條款
- 確認範圍是保護公司,不是壓制你。
2. 理性討論薪資議題,別拿同事當KPI,拿自己當進步指標。
3. 打造薪酬溝通文化,若你是主管或HR,與其禁談薪水,不如教育員工理解薪資背後的邏輯。
記住,薪資保密不代表「薪資不公」,而是提醒我們真正的職場競爭力,不在你知道誰賺多少,而在你值多少。
🌳Mio人資長的小結語
在職場,懂得開口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知道什麼時候該閉嘴。
海涵人資顧問 | 中小企業內訓 | IATOPL CBSM
邀請您加入海涵人資 | Line@ ID:@humanplus